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蚜虫病的防治对策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rencewa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可危害大豆的嫩茎、叶和幼荚。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而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茎叶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减少,从而影响大豆产量。大豆蚜虫危害盛期在6月底、7月初。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容易使蚜虫大量发生,越干旱危害越重。
  1 形态特征
  有翅孤雌胎生蚜,体长卵形,黄色或黄绿色。体长0.96~1.52毫米。体侧有显著的乳状突起,额瘤不显著;复眼暗红色。喙较长,超过中足基节。触角6节,约与体等长,灰黑色。腹管圆筒形,黑色:基部比端部粗两倍,具瓦片状轮纹。尾片黑色,圆锥形,中部略缢,生有2~4对长毛。
  无翅孤雌胎生蚜,体长椭圆形,黄色或黄绿色,体长0.95~1.29毫米。体侧的乳状突起、额瘤、复眼和喙的特征均与有翅蚜相同。触角长度短于体长,第五节末端及第六节基部和鞭部相接处各有1个原生感觉孔,第六节鞭状部长度约为基部的2~3倍。腹管黑色,圆筒形,基部稍宽,具瓦片纹。尾部圆锥形,中部缢缩,有3~4对长毛。
  2 生活史
  春季4月间平均气温约达10℃时,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无翅胎生雌蚜,以后均孤雌胎生),取食鼠李芽,繁殖1~2代。5月中下旬大豆苗出土后产生有翅胎生蚜,迁飞至豆田,为害大豆幼苗。在豆田繁殖10余代,气候适宜时,5天即能发育成熟。6月末至7月初是田间大豆蚜始盛期,7月中下旬为盛期,可引起大豆减产;7月末开始,因气候和营养等原因,大豆植株上出现体色淡黄的小型蚜,种群向植株下方移动,蚜量开始消退。8月末至9月初为大豆蚜繁殖后期,产生有翅型性母蚜迁飞至越冬寄主鼠李上,并胎生无翅雌蚜,另一部分在大豆上胎生有翅型雄蚜,迁飞至越冬寄主,雌蚜与雄蚜交配后,寻找适当部位产卵并以卵越冬。
  3 发生规律
  东北大豆产区大豆蚜一年中大致有4次迁飞及扩散,使大豆上的蚜量出现不同的消长变化。一般年份在越冬寄主上的越冬卵量较少,春季在越冬寄主上仅繁殖1~2代,第一次迁飞到豆田的蚜量不多,造成大豆苗的寄生率一般为1%~3%,早期田间常呈点状发生。第二次既有鼠李上向大豆田的迁飞,也有在大豆田内迁飞,约在6月下旬,为扩散蔓延阶段,有蚜株率上升,发生较为普遍,但虫口密度尚不大。第三次是在7月中旬,正值大豆开花期,田间蚜量分布迅速扩散,单株蚜量剧增,如条件适宜,易出现严重为害。盛发期约有50%~80%的蚜量群集在植株的生长点和幼嫩顶叶上。第四次迁飞在9月份,由豆田飞回越冬寄主。在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影响大豆蚜数量变动有两个阶段,一是4月下旬到5月中旬,如雨水充足,鼠李生长旺盛,则大豆蚜繁殖量大,向大豆田迁飞量大,反之则豆田发生轻;另一阶段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大豆蚜发生始盛期,若旬平均气温达20℃~24℃,旬平均相对湿度在78%以下,则有利于蚜量的增长,湿度高或雨量大则对种群数量有抑制作用。7月下旬一般雨量大,高温多湿,蚜量较低。
  4 防治对策
  4.1 清除杂草,保护天敌:结合田间管理清除田边、沟渠及田间杂草,以减少虫源。尽量选用选择指数高的杀虫剂,或改变施药方法,以有利于保护天敌。
  4.2 苗期预防:4%铁灭克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播种时沟施,用量均为30千克/公顷(不要与大豆种子接触),可防治苗期蚜虫,对大豆苗期的某些害虫和地下害虫也有一定防效。也可在苗期用35%伏杀磷乳油喷雾,用药量为2千克/公顷,对大豆蚜控制效果显著而不伤天敌。
  4.3 其他生育期防治:根据虫情调查,在卷叶前施药。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在蚜虫高峰前始花期均匀喷雾,喷药量为300千克/公顷,15%唑蚜威乳油2000倍液喷雾,喷药量150千克/公顷;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喷药量300千克/公顷;1%~3%蜡蚧轮枝菌素溶液喷雾。
  4.4 生物防治法:
  (1)利用赤眼蜂灭卵:于成虫产卵盛期放蜂1次,每公顷放蜂量30万~45万头,可降低虫食率43%左右。如增加放蜂次数,尚能提高防治效果。
  (2)利用白僵菌防治脱荚越冬幼虫:室外小区试验可提高幼虫寄生率,降低羽化率约50%~70%。大田试验可提高幼虫寄生率30%~36%,降低羽化率50%~70%。可于幼虫脱荚之前,每公顷用25千克白僵菌粉,每千克菌粉加细土或草灰9千克,均匀撒在豆田垄台上,落地幼虫接触白僵菌孢子,以后遇适合温湿度条件时便发病致死。
其他文献
各类防水剂在中密度纤维板中的应用主要是为提高中密度纤维板的防水性能,增强其尺寸稳定性,提高板材整体质量,在制板过程中往往要加入一定量的防水剂。这是目前国内最常使用
一、基本情况桦川县悦来灌区是我省较大的电力提水灌区,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基本完成渠首工程和干、支灌溉渠系。灌溉设计流量26.7秒立方米,扬程14.5米,渠首枢纽工程由引
我国科技创新企业遵循“一切为农”的经营理念。秉持创新的精神、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历时三年的研发和多达上千次的实验,最近推出一种新一代绿色种植灭虫器。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具备科技领先水平,全球首创,引领生态安全灭虫新时代!该机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可改变农业一百多年以来使用农药杀灭害虫的历史,其出发点就是减少农药使用量,利用机械和电子的相关原理,以达到控制农作物害虫的目的,从而从源头解决了食品的
随着混凝土箱梁结构在桥梁设计中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该桥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已出现了许多裂缝,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资料,总结了混凝土箱梁裂缝产生的原因。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产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是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径级木材产
根据齐齐哈尔市1951~1990年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与人体舒适度指数有关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基本气象要素,利用哈尔滨市人体舒适度气候等级评价标准进行拓展,结合黑龙江省人体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属世界性病害。我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产幅度一般在10--30%,发病特别重的地块可达至颗粒不收。随着我县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稻瘟病的发病率也随着增加,特别是近两年来稻瘟病在我县的发病面积越来越大,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如何防治稻瘟病是保证水稻生产的关键一环,应充分引起重视。    1 稻瘟病的症状    稻瘟病对水稻的一生都可能造成危害。由于
向日葵菌核病是我市向日葵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严重时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设施农业在我县的农业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产出来的各类新鲜蔬菜,不仅满足本县人民日常生活的需求,而且还销往毗邻的哈市,大庆等周边市县。由于大棚特定的生长坏境,使各类病害不断发生和蔓延。其中,黄瓜霜霉病发病迅速、扩展快、为害重,在很短的时间内可造成几乎整株叶片枯死,每年都给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的防治黄瓜霜霉病,保证蔬菜生产安全,始终是大棚蔬菜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危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