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让课堂华丽转身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l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在这十年中,也经历了几次课堂教学改革,也没少到别的省市或旗县区学习,学完以后总感觉不是我想要的课堂。每次备课拿着《教师用书》参考教学建议死记硬背教学过程,背导语,为了准备一堂课被折磨的筋疲力尽。有时自己觉得设计得非常完美了,可以在课堂上尽情展示了,课堂上学生们却不配合,只有几个语文功底好的学生在支撑,这还少不了老师的大肆表扬、鼓励,才出现的效果。其余该不听的还是不听、该不回答的还是不回答,个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一节课下来老师声嘶力竭,学生却一无所获,该完成的目标还是没有落实。这样的语文课不但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就连精心准备的自己都感觉到很尴尬。这和我预料的完全不一样呀!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后果呢?
  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让学生理解的这个词语他们不懂?是不是让学生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有点难了?是不是他们并不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时间长了,班里的学生也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现象,所以自己算了一笔账:一篇精讲课文第一节课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会写生字。第二课时把课文读懂,读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有时一节课不能完成还要再加一节。第三节课做一做练习来巩固文章的内容。一篇课文要三课时或四课时才能完成,可是在检测的时候,有的孩子对学过的字词或段落依然很陌生,这个词或段落在哪篇文章里出现竟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一堂课40分钟学生们收获了多少?一个学期他们又有多少收获?如果把每节课讲的时间都去掉,把三节课学一课的时间全用来阅读、背诵,那么一个学期学生就能背诵32篇课文,一年就能背诵64篇,那么小学六年下来就能背诵384篇文章。积累了这么多,在写作的时候也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程度了吧?
  恰逢此时,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区全面推进,领导们搭建主题学习的平台,老师们积极地投入到实验中去,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地阅读。领导们的超前意识把老师们提前带入了一个读书人的世界,也让我这个对课堂教学有想法的老师走出了困惑。当我又有幸听了很多种语文主题学习课型后,老师们在课堂上也改变了以前那種深挖细嚼、面面俱道的讲解。教给学生们的是学习方法,学生们用学到的方法去大量的读书。用李希贵的话来说:语文是学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不要教得太多,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自由阅读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现在,我校构建的“主题引领,单元推进”九模块教学模式使教学变得简单,学生变得轻松,课堂变得高效。
  1.学生们的转变。课堂上,孩子们不是心不在焉,无所事事,学生们更多的时间是在自由阅读,自由享受,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老师们的转变。 课堂上,繁琐的讲析少了,精讲点拨多了;深挖文本的少了,引导感悟的多了;老师包办的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多了……“语文主题学习”扫除了以往普遍存在的满堂讲、满堂问、耗时多、效益低的课堂顽疾,它“使课堂变得轻松,使语文变得简单,使教学变得高效”。
  3.学校更是积极给学生们创建读书的氛围
  首先,在二三四楼大厅设立读书吧,学生们每到课间都能去借阅,读书吧的书要定期更新,保证学生能看到更多的书。学生对读书更是如饥似渴,下课的铃声刚响,他们就跑到楼厅的“读书吧”争着抢着去借书。那种读书的欲望不是老师附加的,而是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看到他们如此高的读书热情,我想到那句“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则是生命。学生亦是如此,“从外部打破是压力,从内部打破则是动力。”这样扩大了学生们的读书量,让学生们有书可读,学生们能在书海里尽情地遨游。
  其次,与市图书馆联系,建立了赤峰市图书馆松山三小分馆,每三个月更新一次图书,读书课时学生们能到阅览室去读书,这样又扩大了学生们的读书面。
  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受到浓浓的熏陶,学生们读书的热情也因此高涨。由此让我想到了谢冕写的《读书人是幸福人》,文中写道: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民俗。
  “语文主题学习”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从小就让他们拥有一个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世界,从小就让他们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我校张晶老师在主题学习实验研究群里说:“同志们,向主题学习大步迈进吧!教师、学生都会彻底改变。”
  教研室郝老师说:“主题学习的课堂上很干净,学生们学习很轻松,这是理想的状态。”
  “语文主题学习”让我们的老师从以前的课堂上解脱出来去读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我们的校园传遍了朗朗的读书声,我发自内心的说:“语文主题学习真好!”
其他文献
文章从转变工程教育观念、调握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几方面阐述了化学化:Jj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和成果。
近年来,为了满足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研发团队将目光投向了全新的非易失性存储技术。阻变随机存储器(RRAM)是最具有前景的新型的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NVR
化工项目环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某些特殊大气污染物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不知如何确定的难题,本文总结和探讨了四种应时方法.以供广大化工及环保从业人员参考和借鉴。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riin,ICA)联合左旋多巴(L-3,4-Dihydroxyphenylalanine,L-DOPA)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
对国内柴油稳定性研究和稳定剂开发状况进行了概述,针对国内柴油组分特点和质量状况,合成了具有抗氧稳定效果的含氮化合物,与其它功能组分配伍形成稳定剂配方,经过产品放大、
文章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某厂芳烃车间塔14-C-54、14-C-51进行流程模拟计算,核算塔底再沸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二十一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究竟怎样才能改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运用社会各方面力量,使农业生产单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克服自身条件弊端、获得规模化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