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钹院士:活跃在人工智能最前沿的耄耋老人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现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还是 CCF 会士、2014 CCF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已至耄耋之年的张钹院士,拥有至高荣誉无数。
  而在中国人工智能如火如荼地发展的大背景中,张钹院士作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奠基人之一,见证并经历了中国人工智能从一清二白到日益繁荣的历史,因而也更能看清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从而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更科学的建议,这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而言,极具引领价值和借鉴意义。
  国家需求决定科研方向
  1935年,在福建省福清县,张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张纲为清朝贡生,担任过福清县农会会长,并创办了小学,父亲张瑞樵也是投身教育事业的爱国人士。1953年,张钹参加全国高考,以数理化三门满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就读于电机系电机与电气制造专业。1956年,中国制定了“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重点开展原子弹、核武器和火箭的研制。国家要求清华大学增设新专业,以培养专业人才与师资力量。学校决定从当时的电机系三年级学生中,挑选出优秀的学生组成新的年级,于是张钹进入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学习。1958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该专业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从此,清华大学成为他事业的舞台。
  张钹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科学家,但最后却在组织的安排下留校任教。尽管与他原来的理想与志向有所出入,但他积极面对,努力适应。新的专业与张钹想象中不同,当时的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刚刚筹建,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既缺乏资料,又没有设备,主要靠向苏联专家学习,听专家的课、由专家指导毕业设计等。由于课程内容涉及军事应用,保密要求高,上课需要听课证,下课后还要把大家的笔记本全都留下来,学习受到很大的限制。尽管条件不好,但张钹还是学有所成。
  1959年2月,张钹刚刚参加工作半年,教研组就安排他给四年级的学生开设飞行器自动控制的课。这门课的课程内容他并不熟悉,且课堂容量有100多名学生,仅有的知识也是几个月前刚刚从苏联专家那里学来的,听课的学生只比他低一两个年级,他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艰巨的任务,张钹选择迎难而上,第一次站在清华大学的讲台上就获得了学生们由衷的热爱。
  以清华为阵地,谱写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新篇章
  1978 年之际,在清华大学“专业归队”的号召下,刚经历原自动控制系转型为计算机系的张钹院士等一批教师,通过向国外高校学习,最终确定将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作为其教研组新的专业方向,中国由此开启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篇章。
  在确定方向后,教研组开展专业建设和教研工作的思路之一同样是向国外高校“取经”。据张钹院士回忆,当时正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习的他,还特意将伊利诺伊大学使用的教材和相关材料全部复印并寄回国内,“跨国”辅助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起步之初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教研工作。比如说清华大学后来开设的一门叫作“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的课程,就是根据他寄回来的材料开设的。
  在张钹院士等一众老一辈教师们为中国人工智能事业所做出的努力下,早期以清华大学为主要阵地的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开始屡结硕果:
  1983 年,张钹院士等人的论文在国际人工智能大会(IJCAI)发表,打破了没有中国学者的论文在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的局面;
  1985 年,张钹院士等人创建了国内首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并引进了国内第一台机器人 PUMA560,开启了中国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之路;
  1990 年,张钹院士和其他老师一起又在该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备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再上了一个台阶。
  发展至今,中国人工智能遍地开花,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张钹院士等一众中国人工智能奠基人的耕耘和铺垫。
  2019年6月,张钹院士从中国人工智能当下热火朝天的发展态势下看到了中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迫切性,牵头成立了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并亲自出任首任院长。
  从中国人工智能的白手起家阶段到如今呈日益繁荣之势,张钹院士为中国人工智能事业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依旧在延续。
  功成名就,学术科研与教育事业齐头并进
  抛开为中国人工智能事业一马当先的使命感,对于张钹院士而言,他还有两个非常纯粹的角色:计算机科学家和教育家。
  作为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一直以扎实的基础理论为学术研究特色的张钹院士,非常重视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以及这些理论在模式识别、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其基于这些研究方向的学术产出也非常之高——共发表 200 余篇论文和 5 部专著,与此同时,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学术贡献,具体包括:
  在人工智能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问题分层求解的熵空间理论,通过代数的方法,系统地解决了不同层次求解空间的问题表达、复杂性分析、不同层次空间之间信息、算子及推理机制等的相互转换关系;进一步提出了统计启发式搜索算法,基于拓扑的空间规划方法以及基于关系矩阵的时间规划算法等,极大降低了计算复杂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人工智能网络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典型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该网络各项性能的定量结果;对当前神经网络模拟人类智能的能力及其局限性,提出了理论论据,并提出了一组新的学习机制,有效地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性能。
  作为一位教育家,张钹院士自 1959 年走上清华大学教师岗位后,便一直为教育事业耕耘至今,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对于教育,张钹院士一直秉承着严谨而诚恳的态度,他曾公开提及自己的教学之道:对于每一堂课、每一次报告,甚至会议上的发言,他都会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让听众有所收获,并且还需要坚持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上,不断向周围老师和学生学习,这样才有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人师表。
  1994 年當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 年德国汉堡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名誉博士以及获得 2014 CCF 终身成就奖等诸多重量级荣誉,都是张钹院士为学术科研以及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而获得的来自国内外的嘉奖。
  耄耋之年,依旧活跃在人工智能的最前沿
  已经 80多岁高龄的张钹院士,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然而,年龄在他身上,实实在在证明了“只是一个数字”的道理。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他亲自当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下面又先后成立了8个研究中心,他必亲自出席现场,致辞揭牌。
  除了关注人工智能在学术界的进展,张钹院士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身体力行,在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深醒科技担任首席科学家,站在学界和业界的最前沿,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问题展开更深入的探索。
  不仅如此,无论是在国际人工智能学术会议上,还是在国内一些人工智能相关的会议和活动上,都不乏张钹院士演讲的身影。随着中国老一辈人工智能研究者基本上都早已退到人工智能研究的后方,张钹院士始终坚持站在演讲台上向后辈研究者传达自己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观点和见解,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57年执教生涯、61载清华岁月、培养近70名博士研究生、80岁高龄,作为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奠基人,张钹促成了实验室的诞生,引领了实验室的发展,见证了实验室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四月摘自《科学大观园》2019年第20期)
其他文献
在自动扶梯发明之前,人们要向高处移动,只能依靠楼梯和垂直电梯。但是,爬楼梯需要耐力和体力,垂直电梯的运送人数受到严格限制。自动扶梯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自动扶梯改变了我们的购物环境,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空间感,改变了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从概念到产品  1859年,美国人内森·艾姆斯最早提出自动扶梯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他称之为“旋转楼梯”)。他的专利描述了环绕3个机械轮子
期刊
几十年前,我和几个朋友打算把一个破败的地方装修成一个时尚的图像设计室。  然而,即将被装修成镶木的地板中央,却躺着一个丑陋不堪的黑色保险箱。箱子大约有6英尺长,3英尺宽,3英尺高。很明显,在开始装修之前,我们得先将这個发锈的丑箱子搬出去。  我们7个人将这个保险箱团团围住,算好时间,同心协力,完美发挥,全神贯注,要将保险箱抬起来。我们几个人搬得目眦尽裂,筋骨扭曲,指节泛白,搬得哼哼唧唧的,但保险箱
期刊
朦朦胧胧中,不知有多少回,我徘徊在一排四层楼房的街头巷尾,仿佛楼上有我牵挂的人,有我牵挂的事。似乎年老的父母就在里面,却怎么也想不起他们的电话号码。  2019年夏天徐枫邀请我去台北参加电影《滚滚红尘》修复版的首映礼。有一天晚上,朋友说第二天要去看房地产,对看房地产我没什么兴趣,只随口问了一句去哪儿看。一听说永康街,我眼睛即刻发亮,要求一起去。朋友听说我也住过永康街,看完房地产,他体贴地提议陪我去
期刊
三流演员出场,一定弹眼落睛,做足表情,耸肩挥臂,声嘶力竭,努力演出,唯恐观众不明白他的意思。  二流演员比较含蓄,挥洒自如,像某导演吩咐的:“不要像做戏,不要多余动作,不要太多表情”,他如此做了,但他给观众一种感觉:他是演员,他会收工,稍后就回家去。  一流演员,据说是这样的:当年伊利亚·卡赞寻找《伊甸园之东》里卡尔一角,詹姆斯·迪恩去試戏,表演完毕,导演问助手:“如何?”女助手声音颤抖:“导演,
期刊
一位拳击手跟我讲了他第一次登上擂台的故事。  那是第一次实际对战,他并不清楚自己的战术在实际比赛中是否奏效。虽然自己很想取胜,但是说不定会被对方直接打倒在地,所以觉得自己的身体就像不在擂台上一样,心中充满不安。他说,把站在擂台上發呆的自己拉回现实中的,是使劲扇了他几记耳光的拳击馆馆长。  “在比赛之前发什么呆?是不是害怕失败?是不是因为不知道对方的拳头到底多疼而害怕?我第一次比赛的时候也是这样。从
期刊
【内容简介】  新手医生阿图满怀抱负进入梦想中的白色巨塔,他将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试炼?硬着头皮第一次拿起手术刀的他,将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变故?在错误切开病人气管的时候,他如何面对这危险的局面?在“成功是常态,失败就是一条人命”的职业生涯中,在每一个或温暖或惊悚的病例故事背后,都是生与死的殊死较量。  《医生的修炼: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一书精选了14个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医生所面对的世界的不
期刊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成年国民人均每天阅读纸质图书的时间为19.69分钟,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较往年均有所减少。  屏读(即数字化阅读)动摇纸读的统治地位,既是大势所趋,也令不少人忧心忡忡。从脑科学的角
期刊
①  小时候,妈妈帮我洗澡时告诉我,要懂得感恩:感谢头发,保护我的脑袋;感谢左手和右手,帮我拿我想拿的东西;感谢左脚和右脚,让我去我想去的地方;然后,感谢心脏一直跳动着,没有休息,虽然平时不会注意到,但都是靠着心脏不休息一直跳动着,我才能活着。  直到现在,我都会在洗澡的时候,跟自己说一声“谢谢”。  ②  以前,朋友说我是“马鹿(笨蛋)”的时候,我很难过。姐姐说:“你知道‘马鹿’这个词怎么写吗?
期刊
大家知道,人在一帆风顺、称心如意的时候,会产生过分的骄气,因而不知道力量往哪儿使。比如初生牛犊的大学生,就有一种习惯,在假期成群结队下乡旅游,肆无忌惮地开玩笑,往往闹出一些事情来。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年轻人的生活乐趣把他们聚集起来,结合在一起。虽然出身和家境、思想和修养各不相同,但所有的人都愉快地交往,互相促进。他们常常选我入伙,如果我承担的责任比他们中的任何人都重,他们还奉献给我一个“恶作剧大师
期刊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仅有119个字,却成为千年来的传世经典,跟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样,都是中国文学传播史上的奇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