Goldenhar综合征1例

来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y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oldenhar综合征,又名眼、耳、脊柱发育不良( ocu-loauruculovertebral dysp lasia,OVAD) ,是一种涉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先天性畸形,涉及就诊科室较多,且治疗困难.该病临床上报道不多,现将我科诊治1例该病例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2016年6月~2019年10月,我科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26例移位锁骨骨折大龄患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6~13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左侧16例,右侧10例。骨折类型:横行骨折11例,斜行骨折1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4 d。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Ⅲ型中T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内侧入路Ⅲ型中T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19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术后10个月采用Rasmussen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来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2~15周。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关节面塌陷、力线丢失、切口深部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术后1例由于肥胖原因关节屈伸锻炼不配合,活动度受限,加用CPM机锻炼后明显好转。术后10个月,采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模拟辅助手术治疗过伸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模拟辅助手术治疗16例过伸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8膝)。术前将胫骨平台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上模拟手术,术中根据术前规划行手术治疗并记录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9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1~17周。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翻角术后第2天、6个月、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膝关节R
患者,男,42岁,因车祸致大腿部肿胀、疼痛,髋部活动受限,于2017年8月28日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X线片(见图1A)显示为左侧股骨干骨折,AO分型32-C1型。行左侧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左下肢石膏外固定术。术后X线片(见图1B)显示对位对线良好。术后患者下蹲、屈膝受限,行走缓慢,稍有跛行。术后1年于门诊复查,未见骨折端骨痂生长,骨折愈合缓慢。行左股骨髓内钉部分螺钉取出、骨折端清理+对侧髂骨取骨植骨术。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9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下胫腓置钉组(23例)和下胫腓未置钉组(26例)。术后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测量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1、3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固定、锁定钢板固定联合纽扣钢板系统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的疗效。方法将80例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纽扣钢板系统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联合纽扣钢板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足踝功能障碍指数(FADI)评分评估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5个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32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关节活动度、骨折一期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01)。术后6个月膝、踝关节活动度及骨折一期愈合率、疗效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25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8(16.23±1.05)个月。手术时间40~130(60.21±8.45)min,术中出血量60~230(80.32±10.15)ml。术后2周切口均正常愈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3~9(4.40±1.44)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
患者,男,66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发伤,右上肢疼痛、出血并完全性皮肤脱套4.5 h于2020年5月30日入我院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冠心病史3年,未规律服药控制,吸烟饮酒史20余年。查体:右上肢皮肤脱套伤,皮瓣呈桥状,范围由手腕至腋下,约占全身面积的6.5%(见图1A)。脱套皮瓣边缘存在碾挫伤,内部含有大量泥沙等异物,其血管、淋巴管及皮下组织同深筋膜肌肉层完全离断。
患者,男,33岁,2019年7月因摔伤致右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流血不止3 h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摄X线片显示右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见图1A)。①一期手术:于2019年7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股骨远端粉碎性开放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清创缝合术。右大腿端可见约15 cm×8 cm创口,骨折断端穿出皮肤,股内侧肌及股直肌部分断裂,创口有污物。修剪创口边缘,清理坏死组织,咬除被污染的突出骨端,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创口3遍后双氧水浸泡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