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学生内在潜力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教师认真地备课、讲课,组织课堂教学,认真地批改作业。而学生也专心致志地学。其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一些教师常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针对这一现象,我开始探讨双边教学活动的关系。几年来实践证明,过分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内在潜力的发挥,会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以致造成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受阻。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取决于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是否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字:教师语言;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发挥主体性;任务型教学;真实语境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20-002
  
  一、教师教学语言是挖掘学生潜力的前提条件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精炼的语言不仅可以节约学生的很多时间,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重要力”。鲜活、精炼、准确、流畅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长时间的保持,继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相反,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枯燥、贫乏、生硬、古板,语速过快或过慢,都会使学生感到乏味、烦闷、疲惫和焦虑,学生或者昏昏欲睡,或者注意力分散,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如果你的英语讲得优美动听,学生听课就像在享受一曲优美的音乐,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也就会相对持久;如果你的声音缺乏激情,学生听课就像是在经受听觉的折磨,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大大的分散。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鲜活、生动,讲话要有激情和节奏,讲述的内容要准确、精炼,语境的设计要幽默、巧妙,解释和说明要形象、贴近生活。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备课要充分。并且要有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而言之,教师要满怀激情地去讲课,这样教学效果才能十分明显。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挖掘学生潜力的关键
  
  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的好习惯,高考的要点都离不开老师上课讲的语言点,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高考成功的关键。另外,持之以恒地背单词、短语、好句子也很重要,在这一点上需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地检查他们,对于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更要勤督促。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己去获取、理解、巩固和应用各种新知识。教师还要经常鼓励学生课下对自己的错题认真地总结,及时找出错误的原因,尽快解决,而不是圆囵吞枣、似是而非。如果这样的话。即使做一千道习题也只是完成任务式的。我们所做的应该是让学生真正地明白每道题,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在讲授新课程必修3 Unit1 Fes-tivals时,我让学生自创一个节目,包括名称及节目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学习,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
  
  发挥学生主体性并不等于教师失去了作用或是减轻负担。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具有挑战性。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的整体作用应是协调、促进和指导。教师要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让学生的主体能力得以充分调动、充分发挥;不管学生的主体性能力怎么样,教师都要通过对他们进行有意识地激励和能力培训,使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更强,这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所决定的,和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并不矛盾;不管学生的认知和技能达到怎样的水平,教师都要因材施教,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预习、查阅参考书、或者网上查询,他们既体验到了学习知识的过程,享受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如何学习。教师要教会学生所有的知识是不太现实的,但如果我们能够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这能使他们终生受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能给他们搭建表现自我的舞台,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充分地展现,他们的学习不会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是积极、主动地探究。这样师生间的互动才有明显的效果,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凝聚力、责任心、意志力、进取心都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采用任务型教学是挖掘学生潜力的重要保证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广泛注意。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其优点是:
  1.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在真实语境中操练英语是挖掘学生潜力的重要手段
  
  在英语教学中坚持实践性原则,即以使用英语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和方法,不过多地钻研语法理论,不陷入语法会战。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以学生操练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因为,学生记下了知识并不等于形成了能力。听懂知识并不等于掌握知识。教师要走出演讲的角色,以训练为主。在学习中不断给学生以鼓励、督促,激励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和感知。比如:在讲授新教材必修3Unit 3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我会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两个短剧,学完之后让学生分别表演这两个短剧,这样既掌握了整篇课文,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一举两得,在真实的语境中操练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从而使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发挥,这正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所期盼的。
  总之,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大胆改革创新,为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奉献自己的点点滴滴。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对指针和函数的结合点-指针作函数参数应用技巧进行探讨。
对刑事被害人给予经济上的救助是当前其最迫切的需求,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刑事被害人经济救助制度,以填补立法空白。国家对刑事被害人实施经济救助对保护人权、提升政府公信力、
对刑讯逼供现象可以从法理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进行考察。在此多角度考察的基础上,规制刑讯逼供需多管齐下:加强法治理念教育,转变讯问者的执法理念;增加刑讯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进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上其它社
由社会转型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使民警成为民众不满情绪的发泄对象;利益冲突使民警成为直面危机的群体;警务工作的强制性和镇压性决定了民警与违法犯罪嫌疑人及其家人存在对立;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