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教学”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lang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古诗,既充满着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如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获得终身受益的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一首诗短短几句或包含一个故事,或蕴涵一个道理或影射着一幅画。如果学生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因为每一首古诗中的字音字意与现代文差异甚远,古诗的年代和历史背景又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创作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或源于战乱,或源于隐居,或源于离别。这些都为古诗教学设置了障碍。古诗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不脱离语言训练,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情境熏陶、情感教育、想象教育;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解字词的方法,整体理解的方法,推敲品味诗的语言进而想象意境的方法,指导朗读的方法。因此,“以学法指导为骨架,以情境教学为血肉,以语言文字为基础”是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解字词、会诗意、诵诗句促使语言训练
  欣赏古诗语言、意境美,必须读懂诗句先过语言关。这是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语言训练的方法是:理解、翻译(把书面语言翻译成口头语言)、复述、朗诵,从而达到积累活用,内化为自己语言的目的。古诗语言非常简洁,和现代汉语不同的是它多是单音节词,所以要教学生逐字落实理解,从而读懂诗句。解字词可以指导学生把单音节词准确理解后翻译成双音节词先明基本义,再理解含义;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望—远看;日—太阳;照—照耀……;先懂在诗句中的意义,再推敲文学意义。如“生”是“产生”的意思。提问“诗人怀疑瀑布是从哪里飞落下来呢?”来推敲出“落九天”的结构及含义。
  明诗意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是一个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从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第一环节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在整体上把握全诗。
  语言训练有识形、解义、运用的训练,也有以声传情的训练,通过诵读,使优美的文学作品深入内心,古诗教学尤其讲究诵读。应注意指导小学生掌握朗读方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应分作三个音节停顿;读“飞”时声音高扬,以体现瀑布的凌空气势和飘逸情态;读“直下”时快读,体现由高而低的坠落感;而“三千尺”则指导学生放慢节奏,以体会落距之长,诵读的声音、节奏疾徐抑扬,可以使小学生获得非常形象的感受。
  二、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学习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从以下几种方法中帮助小学生进入意境。
  1、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在教学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诗中所写事物的兴趣,再导读回忆讨句,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诗境。
  2、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用以下方式赏析诗的语言会取得好的效果。一是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先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让学生从“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的问题中理解意境,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意境中理解到“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去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二是换词对比,体会意境。
  3、以图配诗,感受情境。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可采用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草》的每一句就是一个画面,可分组让学生给诗句配画,然后把几幅画面相连,形成完整的系列画面。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指导朗读,体会情境。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课接近尾声时,边放音乐边让学生朗读,让学生读得如同和诗人一道在观赏庐山瀑布的美景。
  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以学法指导为纲贯穿教学过程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前教育科研关注的课题。任何学习方法,无不呈现为一定的操作程序。所谓操作程序就是学习方法的动态展开。那么学习古诗应是怎样的操作程序呢?按照古诗的内在逻辑,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可以把古诗的操作程序归纳为:解字词——明诗意——赏意境——诵诗句。学生凭借这一学习程序,就可以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1、解字词、明诗意的方法指导。一般古诗的字词、诗意对小学生来说都不难理解,因此,“解字词、明诗意”这两步的教学并不是难点,在学诗句的时候,先解释古诗的第一、二句中的字义,然后将全句口释一遍。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教”学生。然后以所教诗句为例子,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让学生自学三、四句诗,并以汇报的形式检查学习的效果。这样做,不仅举一反三,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去探索,去解决问题,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而且节省了教学时间,避免了教师在串讲过程中满堂灌、注入式的出现。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
  2、赏意境的方法指导。古诗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所创造出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古诗讲究的是用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创造意境。
  3、诵古诗的方法指导。古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何使学生“美读得其法”,教学分三步进行:一是首先要确定基调,让学生带着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去读;二是要分辨重音,掌握顿挫,读出节奏;三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掌握方法。
  总之,教学中要按古诗学习的程序进行。长期坚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路子,就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这是第一次把“情感”纳入教育目标范畴,要求教师应十分重视课程上的情感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因素得以培养,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境界。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如何重视情感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挖掘教材,以
期刊
中小学班主任是学校的“首席教师”,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与科任教师相比,他们与学生、家长接触多,对学生、家长了解更深,学生及家长对班主任也更为崇敬、信赖,班主任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纽带。大量的、经常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主要依靠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他们当仁不让地成为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中坚力量。  班主任热爱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及敬业精神,有的班主任本身就是家长,有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对家庭教育
期刊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但从教学的实际来看,新理念、自主学习等等甚嚣尘上,在强化横向借鉴的同时,也弱化了纵向的继承。特别在识字教学,忽视了对传统识字教学优秀传统的传承。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新课程倡导的识字教学新理念是"多认少写,及早阅读",
期刊
摘要: 语文教学改革日益深入和广泛,而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阵地的早读,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提高早读的效率了。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早读课效率呢?应从明确早读的意义与目标和方法指导、有效组织等方面注意加强,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早读 策略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研究和高
期刊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对学生来说无论是语言环境还是生活习惯都是陌生的。老师如果想教好这门功课的话,就必须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多动脑筋。本文就是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英语 兴趣 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艺术源于生活并且能够创造生活。但我们现在的美术教学往往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脱离了真实的社会,偏向于想象编成的美术教材。这种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很少接触书本以外的知识,他们对现实世界缺少仔细的观察,仅以教材中同龄人的范画作为学习的对象,致使审美视野狭窄,绘画创作局限于记忆画和想象画,作品呈现概念化和形式化,使艺术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渐渐地他们对美术创作也失去了兴趣。随着学生年龄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掌握了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教英语这些年来我有以下感想。  一、培养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点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与任课老师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他们喜欢英语老师,就会对英语
期刊
近年来,多媒体在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见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现代多媒体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信息量,
期刊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商讨。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