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知质量评价的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术性研究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i_w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随着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被纳入重点签约对象,家庭医生在提升老年慢性病人群的疾病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缺少对其服务提供的技术性评价研究.目的 研究农村家庭医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的签约服务技术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7月,采用典型抽样与分层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江苏南部、中部、北部农村地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基本信息、签约服务质量评价、健康行为等内容的问卷调查,本文主要分析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术质量感知情况.结果 1728例签约患者中,316例(18.29%)的技术性维度总体感知评分较低.技术性维度3个条目(诊疗技术水平、用药服务、控制疾病发展)评分较低者分别占比17.19%(297例)、13.31%(230例)、10.82%(18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所在地区、性别、慢性病用药方案主要来源、是否会首选在家庭医生处看小病是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术性感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医生诊疗技术有较大提升空间;女性、苏南地区患者、慢性病用药方案主要来源于村级的患者、一定会在家庭医生处看小病的患者感知评分更高.建议以提升苏中、苏北地区技术水平为优先,以提高家庭医生诊疗技术为重点,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签约服务模式、加强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全面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术水平.
其他文献
背景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心室重构所引起的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是不仅与动脉硬化有关,还与左心室重构有着密切联系的临
背景频繁就诊不仅造成社区医疗资源不合理应用,而且增加全科医生的工作负担。目的了解北京市月坛社区高血压患者频繁就诊现状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完整门诊就诊记录的43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状态、文化程度、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疾病情况(体质指数、合并其他慢
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改善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及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我国总体签约率及签约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但仍缺乏系统全面的连续性服务研究、跟踪、采集。目的调查了解农村签约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连续性服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7月,结合典型抽样方法与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苏中、苏南、苏北地区三个典型县(区)抽取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家庭医生签
中国儿童医疗保健需求激增,儿童疾病预防需求增长,保障有特殊医疗健康需求儿童的困难性突出,而美国社区全科儿科的发展有效解决了儿童基本医疗保健难点.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国
背景 厘清就医疾病谱特征有助于合理分流患者,推动不同类型医院的优质发展.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上海市崇明区儿童就医疾病谱,旨在掌握崇明区儿童就医疾病的构成特征和各级医
背景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加之目前老年人口疾病负担加重,现代家庭养老能力弱化,养老机构供需不平衡,在目前的养老现状下,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已成为大
背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常见的引起重症监护室内患者死亡的疾病,机械通气是维持患者生命的主要支持手段.通气策略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目前通过食管压指导呼气末正压
背景 家庭医生制度作为较新型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内容和服务范围在社区医生的基础上明显增加,使得近年来家庭医生团队的离职现象严重.国内外研究证明,职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异常聚集的恶性血液病,骨质损害是其定义性临床症状之一,因此骨质评价显得尤其重要。由于脂肪组织是骨髓的重要组成成分,且异常骨髓微环境在MM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骨髓脂肪含量在MM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目前采用磁共振Dixon技术测量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百分比(FF)变化,其对于MM疾病演变和早期新诊断MM(NDMM)起到关键性作用。目的探究磁共振两点T1加
背景 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家庭医生团队“过劳”现象屡屡出现,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家庭医生团队的职业倦怠感可能会提高隐性缺勤水平,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