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4381858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存款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业务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主要三大工具。存款准备金一直是各国主要使用的工具,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西方国家逐渐减少了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使用。在这种趋势下,我国却仍在频繁使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剖析了原因。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0.09.00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09-001-02收稿日期:2010-08-22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从银行所有存款中抽取的,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可以赋予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在已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存款准备金作用的一般机理如下:刺激(抑制)经济增长—调低(调高)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增加(减少)—贷款和全社会投资规模扩大(缩小)—货币乘数扩大(缩小)—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减少)—市场利率降低(提高)—投资消费支出增加(减少)。从上述的机理可以看出,存款准备金作为一种货币政策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震荡。
  
  一、西方国家较少使用存款准备金的原因
  
  基于存款准备金创造信贷的作用,各国曾积极使用它来调节经济的发展,但是现代西方国家却较少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而是更多地使用公开市场业务。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1. 存款准备金率对社会影响范围广,震荡大
  存款准备金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一直是各国央行放缩和收紧银根的有效工具。但是,存款准备金的微小变动都会带来银行信用的放大作用,增加社会的波动,引起金融的不稳定。此外,对超额准备很低的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变化需要银行重新调整资产组合,但是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这样就可能导致流动性问题,增加市场不稳定性。为了防止这个不利影响,西方各国减少使用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2.西方国家金融市场发展较完善,因而公开市场业务能够温和地起到货币政策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的基本原理是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通过乘数作用影响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它与存款准备金相比具有弹性,可以随时进行操作。与再贴现业务相比,主动权掌握在中央银行。此外;规模完全由中央银行来控制,具有较强的可逆性,一旦发现错误可以立即逆向操作纠正错误,减少市场波动。
  3.提高银行竞争力,减少银行存款准备金负担
  存款准备金对于银行来说,它不但不能生息,银行还要为此负担一定的费用,因此作为营利性为目的的的金融机构来说,理性的行动是尽量减少现金存款。另一方面,当今社会金融创新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迅速,这些都大大威胁了银行业的发展。为了在国际金融市场保持一定的席位,提高银行的竞争力,西方国家普遍都采取减少使用存款准备金。
  
  二、我国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的原因
  
  虽然存款准备金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存款准备金依然是国家货币政策最重要的工具,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仍然主要是存款准备金。
  今年5月2日央行宣布,上调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7%,直逼历史最高点。仅2010年,央行就使用了三次存款准备金来调整经济的发展,我国为何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这一工具呢?这主要是由以几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1.保证商业银行的清偿力
  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任何现金存款都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利润,因此商业银行总会千方百计地减少现金存款,但这样的做法就会导致流动性危机,当银行无法满足提款人提款需求时,就会给社会带来震荡,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商业银行的清偿力,防止流动危机给社会带来动荡,我国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制各商业银行按规定缴纳准备金,杜绝流动危机。
  2.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无法很好地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只能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这一工具
  使用公开市场业务的前提是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包括完善证券的数量和规模、适当的期限结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法制不健全,金融工具供给具有机构性缺陷,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公开市场业务这一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不能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3.再贴现业务的局限性
  再贴现业务是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成本,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的的一种政策措施。
  但是再贴现业务自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央行不能较好利用这一政策工具达到宏观调控的效果。第一,在这一业务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位置,等待商行自己来贴现,不能主动开展业务。第二,再贴现业务缺乏弹性,不能在短期内任意改变,将引起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无所适从。
  4.当前我国利用存款准备金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尽管我国金融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直接融资市场逐渐繁荣,但在我国的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还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仍然是货币供应量,而存款准备金自身具有的优点能够很好影响货币供应量,实现国家货币政策,因此,存款准备金在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将继续发挥作用。
  5.我国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支付利息
  一般来说,各国央行不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因为,首先,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纳是强制性的,并不需要通过利息率的高低进行调正;其次,中央银行以提供结算服务为补偿;第三,如果支付利息的话,中央银行将把这部分费用转移到给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反而使事物处理复杂化。而且,如果支付利息,可能造成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动机,削弱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正,调节货币量的作用。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却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因为,在我国金融职能逐步替代财政职能的过渡时期,政府仍然需要通过中央银行集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政策性项目的投资,所以,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较发达国家高很多,如果不支付利息,将会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但是,这也仅仅是暂时性的措施,随着改革的深入必将取消对准备金存款的利息支付。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继续使用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但从长远方向看,在金融全球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渐降低法定准备率乃至取消法定准备将是未来的趋势。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取决于其清算的需求,而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也将在我国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童适平. 中央银行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桂安. 央行频繁调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分析[J].商业文化 2010(7).
  [3] 王雪. 浅谈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J]. 商业文化,2010(7).
  [4] 张文竹. 浅析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J]. 大众商务,2010(6).
  [5] 张迎春. 近年我国频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经济学分析——兼析西方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何以趋于弱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1).
  (责任编辑:梅林)
其他文献
2016年9月23日,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工作,研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方法,交流区域品牌建设工作经验,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在山东威海组织召开了2016年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工作座谈会。部分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试点区代表参加会议并交流工作经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就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等内容作专题讲座。
工信部将发布基于13.56兆的近场通信的技术,以及移动终端、非接触式销售点终端、智能卡颌内支安全模块、移动终端安全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并且很快将进行测试。业内人士称,这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双闭环控制”原理下的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项目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等问题。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寿命逐年延长,老龄人口比例逐年升高。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左右,表明我国已进入老年化国家。而人体在衰老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功能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教学环节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护理学内涵也在逐渐拓展,且国内高等教育推广程度也逐渐提高。多
对宁波市区内36个样点的饮用水中Fe,Zn,Cu的质量浓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应用目前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各区饮用水中Fe,Zn,Cu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度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脓毒血症合并AKI患者为
2018年1月23日,从沈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沈阳正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浑南区。建设机器人智能城。上述画面就将出现在这座机器人智能城里。中国机
我国建筑业新的发展形势给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提出更好的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尤为迫切,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和主要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