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came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在前面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灌木丛中的小草啊//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夜里的飞虫啊//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住在乡村的孩子们呀/住在城市的孩子们呀/住在地球每一个角落的孩子们啊!
  ——金子美玲《向着明亮那方》
  当我还是一名一线语文教师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这首儿童诗。这首诗里昂扬饱满、无限执著的精神姿态,总是鼓舞我绝不放弃内心的一线光亮,以欣欣然、亮晶晶的心情,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渐渐成了一位不那么循规蹈矩的语文教师。我尝试着从课本走向课外,以自己的方式,带着同学们走在语文学习的路上。我们每天吟诵着《向着明亮那方》这样的儿童诗,开启课堂的前十分钟学习。每周读书会,分享彼此的阅读所得,我们将儿童小说排成课本剧,邀请书中的作家走进教室……我惊喜地发现,优秀的儿童文学,就像明亮的那方,使我和学生们心驰神往,让语文学习和校园生活充满乐趣。
  缘起:带领师生走进儿童文学的思考
  三年前,我调到了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面对陌生的工作领域,我的师傅洪老师鼓励我,在全面熟悉基本工作之后,可以选取一两个重点项目,开展系统研究和教师培训。
  那么,究竟应该选取怎样的一个项目,引领全区语文教师开展学习和研究呢?这个命题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最后,我决定,选择儿童文学,作为我的第一个研究项目。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你会想到,在全区组织教师们开展儿童文学的研究活动?为什么不去做提高课内阅读教学的专题?那样不是对提升语文教学的水平更直接有效吗?
  对这个问题,我有三点自己的思考。
  第一,我觉得,任何教培项目的着眼点和归宿,都应该指向教师的成长。而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提高,并不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手术刀”式的问题。如果往深处去找更深层的推动力,我认为首要的,应该是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儿童观。而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世界,这对教师来讲,可能才是最为根本的东西。儿童文学,恰恰就是成人通往儿童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引领教师们去研究儿童文学,能为大家更新理念服务。
  金波先生在《课标解读简明读本》中指出:“对于教师来说,儿童文学素养是必需的。教师阅读儿童文学,不只是为了指导儿童阅读,也不只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还是一种职业的素养,甚至是做人的素养。”
  1. “人性”的需要。儿童文学出现的时候,目的是为了儿童,可是文学作品一旦写出来,实际上是面对所有人的。成年人阅读它,必然带着自己的生命履历、经验积累、角度和位置,可以从儿童文学当中,读到你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需要与感动。儿童文学的美好不仅属于孩子,只要你去读了,你就会真切感受到,作为成年人,也可以从儿童文学当中得到抚慰,这个就是所谓“人性”的需要。
  2. “师性”的需要。儿童的阅读,很大程度上需要得到成年人的指导。什么是好的书?什么是值得童年去读的书?需要告知,需要引荐,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年人其实是儿童阅读的第一读者。对低幼儿童来讲,父母是儿童文学的第一读者;对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往往是第一读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儿童文学需要我们去接触,去阅读,去认识。
  3. 与“童年”交往的需要。有一本美国小说《特别的女生萨哈拉》,里面有一位老师波迪,她是一个很特别的老师,一个很智慧的老师。我常常觉得,小学语文老师完全可以从她身上,学到充满文学感觉的教学法,读到她对教育的理解、对童年的呵护。
  有人说,“童年是一个秘密”。我们如何真正“看见”童年?只读《儿童心理学》是不够的,而幸运的是,儿童文学会生动地把童年的秘密揭示出来。读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你会慨叹,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童年的真实面貌。阅读儿童文学,能让教师更加懂得童年,拥有对童年的理解、洞察。不仅如此,儿童文学关照的是儿童生命体内蕴含着的不可替代的、珍贵的生命价值。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从根本上理解儿童,才会对儿童发展更有作为,才能唤醒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深刻反思,促使我们思考如何面对童年,跟童年进行合宜的对话和交往。
  第二,语文学习的规律是什么?人们常说,“功夫在诗外”。任何一个语文学得好的学生,无不是爱读书的学生,无不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形成了较好的语感和表达的能力。在这个铁的规律面前,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如何把握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引领和指导学生,真正亲近语文、爱上语文、学好语文呢?我希冀,通过研究,教师们会逐渐意识到,儿童文学的殿堂,正是儿童学习语文的一个美妙世界。我们为同学们开启的,正是一段段充满热爱和乐趣的阅读之旅。
  第三,诚如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所言,许多年来,语文教师反反复复在研究课内阅读,对一些大家关心的话题,也都有了较为深入地探讨。相较之下,课外阅读却一直少有人问津。从这个角度说,在课外阅读领域,进行开拓性的实践研究,显得尤有现实意义。
  是啊!儿童文学的“明亮那方”,不应该只属于我和我曾经教过的几十个学生,它应该属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师的群体和学生的整个童年!心中的热情再次沸腾起来,“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现状:语文教师阅读儿童文学的缺失
  项目研究伊始,我邀请了本区的40位语文教师,在提供的十本世界经典儿童文学著作中,做了一份关于儿童文学阅读情况的问卷,结果如下:
  全世界最知名的儿童文学巨匠及其作品对号入座的情况:
  寥寥几道题,两三分钟时间,基本上可以检测出一位教师的儿童文学视野和阅读水准了。参加抽测的40位教师,都是我区小语高研骨干班的成员。推而广之,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可谓堪忧。反思成因,绝大多数教师职前没有修习过儿童文学课程,职后又缺少相关的儿童文学培训,因此,呈现的现状很正常,也很值得我们深思。面对数据,我们不得不直面这个事实,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确实先天缺失、后天不足。   行动:建构“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提升”
  专题培训课程
  经过认真思考,我申报了南京市课题《整体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路径与方法研究》,成功立项。该课题研究的基点,是以提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来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探索区域,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拓展教师的阅读视野,提供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支持,整体提升区域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最终为儿童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几年来,我依托区小语骨干班,计划安排并成功推动实施了如下课程事件:
  1. 在阅读中普及儿童文学。遴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50余部,利用网络空间共享,大量阅读。没有阅读的亲历,何来真切的体验?没有广泛的涉猎,何谈视野和眼光?这是一个静悄悄的浸润过程,教师们在儿童文学的书海里阅读着、感动着、体悟着、琢磨着……
  阅读之后,有教师写下了这样的感言:
  “对于以前只是翻过几本绘本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份饕餮大餐。这么多优秀的精美绘本,吸引着我一本紧接着一本翻阅,内心跟随这一本本绘本故事跌宕起伏:《猜猜我有多爱你》讲述了父母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对方的爱;《犟龟》传递着只要坚持不懈地行进,旅途中总有惊喜和收获的信念;《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告诉我,没有情感地活了一百万次,不如有爱地活一辈子;《铁丝网上的小花》透过战争的现象,体味人性本真的故事,读过之后,会战栗、连心都会哭泣……此时此刻,我真的好似重回学生时代,一头扎进这绘本阅读的世界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曾经看到这段话:‘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邂逅图画书?三次:童年,初为父母,人生过半,为了自己的时候。经典图画书以震撼心灵的方式,让孩子感知生命,解说父母无法生动演说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握着孩子的手读图画书吧。’”在培训班与绘本的美丽邂逅,为我创造了进行儿童阅读的机会,让我作为教师,首先与绘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为我打开了儿童文学阅读的一扇窗,让我透过这扇窗,看到人性的光辉,自然的和谐,以及自己心灵的宁静。”(郭东霞老师)
  2. 在讲述中爱上儿童文学。对学生来说,还有什么声音,比讲故事更好听?连续几个学期,我们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师讲故事比赛。尤其令人激动的是,上学期,我们成功打破学科限制,发动全区各科老师一起举行了一场“故事会”。活动现场,美术老师、体育老师、数学老师——每位讲述者都全情投入,在用自己的声音讲述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氛围里,感受着作品和讲述的力量。左海霞老师在讲《苏菲的杰作》时流泪了,很多听众包括我,也流泪了。后来,她在给我的短信中这样说:“昨天,我把自己讲哭了,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一直很喜欢这个故事,但真的从来没这么感动过。但经由昨天的讲述,我自己仿佛从熟悉的苏菲那里,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撼动人心,甚至特别激动。想来,这就是讲述的力量吧!”
  确实,讲述让原本唯一的作者的故事,因为有讲述者各自的心情和理解,从而有了生命交互的感受,由此成为一个新的故事。
  3. 在研读中理解儿童文学。提到儿童文学,有人会不以为然,儿童文学内容一读就懂,小儿科而已!其实不然。博尔赫斯说过,“诗在哪儿呢?诗在马路上拐角的地方”。这是一句特别智慧的话。马路上拐角的地方,我们都去过,可是,你看见诗了吗?问题就出在我们的“看不见”。“看不见”是最大的问题。同样的,儿童文学的美妙在哪儿呢?每一个页面、每一幅图,我们翻开了,可果真就能读出来吗?因为“看不见”,所以往往会“读不出”。
  儿童文学是需要研究的。我们选择了《好绘本如何好》《儿童文学的乐趣》《阅读儿童文学》等专业书籍,帮助我们学习如何阅读儿童文学;我们聆听梅子涵、朱自强、彭懿等学者的报告,参加“亲近母语研习营”的专业培训等,一步步地走进儿童文学的秘妙里去。
  4. 在教学中推广儿童文学。要让儿童文学真正深入持久地走进学生的语文生活,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必然要研究如何教学。从这个角度看,教学儿童文学的能力,也是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综合体现。
  这几年,我执教了《小房子》《卡尔松》《妹妹》《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等,几节类型迥异的儿童文学课,在省市范围内产生了一些反响。我这样做,是想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带动教师们共同思考儿童文学课堂的构建方式和操作策略。几年来,我和教师们选取了世界儿童文学大师林格伦、罗大里等人的系列作品,进行专题研读、教学实践,既读到了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又领略了不同名家的创作风格。我想,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还可以在我区建立儿童文学推广基地学校,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儿童文学校本课程的研发。通过基地学校的研究、区域平台的活动展示和交流,提升我区所有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并在推广儿童文学阅读的过程中,最终普惠每个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清代刘熙载说:“冰桃雪藕,食之鲜可以饱。然却病延年,粱肉不逮。论诗者所以当知无用之用。”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何尝不是一种“无用之用”?可是,庄子悠然有云:“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笃信之!践行之!
  我有一个梦想,把师生共同阅读儿童文学的日子,写成一首诗,诗的名字就叫《向着明亮那方》……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学科本质的彰显。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课程和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及成因  语文综合性学习丰厚了语文课程的内容,推动着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但在实践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 意识淡薄。语文综合性学习地位重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很多人因怕活动耗时,过程麻烦,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热情不高,体
期刊
没有习作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习作教学理念,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其实,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常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使课堂交流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因而,作为教学主体——学生,无疑应当主动参与习作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笔者以为,教师应高度关注“课程重构”,让经验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习作资源开发的基石。  一、 学生参与习作资源开发,要以主动调用经验为起点  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是让
期刊
习作讲评是习作训练过程的重要环节,能及时反馈习作的指导结果,并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二次指导。近年来,人们对习作讲评的研究不断深入,笔者深受启发,并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对如何上好习作讲评课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 心中有“文”  教师要想上好习作讲评课,必须研究教材和学生习作两套“文本”,这样才能明确习作的讲评方向,为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打好基础。  1. 研究教材,确定讲评重点。语文教育家于漪曾
期刊
纵观习作指导课,不少老师会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读例文,然后组织讨论“习作要点提示”,再就本次习作从结构到内容,甚至连开头、结尾到具体的遣词造句都反反复复详细指导。而学生却没有像老师期望的那样下笔如有神,他们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傻傻发愣,有的来回数着字数,一副副痛苦不堪的模样。此时的老师往往会叹息抱怨:讲得那么细致,怎么还不会写?  如何让学生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流水呢?倘若教师能从横向视野和纵向思维两个
期刊
第一板块:整体感知,抓住对立  师:上一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九色鹿》,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生答略)  师:故事主要发生在九色鹿和调达之间,这两个人物,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吗?(板书:九色鹿,调达)  生:九色鹿可以用美丽善良来形容。  师:如果说九色鹿是美丽的,那么调达呢?  生:丑恶。  【评析】几乎所有的佛经故事都有善恶两个系统,故事中的
期刊
以生为本,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习作课应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归宿。落实到教学行为上,教师要退后,再退后,实现从课堂的主角到配角,最后到幕后人员的转换,即学生是“演员”,而教师则是“导演”。在习作讲评的课堂上,教师退后愈多,退后愈早,学生向前愈多,发展愈快。  一、 倡导真实,自我评价,张扬学生个性  习作是极富个性的精神产品,其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人的生活体验、情感投入、独
期刊
一、 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正渐渐地发生着变化。课堂往往以平等和尊重为基础,创造出一种和谐而又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自然的姿态展示完完整整的自己。而在表达自我上,最应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鲜的课堂生成,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苏教版《小鹰学飞》一文的教学中
期刊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然而,经过笔者的观察,以及现阶段的数据分析来看,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字母及声调教学不扎实。  一、 再认识拼音教学的重点——读准字母和声调  1. 学生“能读”而非“读准”。入学前,学生汉语拼音起点不一,水平层次参差不齐。如表1:  上表数据表明,能读单韵母、声母的学生比例高达70%以上,复韵母认读率也逐年提升。所以,家长和孩子觉得
期刊
一、 “乱花渐欲迷人眼”——不应打破的“静寂”  现象一:(打破静寂的“多”媒体)课堂上,学生未充分接触文本,没来得及感悟,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杀手锏”——多媒体课件。悠扬的乐声,绚丽的画面,精彩的视频……轮番上场。整节课,大部分时间的欣赏代替了阅读,学生不再是经历学习过程,成了“看客”。  现象二:(打破静寂的“假”对话)为了课堂气氛热烈,频繁进行师生对话。老师问,学生答,时不时追问:是不是?
期刊
【课前交流】共读绘本《勇气》  师:同学们,老师第一次跟大家一起学习,上课前给你们带来一本绘本,想读吗?  生:(大声)想读。  师:这本绘本的书名是《勇气》。(师讲述绘本,学生边看边听)勇气有很多种,有的令人敬畏,有的看似平平常常。同学们,此时,你认为勇气是什么?请第一个举手的回答。  生:勇气是主动发言。  师:你第一个举起手,这就是勇气!真好!(师生鼓掌)  生:勇气是给别人一个微笑!  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