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在这里诞生

来源 :百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cr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1985年中国乡镇建制改革的完成,人民公社已经不复存在,即使在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心里,它留下的记忆也逐渐模糊。4月20日,中国大地上诞生的第一个人民公社——“碴(应为山字偏旁)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度过了自己46岁生日。在此之际,记者来到河南省遂平县,来到碴岈山乡,来寻找当年狂欢的影子。
  在乡政府门口一大排牌子的最左边, “碴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牌子依然挂着,只是木板已经油漆班驳。其实,摘下一块木板,只需举手之劳,但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的情结却不能轻易摘掉。尽管大食堂只剩残垣断壁,尽管万人聚会的大院场已成一口水塘,尽管年轻一代对这段历史感到时空遥远,但对有过亲身经历的碴岈山人来说,有关这场狂欢的记忆非但没有模糊,反而在时间的冲洗下愈显清晰。在接受采访时,他们娓娓道来,神情安详又略带陶醉,似乎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昨天。
  
   狂欢就这么开始
  
   “大楼”在碴岈山乡妇孺皆知,那是当年的狂欢指挥中心——碴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办公地。如今“大楼”已成为碴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博物馆,尽管只有2层的“大楼”在乡政府大院里已算不上高也算不上大,但一直就这么叫着。在管理人员的引导解说下,记者参观了这座特别的博物馆,除了看到当年的实物、图片外,还查阅到详细资料,了解到曾经发生这方不大的土地上的大事件。以下这部分文字,即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简单整理回顾。
  1957年的中国,像一辆开足油门的解放牌汽车,在“左”的道路上高速行驶。在当年9月份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要求五年内粮食产量按全国人口平均每人达到2000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鸣大放、批判“右倾保守”、农田水利建设、不切实际地制定粮食生产指标,在各地农村如火如荼地进行。
  1957年11月11日,遂平县召开扩大会议,提出1958年的粮棉油增长指标,粮食生产要在1957年亩产220斤的基础上达到1000斤,而碴岈山区还要求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实现水利化、水稻化。完全响应号召、遵从命令的碴岈山人热火朝天地干开了,可是人们的冲天干劲却碰在了重重困难的石壁上。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在水利建设上社与社之间、乡与乡之间存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修下宋水库时,甚至发生了群众追打地委干部的事,因为基本上不能从水库受益的下宋合作社将有950亩良田被淹。在山区绿化和其他建设工程中,也存在类似的矛盾。于是一些高级合作社便开始联合起来,并且很快就取得了巨大成效,韩楼与魏楼等5个社3000多名劳动力,三天三夜绿化荒山12000亩。
  1958年4月15日下宋水库竣工,信阳专署专员张树藩和遂平县委书记处书记娄本耀前来参加典礼。会后,在碴岈山区蹲点的遂平县委农工部部长陈丙寅向两位领导汇报工作,讲了各社之间在水利建设、荒山绿化、山区资源利用等6方面的矛盾,希望能让碴岈山区的四个乡成立大社,互相协助共同发展。对陈丙寅的提议,娄本耀坚决支持,因为在刚刚结束的成都会議上毛泽东说了“可以一乡一社,也可以一区一社”,但张树藩未置可否。他们一直讨论到晚上11点多,没有达成最后意见。
  4月16日,陈丙寅召开各乡书记、乡长会议,大家对成立大社的热情很高,但张树藩仍不表态,说需要地委研究。娄本耀便趁机打电话向地委书记路宪文请示,并得到同意。娄本耀和陈丙寅等喜不自禁,当即将这一消息通报各高级社,并着手筹备成立大社。
  4月18、19日,筹备会议在杨店乡连续开了2天,信阳地委秘书长赵光和遂平县委书记蔡中田专程赶来参加。会议最后决定:杨店、鲍庄、土山、槐树四个乡的26个高级社和张台乡靠近碴岈山的李尧高级社合并成立大社;原来的四个乡改成四个管理区,高级社改为大队,初级社改为小队;大社内设工业部、农技部、畜牧部、林业部、财经部、服务部、文卫部、交通部等8个部,除了没设外交部以后,其余对应了中央的机构设置。
  4月20日大社成立大会在杨店中心乡召开,碴岈山大社正式诞生。此后,大社几易其名,先是4月22日改为“卫星集体农庄”;后又在当时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的建议下,于5月6日改为“卫星公社”;事隔不久《红旗》杂志社的副总编李友久到嵖岈山采访调查,对“卫星公社”这一名称提出疑议,经大家商量最终定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其时为1958年5月中旬。
  卫星人民公社的成立,也是一场狂欢的开始。在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消货币、兴办大食堂、军事化管理、放高产“卫星”、大炼钢铁等闹剧一幕接一幕地在嵖岈山地区上演。
  
   只敢躲起来思考
  
  在众多亲历这场运动的人中,周留栓只是普通的一位。1958年他只有12岁,他的家与碴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大院只有一墙之隔,有关人民公社运动的一出出活闹剧,成了他一段童年记忆中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孩子,他并不知道亢奋的大人们在演出什么剧目,也无法理解起起伏伏的剧情背后的社会涵义,也绝无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机会和可能。但他知道什么是饱饿冷暖,也有能力判断孩子们之间的是是非非。以下文字,即是他对这场运动的点滴回顾。
  4月中旬的嵖岈山,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我记得大社成立大会召开时,豌豆苗已开出了小白花。那时候正好是春耕大忙,所以会议在晚上举行,地点就在杨店村西边的大空场上。那天下午,一些人在场子的前面搭起了一个台子,四周还竖起了几根柱子,柱子上挂着大鳖灯,傍晚时分,大鳖灯点亮了,把整个场子照得通明。
  从七八点开始,各乡的人马敲锣打鼓从四面八方向杨店中心乡潮水般涌来,人们高举灯笼火把,整个山野都灯火通明。各个高级社都将社员们组成队伍,有的由几个大“狮子”开路,有的在最前面抬出写着标语的大门板,有的踩着高跷,有的扭着秧歌。到处都是横幅和旗帜,写着“坚决要求合并大社”、“实现万斤队,年年能增产、支援建设、幸福万年”、“大干社会主义,气死美帝国主义”等标语。社员们激动又兴奋,高喊着“坚决要求合并大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毛主席万岁”等口号。一时间,欢腾的人流、激昂的口号和震天的锣鼓,使杨店街整个都沸腾了。二三万人把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一捆捆决心书、申请书被送到主席台上,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9点钟左右,会议宣布开始,顿时会场鸦雀无声。会议内容有地委贺词、领导讲话、社员代表表决心。当张树藩专员宣布“碴岈山大社”正式成立时,整个会场气氛到达高潮,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们的口号在山野间久久回荡。会议结束后还放了电影,一直闹到将近12点大家才离去。
  大概是在5月份,公社办起了集体食堂,先是农忙时节临时性食堂,一个月后改成常年食堂。办食堂一般以小队为单位,学校和机关单位也有,全社一共有二三百个。小队的食堂多是临时盖起的大棚,摆满了各家各户的饭桌,到吃饭时间,食堂一敲铃,大家就从各处赶来。饭菜也是定量的,馍大馍小都有搭配,到后来,有些人干脆就把饭带回家去吃。
  到1959年下半年,食堂就开始难以维持了。我当时在杨店高小,一天虽然还是三顿饭,可是每顿只有两块红薯,一星期难得一两次有面条和玉米。同学们饿得不行了,就自己找食。下午放学以后,大家就到收完了地里,红薯叶、嫩花生壳、野菜根,都捡来吃。连蚱蜢也吃,只要一看到,几个人就上去围追,谁逮到就是谁的。捉住蚱蜢头部,再捏住尾巴一拉,肉就出来了,扔嘴里就吃。再到后来,就连青蛙和老鼠也有人抓来烤着吃。胆子大点的同学还偷队里的豆子,不过万一被人知道了就遭殃了。记得当时学校有个叫肖传英的女生,每天晚上下课后都是偷偷地溜出去一会儿,有同学感到奇怪,有一次就跟踪她,发现她是到队里的屠宰场捡猪骨头,把骨头敲碎吸骨髓吃。这件事被大家知道以后,全校对她进行批斗,大家围着她乱踢乱打、揪她的头发、往脸上啐口水。班长刚好和她是同族兄妹,叫肖传福,那对她也毫不留情,带着其他同学一块打。那个女同学最后差点被打死。
  我个子小,只在外面看,没动手打。其实当时我也觉得她没什么错,大家不应该这样打她。当然这是不敢说出来的,当时大家都很狂热,自己有什么想法,也只能躲起来思考。
  
   谎言是这么制造的
  
  195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报道了碴岈山卫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的消息: 2亩9分小麦亩产3530斤。其中这么讲道:“这个丰产的奇迹,是二分队队长陈世俊、副队长梁友仁、团支书曹玉娥、技术员陈根和保管员陈运红等六个同志在小麦丰产实验田里培育出来的。”这条消息说了六个“制造卫星”的同志中的五个,陈世方就是省略没说的那个,当时韩楼大队二分队的会计。今年已是78岁的老人,向记者讲述有关这个弥天大谎出台的细节时,仍有历历在目之感。
  遂平县委对碴岈山公社成立之后的第一次麦收十分重视。1958年6月中旬,在全社小麦收打即将结 束之际,县委副书记、驻社工作组长赵光专程到碴岈山了解小麦产量,希望能找出亩产千斤的样板。公社社长钟青德先是领赵光到常庄,那里的麦子已经收完了,于是他们找到韩楼来。但是韩楼的麦子也打得差不多了,只有村北20亩试验田的麦子还没打,产量顶多也就 三四百斤。当时队长陈世俊、团支部书记曹玉娥等几个干部一起商量了老半天,都找不到办法。赵光就对着大家说:“报纸上有个新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同志们要敢想敢干,解放思想啊!咱们碴岈山可不能在产量上落后,产量上不去,公社还有啥优越性?”
  赵光说完这话就走了,钟青德留下向大家交代:要想想办法,多动动脑子!在钟青德的主持下,几位大队小队干部反复商量,最终决定说“大瞎话”:把几块地的麦子弄到一块来打,再把面积说小点。于是大家立即就向赵光汇报:“村北试验田的2亩9分小麦长势最好,产量准在千斤以上。”
  为了把“瞎话”说得圆满,我们就试验田小麦的产量、施肥量、管理方法等专门编造了一套说法,并连夜召开了群众大会,要求群众会背会说,按照这个说法回答所有人的提问,谁说漏了嘴谁负责,不准五类分子乱说乱动。为了避免走漏消息,同时规定本村人只准下田干活,5天内不得请假外出。
  然后,大家又紧张地布置“现场”,把20多亩地的麦垛和麦子全搬到那2亩9分地上来。麦囤用麦秸铺底防潮,用蜇子从地面围起,中层为麦粒,上层用麦糠覆盖漏雨。培训值勤民兵日夜把守,无论什么人来参观取经,只准看不准摸。
  赵光接到汇报后马上把这一消息通知在河南的新华社记者方璜,第二天方璜就到了碴岈山,再第二天《人民日报》就发表了亩产3530斤的报道。
其他文献
高聚物单体的确定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本文将对该知识点的解题方法作一归纳、总结.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自然科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为中学化学教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2004年5月12日上午8时整,沈阳同仁心理疾病矫正中心青年心理咨询师张峻铭来到周元新的家,他的公开身份仍是社区干部,来找周元新请教有关计算机的问题.当然,他们也一同探讨许
期刊
奇特服装公司最近在开拓南方一个城市市场时受挫,公司老总柯大明经过调查得知,原来是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消费者对奇特这个品牌不了解.柯老板当即决定,掀起新一轮广告宣传攻势,
期刊
全球首款“胶囊机器人”即将面市,将可以更加准确地全方位诊疗胃部疾病。研发出全球首款“胶囊机器人”的金山科技集团董事长王金山介绍,即将于明年初面市的“胶囊机器人”解决
听说离城不远的那片梨树开花了,同事阿呆非让我陪着他看梨花,其实我知道看花是假,他学开车才是真,因为我拿着单位车库大门的钥匙,不知道阿呆从谁的口中探听到当天领导出差了,正好是偷偷学开车的大好机会。  他把车慢慢驶出大门,然后才得意洋洋地向我表明:经过两次的试车成功,现在的技术已今非昔比,相信驾车的技术很快就会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我老是和炉火纯青几个字联系不到一块。不过阿呆还算殷勤
期刊
中核集团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10月2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取得的重大突破,意味着中国全面掌握了改进型第二代压水堆核电站的工程设计、建造技
2010年6月24日,康耐视公司推出了In-Sight5605,一款高分辨率且独立的视觉系统,为要求可视化极小缺陷(即使是在较大视野范围内)的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功能和灵活性。
本文采用IFIX组态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实现了铝粉氮气雾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一体化控制,为提高铝粉生产和过程控制的质量奠定了基础。该监控系统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界面友
从2005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都使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课程.在新教材尚未开始统一使用之前,笔者想对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提出自己的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