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励志小丫”如何变成“拼命三娘”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li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个农村小丫到一名优秀国防生,从一个懵懂少年到省“三好学生”,再到“校长奖章”获得者,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中不断奋进,书写了一个共和国女国防生的“士兵突击”新形象。她就是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生赵丹。
  直面人生逆境
  故事还得从赵丹坎坷的身世开始。她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与爸爸妈妈一家五口生活幸福而温馨。可造化弄人,2000年的夏天,一场残酷无情的车祸夺走她父亲,这个原本经济条件就捉襟见肘的家庭,在失去“顶梁柱”后,可谓贫痛交加。
  面对困境时,亲朋的冷漠与躲避,内心的伤痛加上生活的压力与重任,整日以泪洗面的妈妈在爸爸去世不到三个月就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支离破碎的家庭、无依无靠的窘境让三个孩子感到迷茫。
  进入大学后,赵丹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杂志校园代理、超市促销、礼品派发等兼职,经常一个人迎着风顶着雨骑自行车出去代课,很多同学劝她说期末复习紧张,学习上压力大,少做兼职。虽然她自己也感觉很辛苦,但一想到这将是下学期的学费,她笑着对同学说:“没关系的,做兼职就当是学习累时的娱乐和休息。”两年来,她靠着做兼职和奖学金,支付了大学所有费用。
  又做姐姐又做妈
  弟弟6岁时仍是个懵懂的孩子,赵丹带着弟弟一路走下去,每天早上带他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然后做饭给弟弟吃,姐弟情深难以想象,这种心酸但很温暖的日子持续到了她上高中。弟弟长大了。为了不给她增添负担,弟弟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不顾赵丹的阻拦,踏上了打工挣钱的道路,希望给家庭减轻负担。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出去打工40多天的弟弟就出事了,脊柱粉碎性骨折,伤及神经,很可能瘫痪。她日夜守在弟弟病床边,鼓励他坚持下去。庆幸的是手术很成功,她瞬间觉得很幸运,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手术后弟弟在康复医院疗养,她来不及考虑自己的学习,一直在南京和上海之间来回奔忙。
  接着,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弟弟所在公司付了十万块钱用来手术,但之后的几十万住院费用公司却迟迟不肯拿出,以致弟弟停药,她心急如焚,而此时又恰逢学校期末考试。顶着巨大压力,她不停地去弟弟所在公司找领导。赵丹在网上找到了各种关于工伤的资料,咨询了学校、社会上的律师,日夜拼命地学习工伤相关法律知识,几乎不睡觉,她只求可以早点把药给弟弟用上。通过种种法律学习和咨询、找当地的劳动事务所、去公司大小领导办公室和他们协谈,同时先向亲朋好友借钱给弟弟看病。两个多月后,弟弟所在的公司终于被其感动答应继续支持治疗,并支付了赔偿金。
  巾帼不让须眉
  经历了种种磨难,赵丹实现了“凤凰涅槃”。2010年6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生。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国防生,赵丹认为正是印证了那句老歌的填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成为国防生之后,这个“励志小丫”又转身成为绿色方阵的“拼命三娘”。当同龄人还在梦乡的时候,她已经喊上了“一二三四”的口号在校操场跑步;当同龄人向父母撒娇时,她却早已扛上了家庭的重担;当同龄人暑假在家玩着电脑吹着空调时,她却在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的炮兵学院参加国防生暑期基地化训练,与12名战友享受着那每人仅有的1/2的扇叶。
  在南理工两年多来,赵丹积极参加学校无偿献血、到化纤新村支教、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志愿当解说员等活动,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用热情帮助他人,感恩社会!从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从预备党员进步到中共党员,并获得2010-2011学年党校培训“优秀学员”称号,一路走来,赵丹“士兵突击”的纪录不断被自己刷新。近日,她经过重重选拔,还成功入选2013年亚洲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志愿者。
  “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而是含泪奔跑的人!”这是采访即将结束时,赵丹对自己奋斗经历的精辟总结。她对笔者说,困难绝不是赢得怜悯的借口,更不会成为自卑的原因,面对困境,挺直腰杆,一切便迎刃而解。
  风起正是扬帆时,这个共和国的“准军官”,用军人坚毅与昂扬的飒爽姿态书写着自己的青春诗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其他文献
一个新兵营,住了俩阿木,大家只好分大小。生活中,大阿木对小阿木关爱有加,别人见了,直夸“哥俩好”。  “阿木!”“到!”“到!”在成都军区某师直属队新兵营,有人喊一声“阿木”,总能听到两声响亮的“到”。不是因为这个阿木说话结巴,而是这里确实有两个阿木:新兵翁姑阿木和他的班长马海阿木。巧的是,两个阿木,同是彝族“90后”,又都来自四川大凉山——他俩故事开始的地方。  去年8月,大凉山地区突降百年罕见
期刊
有人说他是飞行员思想上的“领航员”,有人赞叹他是永远站在幕后的无名“金头盔”。空军航空兵某团“霹雳中队”飞行一大队飞行员谈及这位不上天的教导员蔡皓,总是亲切称呼为“书记”,信服之情溢于言表。  绝不能让飞行员带着思想疑惑升空  春节收假第一天,三湘大地乍暖还寒,记者跟随蔡皓参加了飞行员组织的社会热点辨析讨论。当谈到空军飞行员的时代价值时,讨论一下热闹起来。  “一样跑道,两种待遇……”“不如趁早‘
期刊
将军名片:刘强,1955年1月出生,陕西咸阳人。1972年12月入伍,研究生学历。历任战士、指导员、宣传股长、侦察处长、军务处长,解放军艺术学院训练部副部长、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政治委员。先后6次荣立三等功。  要问我最得意于什么,那就是“执著”二字。  1955年1月,我出生在陕西渭北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共8人,我排行老三。  在这一块并不富裕的土地上,祖辈们日
期刊
惹眼的山东话  2013年央视春晚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落下帷幕,然而一如往年,关于春晚热热闹闹的讨论才刚刚拉开序幕。蛇年春晚“接地气”,尽管春晚“钉子户”相继离场,但大量新人的闪亮登台、创下历史纪录的语言类节目时长、席琳·迪翁与宋祖英的跨界合作、郭德纲的春晚首秀、新晋“腹黑女王”蔡明的华丽转身……细数下来,在央视春晚风评日下的这些年里,这届春晚颇有些绝地反击的意味。每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里,总有那么
期刊
亲爱的战友,当全社会对幸福的讨论热度走高,当许多人嗟叹自己的人生充满坎坷,当我们把幸福指标定义得无比宏大神圣的时候,你是否能想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亲人朋友,行走在死亡边缘,奉献着青春热血,铸就着和平丰碑,自始至终都无怨无悔。他们是和平年代离战火离危险最近的人——战斗在黎以边境“蓝线”上的60名中国维和扫雷兵。人们不禁要问:他们幸福吗?请跟记者一起感受维和硝烟,听听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诉求。  
期刊
他是“80后”国防生,也是同学口中的“工科男”,来到部队却成了最爱拧扳手的基层连长,想要知道他的故事,下面就请看——  “连长,连长,电话……”连队通信员苗锋锋在维修工间大喊,嘴里在嘟囔,“这到哪去啦,怎么不见人,是不是又修着什么东西正起劲呢。” “什么事,谁打过来的。”右手还握着把梅花扳手的连长在喊。  这位连长名叫常小卫,兰州理工大学2001年的国防生,数学应用专业,十足的“工科男”,还是个“
期刊
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修理大厅内一丝风都没有。在这大厅内,第二炮兵某旅修理工张勇在车上爬上钻下,忙着为装备“把脉问诊”,汗水油污搅在一起渐渐地把衣服都浸透了。  说起张勇,该旅官兵无人不晓。地方汽车修理厂以15万年薪聘请他担任修理组组长,他不为所动,婉言拒绝了地方老板的好意,继续在部队做一名普通的修理工。这就是张勇,一个把岗位当战位的四级军士长。  张勇爱岗敬业的精神让官兵们佩服,更令人叫绝的是他
期刊
“培养人才,能不能实现弯道超车?”经过党委的研究,我们按照“没有一个闲人,缺了谁都一样干”的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出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人物名片:傅朝阳,安徽六安人,1969年8月出生,1986年8月入伍,1990年6月入党,研究生学历,空军上校军衔。历任学员、助理员、参谋、副处长,现任南空某军械仓库主任,荣立三等功3次。  2007年4月,我到仓库上任,椅子还没坐热,问题就找上了门。我们仓库库存
期刊
作为一名军人父亲,说起女儿,我的内心总是感到有一些愧疚,尽管我和妻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了女儿关爱。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句话: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天堂;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地狱。我把女儿送到美国,缘于我对她的爱。今年除夕,女儿身在美国,我对女儿的思念如大海涨潮一般漫过心头。  “上飞机了”、“到纽约了”,女儿每一条短信都牵扯着我和妻的心。我们像天空中飘飞的风筝,绳
期刊
都说“女人不只一面”,但很少有人能像空军装备部政治部干事邓棋泉的爱人——“80后”军嫂卢坤洁这样在人生中做到面面俱到。  放弃,为了爱人的使命  以往繁忙不再,公司静悄悄的,没有员工们穿梭的身影,也没有此起彼伏的电话声。  卢坤洁一个人坐在熟悉的办公椅上,默默地环顾着办公室里每一件物品,眼中透着浓浓的不舍。从今天开始,这家公司就再也不属于她了,白手起家时的艰辛,仿佛就在昨天,如今却要在开始盈利时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