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看师范生核心竞争力提升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t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50万,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各类学校教师岗位基本饱和,加之教师招考的生源地保护政策,特别是目前学校教师来源渠道多样化,导致师范生进入公办比例逐年降低,这对师范类毕业生充分就业带来了挑战。要促进师范生高水平高质量就业,关键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以素质和能力提升为基础,以有效获得工作岗位为导向,通过在校学习、整合、内化形成的最突出、最独特且被社会认同的持续竞争优势。
  一、师范生就业困境分析
  (一)教育系统教师来源渠道多样,准入门槛提高。
  随着教师岗位基本饱和,地方教育部门对新教师招考条件要求逐年提高,学历、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硬性条件增多,本科师范生参与教育类面试门槛提高。另外一方面,教师就业市场逐步开放,重点高中教师来源主要定位在硕士研究生,一些有影响力的中小学也在尝试招收研究生或重点大学的非师范生,本科师范生进教育系统渠道持续紧缩。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够扎实,实践经验匮乏。
  师范生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单一和实际操作技能薄弱是造成就业困境的关键因素。师范专业课程设置“重学术轻师范”,重知识积累轻教学技能培养,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明显滞后现行中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由于实践环节时间投入少、技能考核力度小,导致毕业生难以应付激烈的教师招聘实际。
  (三)“等”、“靠”思想影响充分就业,就业观念滞后。
  从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看,师范生在企业、工厂、公司等单位工作的不足10%,就业目标基本锁定在事业编制,他们将稳定性作为择业的首选标准。面对地区招考的激烈趋势,师范生不愿到民办私立学校,不愿到偏远基层就业,寄希望通过社会关系或待业在家,很难主动就业。
  二、培育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一)完善师范生就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多元化就业。
  高校应加大师范生就业指导力度,提供包括道德素养、就业观念、求职心理、择业创业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生涯。让师范生在校期间明晰形势发展、把握政策导向、拓宽信息渠道,引导学生制定大学生涯的素质与能力提升计划,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多元就业目标。此外,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与用人单位对接力度,通过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及毕业生跟踪调查,指导师范生构建职业胜任力模型。
  (二)加强第二课堂实践体验,夯实能力与素质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有调查数据标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80%发生在课堂外。学校需要强化师范专业培养方案的“专门培养”特征,形成具有现代师范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搭建以培育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训练平台,让师范生掌握课堂教授技巧和多媒体应用教学。通过合作单位开展日常实践教学体验,让合作单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学生入职体验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中了解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养成科学严谨的作风,激发创新思维,形成全面的素质和能力优势。
  (三)强化师范生专长与优势,打造个体核心品牌。
  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构架,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逐步提升毕业生的个体竞争优势。学生需要在正确评价和衡量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找出自己众多能力哪项可以发展,逐步提炼成核心竞争优势。通过参与个体求职训练营,让一线专家提供量身定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建议;通过参加师范技能考核,进行百题训练,说课、微型课、说题训练,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参加成就未来名师系列讲座,与优秀校友、一线教师在大学课堂内开展就业沙龙;参与模拟教师招聘、模拟课堂、园丁杯比赛等活动,丰富教师招考经历,了解招考方式与考试范围,提高求职准备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张海滨.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0):119-120.
  [2]刘建荣.提升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竞争力论析[J].江西教育,2011(3):3-4.
  [3]万永彪,龚晓会.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刍议[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沈超,郭鹏.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18-120.(编辑徐世杰)
其他文献
一、教学督导的内涵  “教学督导”源自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教学督导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重视教育督导,不善于运用督导推动教育发展、教学改革,就不是成熟的现代教育领导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高等学校越来越认识到教育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对保证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所起到的作用,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督导机构,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督
期刊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希望毕业后能到汽车4S店工作,但是面对现如今不小的就业压力,又担心毕业后不能马上胜任,希望能在学习期间提前到4S店实习,了解4S店的具体工作,同时发现自身的就业兴趣点和专长,然后有针对性的再学习。根据这一情况,我院积极与多家企业合作,并达成共识,针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入学第三学期的开学初,先到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专业实习,然
期刊
一、教育性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育性教学,其内涵是指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有教育的作用。这是由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首先提出的,主要表明了:“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完成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任务以外,还要落实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管理教育的任务。”主要依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规划、对教学方法的讲究以及教学实践的运用等方式来实现。  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西方教
期刊
一、前言  中职商务专业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包含较多抽象理论,因而体现了一定的枯燥性,加之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具有有限的生活阅历,较少接触商务贸易知识,因而欠缺对相关信息知识的感性认识。再者,中职商务传统教学方式多重视理论教学,却忽视了实践教学,因而令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沉闷,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基于教学目标令课堂教学更加活泼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则成为中职商务类专业教学应主力研究的重
期刊
一个孩子从启蒙教育开始,就接触教师,可以说,教师要陪伴一个人走很长的人生路程,因此,除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之外,恐怕教师要排在第二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就连教师的无意识的一些表现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喜欢听话的学生,有时这是无意识的,教师的这种喜好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导致了教师有一种培养听话学生的倾向,同时,学生逐渐会摸清老师的好恶,而向着
期刊
外语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Barton R. Clark认为研究与教学统一的理念不仅规定了教授的作用,而且意指教学活动必须与研究紧密结合,并且直接建立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之基础上。大学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研究活动,并将从研究活动中获得的见解与成果直接用于教学。也就是说,开展其成果能够在教育中立刻发挥作用的研究活动,这是大学教师的义务。民族院校的外语教师(以下均称外语教师),是大学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长期以来,数学课和其他科目一样,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每一节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听懂、听明白这节课的“知识点”,学会运用教师所教授的解题方法、解题步骤解题。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这是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可实际上,我们是把学生当成了一个容器,从不想学生想学什么,想知道什么,学生有着怎样的思维活动。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
期刊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部曾多次发文强调加强实践教学,并把提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1998年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原来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与利用两个专业合并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类一级学科,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强调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测量、
期刊
新课改给小学的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一线的教师们也从以前的“重结果”的教育理念转变为“重过程”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老师更多的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使得小学生门都能够学适合自己的数学,学生数学的学习情感和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获得非常宝贵的实践,体验,感受的感知过程。实际上就是老师们已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的体验性的学习的实践和研究上了。  一、
期刊
一 、引言  完形填空在各类大规模的英语考试中广泛运用,该题型及其各种衍生题型,兼具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考察的特点。此类测试在语篇层次进行词汇语法知识考查,因而适当运用衔接机制进行篇章分析是十分必要。  完形填空是相对于散点测试而设计的。“语篇”的概念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关于语篇内部结构的众多学说中影响最深刻应属Halliday提出的语篇衔接及连贯理论,其理论框架在相应的完型填空测试中也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