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寻常蹊径中读张文隆的水墨人物画

来源 :艺术生活快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ji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伏案细观张文隆水墨人物原稿,大都以现代都市人群为描绘的对象,表现出社会转型期边缘群体的渴望、焦虑、困惑、麻木和压抑的生存状态。笔墨语言深受画家李孝萱、周京新“都市水墨”的探索精神的影响,但全然没有“泼皮、变态、丑恶、畸形、反叛”的愤世宣泄,代之而行的是造型适度夸张、戏谑诙谐的审美把握进行的笔墨探索与创新。所作人物“非惟貌人之形乏形似,抑且得人之神气”。
  早在2011年,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中的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引力》在众多展品中非常抢眼,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作者署名张文隆,因不知何方人士,也没有太在意。几乎同时,我被聘到西京学院艺术学院教书,彼此却成了同事,遂又相识相知,算是一种巧合的机缘。
  初识文隆,年轻的外表下,透出几分独立、敏感、性情、率真和聪慧的劲儿。闲聚之时得知,文隆生于山东潍坊。2004年获西安美院基础素描展一等奖,入选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造型基础教学优秀作品展,并收录《全国十所高等美术院校造型基础教学作品范例—素描卷》,2007年国画作品《庐山高》入选第五届学院之光作品展,被嘉德公司拍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著名画家姬国强教授中国人物画创作与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其间国画作品《誉》入选陕西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展,《出口·入口》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陕西展区展览,《大饭桌》获硕士研究生毕业展二等奖,《抱媳妇》发表于《西北美术》,论文《墨由心生—周思聪水墨艺术中的本色精神》入选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年完成研究生学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西京学院任教,2011年作品《引力》获“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三等奖,并被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之后该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群珍荟萃—全国十大美术馆馆藏精品展”,2013年新作《楼外》又获“高原·高原—第三届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二等奖,并再次被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面对这一连串在近几年中创作出的斐然成绩,文隆言谈娓娓之际,仍然谦恭温良,不作慷慨激扬态。其学养涵蓄之博雅,颇有世家子弟之风,想必自是十年寒窗躬行苦读之结果,令人肃然起敬,不得不发出不信今时无英才之感慨。
  伏案细观张文隆水墨人物原稿,大都以现代都市人群为描绘的对象,表现出社会转型期边缘群体的渴望、焦虑、困惑、麻木和压抑的生存状态。笔墨语言深受画家李孝萱、周京新“都市水墨”的探索精神的影响,但全然没有“泼皮、变态、丑恶、畸形、反叛”的愤世宣泄,代之而行的是造型适度夸张、戏谑诙谐的审美把握进行的笔墨探索与创新。所作人物“非惟貌人之形乏形似,抑且得人之神气”。在张文隆的画中,新婚燕尔之际,新郎搂抱新娘在家人簇拥下,满脸憨笑的甜美之态;大饭桌上堆满“硬”菜,酒足饭饱之余谈笑风生,无不得神存形,意趣盎然。动态结构以及面部细节颇能传达人物的个性,表现出历史车轮在人类身心上轧碾而过时留下的辙印和伤痕。
  显而易见,文隆的水墨不属于现代艺术的形式主义范围,他的画作注意吸收“都市水墨”画家关注身边事物、直抒胸臆、显露真情的表达,但又小心翼翼地回避“荒诞、怪异、似是而非的艺术模式”,移情专注于平民百姓的由“困惑”向“希望”转变过程中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生活的自然纹理,这纹理填充着世理人情和浮生百态,寻求特定时期历史印迹的书写途径,这是其一。其二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并不单纯满足于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而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意象造型观念与当代水墨画格局相连接,强调以自然物象作为传情达意的中介,又与唯美表现拉开距离,专注于人物身份性格特征表现为符号的时代特征,开拓出了自己的自由探索的空间。其三是在保持中国画笔墨传统的基础上,悄然于写实夸张外形中进行着以“蛇”形阵势的抽象笔墨语言探索,突破了传统人物画“逸笔雅玩”之束缚,挥洒出“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笔情墨痕,最终与艺术形象的内心世界相表里,成为既与内在心绪相连,又与时代精神风貌水乳交融般的整体。
  回首再品文隆的画作,其笔墨雄浑劲键,纵横淋漓,精气饱满,标志着这位年轻画家面对现实生活与艺术表现、传统技法与现代流派诸多矛盾中,左冲右突, 勤奋努力、勇于实践、独辟蹊径,与同龄人拉开了距离。
  时下,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画坛欣逢盛世,天时地利为画家们提供了难得的探索空间,以板桥题画诗“要有掀天地之文 ,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自勉,是许多正直、善良、有大爱的艺术家的共同理想。借此机会,写下读后感言,作为对文隆的祝贺和企愿。
其他文献
1989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  早期在四川美术学院锻炼了我较强的抽象能力、构成能力以及捕捉形象的“存质”能力。作为四川山水画家,我所关注的不是山林小景、田园牧歌。我尊重自己的内心感悟,认为一个画家应该与自然相互呼应,因此将多年来对大峡谷的崇拜与敬畏之情一一挥洒在作品中。  我从小生活在四川大凉山深处,对周围的环境有着深厚的情感。大渡河、金沙江
期刊
1943年出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国家画院研究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四川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画家是感觉家,有感觉才有灵性,有灵性才能悟道,而悟道的基础来自修炼。中国画画家的自身修炼即是品行、学养以及实践能力和劳作态度的总和。苏东坡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有妙手才能得到天成的文章
期刊
1970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协会顾问(台湾地区)。  作为一个身在四川画坛的青年画家,饱满的创作激情、活跃的思想,是我创作的基本。而通过师古师今,专攻人物和花鸟画,大胆地对传统笔墨技法进行锤炼,既能秉承先人的优秀传统,又能助我达到自成一体、老辣干练的用笔,形成造
期刊
I  Located in northern latitude 30 degree, this region is known as a mysterious belt of the earth. Natural landscape here is magnificent, variable and full of endless mystery of the nature. In the vas
期刊
与名家同行——菏泽曹州艺术馆开幕暨北禅写真院作品展于7月13日下午在北京宋庄艺术东区北禅写真院举行。这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著名画家老圃、隋牟、王秋人及北禅写真院15位画家的作品近百幅,充分展示了画家积极勤奋的创作状态和对国画的研究与探索精神。出席活动的嘉宾有北禅书院、菜园子掌柜殷艳秋女士,法国著名画家皮埃尔先生,龙威书画院院长王志君先生,荣宝斋画院教务处处长、北禅写真院院长老圃先生,著名画家王秋人先生
期刊
2014年7月18日下午,“2014北京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于798艺术区金属库拉开帷幕并举办VIP预展。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薛宝书、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苏新平、北京市文化局文化产业处处长林增伟等领导、艺术家及嘉宾二百人出席了开幕式。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昌桂首先在开幕式上阐释了本次博览会的核心意义,“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作为首都北京公益性的文化机构,整合社会资
期刊
高玉国 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研究生班毕业,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唐勇力工作室访问学者。现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高玉国的画虽然是工笔,但他意并不在工,而在营造一种氛围,如梦似幻,可以说,在他那里当下工笔画界所依靠的立定精神的线并不是那么的重要,这并不是说线条本身的质量不够,而是作品中的每一根线和每一层的渲染在氛围的营造中承
期刊
骏逸说,如果不去画,不去做和画画儿相关的事,生命对她来说也就毫无意义。任何艺术的革命在单纯的“喜欢画画”面前都要停下了,因为它回到了事物的最初,无论何时,对艺术的献身都源于这样一种无可替代的与生命相关的热爱。然后,一切都单纯而明晰了。  骏逸有一幅作品,叫做《请把我裹在最好的时刻里》,我想很能代表我对她的画的印象。画面描绘的是一对幸福的恋人,他们着以盛装,似乎经历着人生重大意义的时刻。在一个童话似
期刊
“北水的悖论”艺术展于2014年7月1日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举办。“北水的悖论”艺术展是北京王府半岛酒店艺术之旅艺术家入驻项目的一个部分。策展方为上海荟珍屋艺术中心(MAUS),此次展览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公共空间的三个楼层及艺术家套房内共展出65幅作品。艺术家北水将在展览期间入驻北京半岛酒店,在艺术家套房进行创作,并出席期间相关的艺术活动,与收藏家及各界艺术爱好者直面沟通。  北水的创作灵感均来自存
期刊
我的作品用一些基本元素分解和再现传统中国画,这些元素共享着大的结构和明暗,同时,它们自身也具有独立的意象和灵性。我的任务就是控制这种整体和局部的对抗,使之保持一个合适的强度,进而让观众从不同的距离发现不同的趣味。  艺报:从什么时候开始职业艺术家生涯的?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背景。  李晴:大概在2009年春我才真正开始职业艺术家生涯的,之前是个IT业工程师,和艺术毫无关系。其实我也从未真正学习过绘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