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在研究网络与学生道德养成的关系时,曾叫班上一位学生潜入班级QQ群,帮我了解信息。通过他的汇报,我发现那些平时表现文静的女生,在QQ群里,面对他人的攻击也会出言不逊,脏话连天。我起初还不相信,后来,我也潜入进去了解,果然是这样。我把我的研究写成了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出来。有一学生家长是老师,也订阅了这份报纸,家长把这篇文章给孩子看了,孩子记住了这句话:“最近,我和班上一位同学潜入我班的QQ群,发现好多学生在里面常常出现面对面交流时不会有的谩骂(包括平时文静的女生),甚至是‘网络械斗’等,可说是网络让他们的身体和身份一同退隐了。”结果,他在班上一传播,好多同学都来质问我,说还要揪出是哪个向老师告的密。那段时间,学生似乎都有意疏远我,害得那位卧底学生也成天神色慌张。
为这事,我后悔了好久。其实,在这之前,我也不时要求我信得过的班干部悄悄地搜集班上的一些信息,特别是学生的不良表现,而且每次都把他们教育得服服帖帖的,而他们却总是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得那么详细。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同学们变得“温顺”了,不敢表现自己了。班上仿佛平静了,可我知道,那平静下面却暗流涌动。我是在束缚孩子们啊!
今天看来,“班级卧底”实在是对师生的一种伤害啊!
对当事人的伤害。我曾问过被我指派“卧底”的同学:你愿意这样做吗?他愣了好半天才回答我,而且是勉强地点了一下头。开始似乎还非常顺利,然而,有一次我把几个放学后去网吧上网打游戏的学生揪出来后,其中一位学生竟当着我的面说:“我们班上肯定有您安插的暗线。是谁啊?”虽然他努力使自己语气平和,但我知道,他们要将告密人揪出来。此后,好多天,我见我那“卧底”在课堂上根本没心思听课,遇见我时也是绕道走。我知道,他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还可能面临挨打的危险。后来,我只好让他放弃了这一“任务”。我想,他的这段经历一定会让他刻骨铭心,那伤害就如烙印一样刻在他心上。前几天,我收到了刚毕业的一位学生通过QQ对我的印象评价:毫无地球知识的地球人。这位同学爱上网打游戏,我也是通过派卧底知道的,并旁敲侧击地教育过他好多次。我知道,他虽然没有明说(毫无教育常识的教育人),但我知道,我曾深深地伤害了他。
对其他学生的伤害。在学生中间安插卧底,起初他们可能还蒙在鼓里,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因为他们也会思考,也会推测老师是怎么知道的,自然会想到老师安插眼线。如此一来,会让他们互相猜忌,整天疑神疑鬼,必定影响和同学间的关系,甚至还会贻误学习。不但如此,他们更会从心底里怨恨老师,也会渐渐地疏远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就成为了泡影,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学业难成。
对班主任的伤害。班主任安插卧底,表面看能轻松地获取学生方面的信息,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而实际却滋长了班主任的惰性,使班主任懒于去探索育人艺术,懒于走近学生,懒于与学生交流。再则,有时可能由于卧底的偏听偏信,造成教师获取的信息失真,对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进而降低了自己的威信,以至于班级管理举步维艰。长此以往,班主任就会在这样的管理中沉沦下去,甚至贻误一代人。
停止安插班级卧底吧,还孩子们一个自由的天地,孩子们需要在一个没有阴霾的天空下成长。我想,全国著名班主任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他们的成功,绝对不是靠什么班级卧底来实现的。最近参加“知行中国”班主任远程培训后,我才知道,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不断探索育人艺术,关注每一个细节,实实在在地走近学生,与他们同欢乐,担忧愁。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真诚地和他们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现实状况、内心需要,然后循着他们成长的需求去引导。同时,班主任更要锤炼自身素养,倾注爱心、真心、恒心,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引领他们,让他们健康和谐地成长。
为这事,我后悔了好久。其实,在这之前,我也不时要求我信得过的班干部悄悄地搜集班上的一些信息,特别是学生的不良表现,而且每次都把他们教育得服服帖帖的,而他们却总是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得那么详细。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同学们变得“温顺”了,不敢表现自己了。班上仿佛平静了,可我知道,那平静下面却暗流涌动。我是在束缚孩子们啊!
今天看来,“班级卧底”实在是对师生的一种伤害啊!
对当事人的伤害。我曾问过被我指派“卧底”的同学:你愿意这样做吗?他愣了好半天才回答我,而且是勉强地点了一下头。开始似乎还非常顺利,然而,有一次我把几个放学后去网吧上网打游戏的学生揪出来后,其中一位学生竟当着我的面说:“我们班上肯定有您安插的暗线。是谁啊?”虽然他努力使自己语气平和,但我知道,他们要将告密人揪出来。此后,好多天,我见我那“卧底”在课堂上根本没心思听课,遇见我时也是绕道走。我知道,他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还可能面临挨打的危险。后来,我只好让他放弃了这一“任务”。我想,他的这段经历一定会让他刻骨铭心,那伤害就如烙印一样刻在他心上。前几天,我收到了刚毕业的一位学生通过QQ对我的印象评价:毫无地球知识的地球人。这位同学爱上网打游戏,我也是通过派卧底知道的,并旁敲侧击地教育过他好多次。我知道,他虽然没有明说(毫无教育常识的教育人),但我知道,我曾深深地伤害了他。
对其他学生的伤害。在学生中间安插卧底,起初他们可能还蒙在鼓里,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因为他们也会思考,也会推测老师是怎么知道的,自然会想到老师安插眼线。如此一来,会让他们互相猜忌,整天疑神疑鬼,必定影响和同学间的关系,甚至还会贻误学习。不但如此,他们更会从心底里怨恨老师,也会渐渐地疏远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就成为了泡影,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学业难成。
对班主任的伤害。班主任安插卧底,表面看能轻松地获取学生方面的信息,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而实际却滋长了班主任的惰性,使班主任懒于去探索育人艺术,懒于走近学生,懒于与学生交流。再则,有时可能由于卧底的偏听偏信,造成教师获取的信息失真,对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进而降低了自己的威信,以至于班级管理举步维艰。长此以往,班主任就会在这样的管理中沉沦下去,甚至贻误一代人。
停止安插班级卧底吧,还孩子们一个自由的天地,孩子们需要在一个没有阴霾的天空下成长。我想,全国著名班主任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他们的成功,绝对不是靠什么班级卧底来实现的。最近参加“知行中国”班主任远程培训后,我才知道,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不断探索育人艺术,关注每一个细节,实实在在地走近学生,与他们同欢乐,担忧愁。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真诚地和他们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现实状况、内心需要,然后循着他们成长的需求去引导。同时,班主任更要锤炼自身素养,倾注爱心、真心、恒心,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引领他们,让他们健康和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