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是怎么回事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203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代人,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观念,就是国家应该承担老百姓的生活福利,像医疗、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等等。这个观念,一般被认为源自西方国家。其实在西方,福利制度是一种现代产物。一直到19世纪后期,德国时任首相俾斯麦才提出建立面向大众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后又经过一系列的发展,1942年,英国发布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才提出全面建设福利制度。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套制度在西方运行才几十年,就产生了许多恶果。民众认为税收最好只减不增,福利最好只增不减。社会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国家经济运行出现困难。
  今天我想谈的是中国。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其历史要悠久得多。
  在中国,从大禹治水开始,政府在抗灾救济方面就承担着领导责任。先秦时期,中国已经有系统的“荒政十二策”,就是在遇到灾荒的时候,政府应该采取的十二条配套措施。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历朝历代都建有“常平仓”,在年景好的时候购进粮食储存起来,遇歉收年便开仓放粮。
  那问题来了。西方福利制度运行几十年就陷入困境,而中国的福利制度,为什么能够运行两千多年?这中间的差别在哪里?最根本的差别,是观念上的差别。
  在西方的福利制度中,接受福利是公民的“权利”。美国罗斯福总統提出的“四大自由”中,“免于匮乏的自由”就是把享受福利保障列为公民的基本人权。这在当时可以看作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时间一长,大家习以为常之后,隐患就出现了。
  在这些西方国家,只要一个人的收入低于某个标准——哪怕他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低,甚至比很多国家的中产阶级生活水平还高——就有权利让别人养活他。请注意,既然是他的权利,那就没有人可以剥夺,他也没有必要感到惭愧,甚至没必要对谁表达谢意。这是他根据法律应该得的,这是一种观念。
  中国的社会福利观念呢?
  在中国,很少有人认为接受来自国家或者他人的救济、帮助,是自己的权利。中国人的观念是反过来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对民众的“责任”。一旦遇到水旱灾荒,国家就要承担起救灾的任务。在平时,如果有人实在有困难,比如残疾、年老、鳏寡孤独这些情况,政府就有责任帮一把,这就是所谓“怜贫恤老”。福利的目的在于解决具体的困难,而不是为了满足某种权利。
  中国的这套福利观念,得到了很好的承继,也成了增强社会认同、缓解矛盾的有效手段。可是话说回来,如果一个人是因为个人主观原因,不愿意劳动,导致自己陷入穷困,那么虽然他也能享受国家的帮扶政策,但同时,他肯定会受到身边人的鄙视,甚至谴责。
  如果社会福利是一项权利,那就必须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就必然导致按照收入来划线,而不考虑这种境况是不是因为他本人不爱劳动导致的。
  而如果社会福利是一种责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当然要优先选取那些最该帮、最值得帮的对象。而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那些有能力却不劳而获的人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所以在中国,社会福利才不会导致“养懒汉”的结果。
  其实,中国福利制度能达到这个效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西方政府在提供福利时,主要就是发钱,国家很少对老百姓做其他方面的指导。但是中国政府除了救灾、扶贫、济困,还有一个责任,就是教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的《教民榜文》,其中有这样六句话: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这是一个钦定的百姓公约,里面是百姓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除了到处张贴这六句话,朱元璋要求每乡、每里各置一个木铎(类似铃铛),并在本地选择年老或者残疾、不能干重活的人,在本乡、本里边走边摇木铎,还要呼喊《教民榜文》里的这六句话。这种巡行乡里的活动,每月要搞六次。到秋收时节,由各乡里给巡行的人配发粮食和生活费用。
  在中国文化中,这是一个非常强的传统。不仅是政府,宗族也特别重视这种道德教化,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自觉。
  你可别小看这种教化的力量,两千多年下来,它在中国社会内部造就了一种内在的社会提升力。危难时刻,互帮互助,但是在道德上又绝不纵容那些不劳而获的人。这种传统,让中国文明保有一种强大的反堕落能力。因此,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明一以贯之,千载不绝,历经一次次劫难而复兴。
  过去总有人讲,制度比人重要。从历史的尺度来看,制度的确比人重要,但是对人的不断提升的精神传统,有时比具体的制度更重要。
  (杨子江摘自文汇出版社《罗辑思维》一书,刘 宏图)
其他文献
近日,由腾讯公益主办,吸引数亿网友、近万家慈善组织和爱心企业共同参与的“99公益日”活动落下帷幕。2021年9月7日至9日,“《读者》光明行动”项目组组建了“公益战队”,通过送小红花、公益答题等活动实现“破圈”传播,帮助贫困弱视患儿。志愿者共计在北京的10个社区及商场开展了27场公益活动,通过义卖、科普活动和公益答题、投放广告等方式呼吁社会关注弱视儿童,倡导健康护眼理念。  60多岁的李玉保大爷是
期刊
一  其實,刚开始,很多人都不同意这门亲事。因为,杨芙清实在太优秀了。  杨芙清从小就极其聪明,在数学上尤其有天赋。1953年,王阳元刚刚进入北京大学,杨芙清已经是学校里知名的“数学女神”。她还酷爱武侠小说,梦想成为一名除暴安良的侠客。  除了进校比王阳元早,知名度比王阳元高,杨芙清的家境也比王阳元的好。用王阳元的话说就是,“当时我穿鞋都露脚趾呢”,杨芙清却可以将父母给的生活费省下来资助王阳元的弟
期刊
這些年来,我创作了大量歌词,许多听众问我:“你的词内涵丰富,言之有物,画面感、故事性都很强,是不是你自己的亲身经历?”每每这时,我会很诚实地告诉他们:“我的歌词创作灵感绝大部分来自一本刊物,它就是《读者》”。  40年前,我刚当兵就被挑选到师部电影队,既当放映员,又当图书管理员。那段时间,我疯狂地读书看报。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有一本新创办的杂志深深吸引了我,当时它叫《读者文摘》。这本杂志当时可是“抢
期刊
共伞的日子  我们的笑声就未曾湿过  沿着青桐坑的铁轨  向矿区走去  一面剥着橘子吃  一面計算着  由冷雨过渡到喷嚏的速度  这首小诗意象单纯,语言浅近,情感则淡中见浓,别有兴味,近乎唐人绝句的手法。诗写于1981年,但诗中的事件则发生在1961年,时隔20年才得以成诗,这份情感为何能蕴藏那么久,连我自己也说不清。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当时我的确有过那么一段宁静而温馨的生活。  那时结婚不到半
期刊
方大曾自战地寄给母亲的照片  方大曾,1912年7月13日出生在北京。他的父亲方振东毕业于京师译学馆法文专业,后在外交部工作。方大曾从中学时代起开始喜欢摄影。当时的方家在北京协和胡同有老宅子,家境殷实,生活比较富裕。方大曾用母亲给的7元钱买了一架相机。  1935年,方大曾从中法大学毕业,到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工作,后转任北平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发表作品时常常以小方署名。他常离家外出旅行,带着折叠式的相
期刊
〔希腊〕尤金妮娅·洛利 拼贴画  我曾渴望保持自我,  安靜,当这世界从不安静,  不是仲夏,而是第一朵花形成  之前的时刻,一切都还  没有过去的时刻——  不是仲夏,那令人陶醉的,  而是春末,草在花园边上  还没有长高,早郁金香  正要张开——  像一个孩子在门口盘旋,注视着其他人,  那些更早的,  一丛浓密的枝条,警觉于  其他的失败,公众的畏畏缩缩  用孩子对即将到来的能力的那种强烈自
期刊
杜甫写过很多首赠李白的诗,其中一首的两句:“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他写两个人的感情,一见倾心。在什么情况下杜甫跟李白一见倾心?  李白这个人很自负。大家都去参加科举考试,考三四次都考不上;有的人考到满头白发,才考上一个进士。李白不去考,他要等皇帝来请他,而他果然以诗才打动了皇帝。  李白天下闻名,所以他不用考试,皇帝就来请他了,而且亲自接见他,用很高的规格来招待他——给
期刊
晚风吹送着  在风里我听到一位小贩的叹息  一对情侣的欢笑  我听不到日子的逝去  人行天橋上走过更多的我  心藏疲倦,又携带希冀  霞光在眼里溢出来  像盐水,又像彩虹  我像一位送水工  在路灯下,扛着落日回家  (晓 枫摘自作家出版社《新的一天》一书)
期刊
“忙碌令我快乐”,真的吗  汉语的博大精深,从“忙”这个字就能体现。当我们说别人“忙”的时候,往往会积极化这个字的内涵,比如所谓的“大忙人”,言下之意是对方被很多人和事所需要;而当主语是自己时,“我很忙”又总传达着焦急、疲劳之类的负面情绪——这既是“忙”在语言层面的复杂性,也间接说明,忙碌的是自己还是别人,会影響到我们到底能不能客观看待这件事。  事实上,人类并不抗拒忙碌,尤其是主动忙碌。对当代人
期刊
苏炳添  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8枚金牌、32枚银牌和18枚铜牌圆满收官。除了优异成绩令国人振奋,奥运健儿多元的美丽也令人瞩目。有网友发文感叹,奥运会教人们摆脱了“贴满标签的审美观念”。  33个大项、339个小项,各种肤色和身材的运动员同场竞技,奥运会不仅没有传播身材焦虑,反而激励更多国人强身健体,践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号召。速度之美  北京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