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路理论》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ffv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电路理论》传统面授教学普遍存在理论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主体突出不明显和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立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模式和考评机制多方面对《电路理论》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早就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在地方院校,大学语文课堂如何发挥课程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如何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良性载体,如何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枢纽,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拟从大学语文的特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三个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与探析,从而促进地方院校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我校小学教育科学专业的教学情况实际出发,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史》这门通识课程的特点,探求培养科学素养和学习本课程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总结了在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近年来,环保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了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建筑装饰行业正迎来新的机遇和转型,为了更好地对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求,建筑装饰行业不只需要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等方面做到创新,同时更应大力推行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人才,而技工院校专业教学改革也要满足建筑装饰行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探讨了校企合作在推动产业与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接装配式装修,对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实践,构建产教融合的技工院校课程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说课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本文以外科护理《乳腺癌病人的护理》为例,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展示信息化教学的说课设计.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价值取向决定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以秘书实务课程为载体,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从秘书实务课程中挖掘精神内涵,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全过程,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统计学正逐渐成为全国各高等院校中炙手可热的专业.为应对就业市场上大量的人才需求,同时匹配统计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地位,不少高校已经单独成立了统计学院.然而,在统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上,由于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无法满足新时代市场对于复合型统计学人才的需求.本论文将从课程建设体系的角度,介绍目前国内高校在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作者自身长期从事统计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经验,提出
在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学(双语)》在明确课程定位及课程思政总体和具体目标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理论与实际结合观察国际经济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国际视野以及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五个方面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并设计出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法.
课程思政不是教学中具体的课程,而是将育人的观念与策略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去吸收,即能达到育人的效果而且能使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本文探索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水利工程施工课程中,也可以说是水利工程施工课程中添加思政的元素,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课程,引入到课程的每个环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学习到专业的测量知识而且还能体会到核心价值关意义所在.
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广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设计与制作微课时,需要广大教师坚持以学习者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选择相对完整的微课内容,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精选适合用视频媒体表达的内容,巧妙地融入课程思政,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适当地使用网络和多媒体工具,尽可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强化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思想政治化更具特殊意义.从环境设计的专业背景和社会需求出发,结合《城市规划》的课程内容,深入挖掘蕴含在知识点中的哲学思想和思政元素,提出了《城市规划》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凝练出课程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主动改变思政授课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立体化教学平台三方面提出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