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陈华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ab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作文是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体现,需要学生在各方面语文素养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发挥,作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言感受力 审美能力 表达能力 有效训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54
  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语文教学只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作文写作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随着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深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学生的字词积累和知识增多并不意味着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发展。相反,如果还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只会对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造成阻碍,甚至不利于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要积极开展作文教学工作,从多个方面落实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这是作文写作教学的基础工作
  小学作文写作就是学生语言的表达和利用,是学生在自身语言感受能力得到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进行的学习活动,只有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提高了,才会在写作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才会顺利流畅标准地进行语言组织与运用,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
  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起始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和直观的动作思维为主,但语文教学是以语言表达为主导教学科目,知识都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如果总是以课本教材为教学重点,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语言感受能力也难以得到培养。因此,教师要采取直观教学,使用多样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知识和语言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图像、图片、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力,借助于形象生动的视觉、听觉、触觉冲击,促进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很多学生由于时间和空间、经历的限制,并没有看到过西沙群岛具体是什么样子,而课文中又有很多的陌生词汇,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如果教师直接开展语文教学,学生难以获得语言感受力的提高。但是教师如果通过多媒体教学,把课文中描述的景物和生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直观的视觉感受增强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继而,在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感受的表述,或者选择一处最喜欢的景物,并说出原因,学生在感受力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自觉内化课文语言,提高语言感受技能,对今后的作文写作大有裨益。
  二、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作文写作的内在需求
  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寫作文的时候,都是直接给出作文题目或者要求,让学生进行自我构思和写作,可想而知,小学生对于教师设计的作文题目并没有强烈的情感认同和审美情感,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然大多数都是故事的虚构雷同,结构的单一,内容的枯燥,语言的单调贫乏。但是如果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情感陶冶与升华,激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内在积极情感,使写作成为一种自身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激发,作文写作能力就会提高,效果自然也会改善。例如,要组织学生写一篇和景物有关的作文,教师可以先设计作文教学情境,在课堂伊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听过欣赏美的景物和美的图片、视频等,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需求,然后组织学生自觉参与讨论和交流,使每位学生都在小组交流中进行互动,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和过去的相关经历,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位代表和大家共享,学生在审美的教学情境中自觉思考,积极参与,在互动中内化审美情感,作文写作动机增强,自然写作质量和水平都能有所提高。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善于以准确简洁的语言把内在语言进行外化
  作文写作在心理学上是和学生的思维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发现,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又紧密相连,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还要先让学生会说,能够把自己的内在语言转化为言语进行有效表达,这对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也是一条捷径。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表达沟通的活动中来,在语言交流中获得表达能力的发展,顺利实现内在语言的外化。例如,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每节课拿出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跟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积累,创造条件使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讲话,丰富阅读积累和作文素材的同时,使学生自主建构语言表达,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和简洁度。
  四、组织有效的作文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写作技巧,创新作文写作语言与结构,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作文写作是一种心智技能的培养,是需要学生在不断地训练中内化写作的方法和形式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作文写作训练与指导,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启发学生积极建构独特化的语言表达风格,展示语言写作特色,逐步掌握多样化写作技巧,学会基本的作文写作结构。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习惯,一般每周都要开展一次作文写作,写作的题目设计要充分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兴趣,能使学生有话可说。这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阶段特征,结合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设计丰富的作文题目和类型,使作文写作成为一种经常化的学习活动,又不会遭到学生的排斥。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大自然和细节观察比较细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细节进行观察了解,以此作为作文写作内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世界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身边的人物和事件或者社会上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以此作为作文写作素材。使作文写作符合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和特点,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养成学生的良好作文写作习惯,积极关注身边的现象。另外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觉、自主完善作文内容,把一些優秀的作文展示给大家,让学生通过优秀的作文欣赏,学会不同的作文结构形式,通过鉴赏作文的语言和形式,增强学生自主反思意识,自觉审视自己的作文风格和结构设计,在后续的作文写作中,指导学生对作文的语言和结构进行组织与设计,不断完善作文写作过程。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进行训练提高,以学生为核心,抓住学生的阶段特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展开有效教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夏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为当地夏大豆种植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于伊宁县进行翻耕(T)、翻耕覆膜(TP)、免耕(NT)三种不同耕作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与翻耕和免耕相比,翻耕覆膜能有效促进夏大豆的生长发育,形成良好的农艺性状和群体结构,产量分别比翻耕和免耕提高7.43%和16.05%;同时翻耕覆膜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苗期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我们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框架,是在农业贡献的基石上搭建起来的,是亿万农民艰苦创业,以农业积累铺平了国家工业化的道路,奠定了城市现代文明的坚实基础,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体育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主旋律,成为体育改革与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主要渠道和“铺路石”。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目的 内容 评价 时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55  课堂提问是
个性是建立在每个人的生理基础之上 ,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内心精神世界的范畴 ,涉及主体感觉的方方面面。个性教育则是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发掘人的潜能 ,培养人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信息都可以以数字形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储存,数字图像就是这种以数字形式进行储存和处理的图像。  关键词:物证检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信息都可以以数字形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储存,数字图像就是这种以数字形式进行储存和处理的图像。利用Photoshop 等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数码案
【目的】研究醉马草对伴生种的化感作用,探讨其对伊犁绢蒿和针茅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毒草醉马草为供体植物,伴生种伊犁绢蒿和针茅为受体植物,采用培养皿滤
【摘 要】初高中學习英语时常常比较侧重于语法的学习,往往忽视了词汇量的积累,而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英语 记忆 单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63  我们在初中学习英语时常常比较侧重于语法的学习,往往忽视了词汇量的积累,而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
【摘 要】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其主动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善教者必善问,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并作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精神,发展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