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力量:2019奥地利航展亲历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奥地利航展,中国航空爱好者或许所知不多。但在欧洲,这个每隔三年举办一次的航展,却是一项深入人心的航空赛事,被许多航空爱好者誉为欧洲“小纹身会”。
  2019奥地利航展主题为“空中力量”,于2019年9月6日至7日在奥地利中部的施泰尔马克州采尔特韦格军用机场举办。来自多个国家的上百架各种型号的飞机参展并表演,吸引了十余万奥地利及周边国家的民众观展。

  奥地利的国土百分之七十被山林覆盖。施泰尔马克州采尔特韦格军用机场自然也坐落于山谷之中。机场背靠绿色的大山,景色宜人,遗憾的是此次航展期間天公不作美,大部分时间都是阴雨绵绵,铅云低垂,大片草地被万人踩踏的成了泥潭,特技飞行表演在能见度不允许的情况下几经中断。然而,如此恶劣的天气仍丝毫未能阻挡住人们的观展热情,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络绎不绝,到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本届奥地利航展由奥地利联邦国防军、奥地利“红牛”集团和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州共同举办。航展期间,奥地利军方为了检阅一下其训练成果,表演了特种兵机降突击和战机升空拦截并迫降“敌方”运输机等战术课目,引起观众极大兴趣。
  有趣的是,本届航展,众多奥地利周边国家的空军表演队均悉数亮相,但美英法等航空大国的飞机却鲜有登场。除坊间传说已快失去赞助商的法国百年灵机队外,仅有一架美军的P-8A“波塞冬”反潜巡逻机参展。

  与奥地利同为中立国的瑞士,则对此次航展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不仅派来了瑞士“巡逻兵”表演队,还派出F-18“大黄蜂”进行了令人惊艳的特技表演。在山岚映衬中红白相间的“巡逻兵”表演队战机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穿云破雾中的“大黄蜂”,在解说员激动的呐喊中突破了音障,机体短暂地出现了雾状的锥形“短裙”,全场观众激动欢呼,这一刻给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对于德国,奥地利人持有较为复杂的情感,语言相同的德国人却对奥地利有着极高的认同感。本届航展德国派来了震撼的“台风”表演机队。而性格相似充满着南欧风情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则各自派出了国宝级的飞行表演队。西班牙的“山鹰”和意大利的“三色箭”在能见度不佳的状态下,仍然能够“漫天飞舞”,动作惊险刺激,操控精准到位。

  意大利空军还派出了一架F-35A隐身战斗机参加静态展示,这架被重兵把守的“肥电”(国内军迷送它的外号)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虽然仅有一架,却有使航展现场有了“蓬荜生辉”的感觉。

  本届航展出现了不少种类不同的经典飞机,多款稀有的古董机。比如,参展的苏-22,除了在东欧以外,在哪儿都很难见到它的身影。逐渐靠拢西方的罗马尼亚,此次就拿来了自家的这个宝贝,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观众的喝彩。

  瑞典的萨博-35“龙”,除了在北欧,也只能在奥地利航展上看到了。奥地利人对瑞典生产的这款飞机似乎别有情怀,奥地利空军在2007年全面更换欧洲“台风”前,曾大量使用的就是瑞典的萨博-35“龙”。奥地利空军的规模始终不大,早年该国的战机装备水平远低于同为欧洲永久中立国的瑞士和瑞典。到了80年代中期,奥地利空军为了改善制空战斗机严重落后的状况,从瑞典引进了24架二手的萨博-35“龙”式战斗机用于空中防御。2005年“龙”式战斗机才全部退出奥地利空军。老态龙钟的“龙”式战斗机,也随之结束了在世界空军舞台的历史使命。

  与国际大型主流航展不同,奥地利航展是对观众免费开放的。这是一个旨在普及航空知识、强化军民融合的航展,同时也是奥地利军方向本国及外国民众展示训练成果的机会。由于该航展褪去了商业铅华,因此受到本国人民及世界广大航空爱好者的热爱。
其他文献
令人诟病的机动性  从成本到进度,从重量到技术,F-35一直在饱受诟病中艰难前行。而在被“吐槽”的诸多问题中,机动性差的缺陷不容忽视。从F-15、F-16时代开始,美国空军就采纳了高低搭配的概念,所以在F-22时代,美国空军选定洛马公司F-35作为其低挡搭配。不过,F-35不是仅仅只是F-16的替代。美国海军的F-18舰载战斗机需要替代,美国海军陆战队的AV-8B垂直起落战斗机也需要替代。作为F-
在伦敦曼彻斯特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长文,探讨了“伊斯兰国”(ISIS)恐怖主义的网络传播策略和“独狼”恐怖袭击问题。文章指出,所谓的“独狼”式恐怖分子并不“独”。“伊斯兰国”(ISIS)借助现代传播技术构建出了一个虚拟“网上社会”,“独狼”们通过加入这个虚拟社会,接受恐怖主义宣传、实施恐怖袭击,来寻找归属感。只有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打击“伊斯兰国”构建的虚拟社会,才能从根
10月15日,印度总理莫迪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印度西部的果阿邦举行会晤,讨论了地区安全问题以及全球恐怖主义构成的威胁。这是印俄两国领导人第17次会晤,双方重点讨论了两国如何重振传统盟友关系的议题,以阻止因印美关系日益密切而导致印俄关系出现偏离。  当天,莫迪和普京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了库丹库拉姆核电站2号机组起动和3号4号机组奠基的仪式,同时还见证了两国关于联合生产武器装备、推进太空探索和能源合作等
“沙漠风暴”行动中的第一场大“风”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刮起的。阿帕奇直升机摧毁了伊拉克关键的早期预警雷达站,并为随后的轰炸行动开辟了空中走廊。在为期100小时的地面战斗中,美国陆军航空兵直升机又控制了整个夜间的军事行动。  作为机械化战争时代的产物,直升机曾以特有的机动性和强大火力适应了机械化战争的需求,并因此赋予了陆军航空兵这一兵种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随着“后机械化时代”的逐渐来临,面对一个充斥着
在欢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北京档案》出版200期这值得纪念的时刻。我是《北京档案》多年来的热心读者与作者,我为《北京档案》出版200期而自豪,并表示热烈地祝贺!  二十多年来,《北京档案》不拘一格,一直在不断创新与改革,在国内众多的档案杂志中,可以说独树一帜,无论版式和内容都在不断更新,逐渐形成了一本具有首都特色的档案人的专业刊物。  首先,作为主办单位的北京市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牛的飞行员是谁?当然是头号王牌德国的“红男爵”里希特霍芬。他最有特色的座机呢?当然是那架通体红色的福克Dr.I三翼机。与单翼机和双翼机相比,翼展较短的三翼机具有更好的机动性,让“红男爵”在空战中如虎添翼。为了抢占空中优势,交战双方都打起了多翼机的主意。  多一些还是少一些?  当欧洲人对莱特兄弟的成功仍知之甚少时,许多异想天开的设计还能大行其道。1908年,一位富有的法国贵族德·
第二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至2025年)  本章将审视PLA从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现代化进程。大约在20年前,PLA在装备、条例、人员、训练等各个方面开始实施转型。同时,我们也将讨论在下一个十年中,哪些内外部因素可能改变PLA的现代化方向。本章结尾,我们还将预测PLA在2025年之前的发展趋势。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化进程  PLA从20世纪90年代起启动了令人
(接上期)重新换装宝马BMW Ⅵ发动机后的ANT-6原型机于1931年4月29日再次试飞,相应的国家测试在1931年5月至8月完成,期间该机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毛病,而特别要提及的是其失速性能非常令人满意(对于新手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在此期间,唯一对这架ANT-6原型机进行的再次改进,是将传统的单轮起落架改为了颇具特色的前后双轮式。  这当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年7月(1931年),斯大林对ANT-6
不少人总说西方媒体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其实,国内一些媒体同样也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邻国印度。  目前,国内媒体对印度的报道,总是集中于印度强奸案频繁、缺厕所、脏乱差等负面内容,且常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进行“中印比较”,总觉得印度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似乎印度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一些在中国的印度留学生也抱怨,时常有中国媒体“强迫”他们把中国和印度进行比较,希望得到中国好于印度的结论,让他们颇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最新的一艘056型“江岛”级轻型护卫舰于10月16日在北海舰队的威海基地服役。该舰于1年前在上海沪东造船厂下水,舷号505,舰名“秦皇岛”,是第23艘服役的056型轻型护卫舰。  该舰装备有4枚鹰击-83(YJ-83)反舰导弹、一门76毫米舰炮、轻型鱼雷发射装置等,该1500吨级的舰艇还有一个直升机起降甲板(但没有机库)。“秦皇岛”号是“江岛”级中第5艘装备拖曳式线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