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退”、“进”提法之差异和后果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分别对苏联与中国的经济恢复、政治稳定及振兴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但令人惊讶的是列宁与邓小平对各自经济改革所定基调截然不同。前者为“退却”,后者为“前进”。研究这一差异、原因及后果,总结其中经验与教训,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之成熟与发展尤有必要。
其他文献
驻华外国记者是一个特殊的传播群体,身处中国、报道中国,却又立足本国、服务本国。他们是中国信息经筛选后流向国外的第一道“滤网”。与我国媒体对外报道相比,他们的报道更直接地迎合并影响着国外各界人士对中国的关注与认知,参与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间接左右着中国的国际关系发展。截至2012年1月,共有58个国家的421家新闻机构向中国派出常驻记者,人数突破700名。①这一数字无论相对于中国人口,还是中国记者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举行的一次党代会。还是进入“微博”时代后迎来的第一个党代会。回顾这次党代会的对外报道,我们在通过提升报道力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方面做了如下几点探索。  第一,从大会议程中挖掘新闻,深入解读十八大中的六次重要会议,向海外“解码”中共党代会进程。  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国内外已经发表数十次重要的对外演讲,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除了在我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以外,总书记的演讲遍及亚洲、欧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主要国家,以及二十国集团、欧洲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其受众范围广泛,既有各国领导人、国会议员,也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外加中国加入WTO,中国成为最吸引外商投资的目的国.吸引外资,需要投资环境的综合治理.其中法制环境的改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该从宏观
近年来,中国文物收藏热席卷全国,并蔓延到海外。日前全英华人收藏家协会在伦敦成立,协会名誉会长单声博士认为,收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收藏有很多技巧和难度、知识和故事。这股收藏热既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国人文化意识改变,重新认识传统的文化现象。《收藏》作为《今日中国》杂志文化栏目的一个板块,3年前将收藏热作为一个文化现象连续报道,旨在透过收藏这一视角向境内外读
所谓接受屏幕,原为计算机术语,指的是只有通过一定的程序编码输入之后才能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现所要输出的结果,后来被传播学借用,其意义主要是传播者所要传播的信息必须要经过一定过滤才能抵达受传者那里,受传者已有的教育、文化、语言以及历史知识等形成了一个综合信息过滤系统,这个信息接受前的过滤被称之为“接受屏幕”。  事实上,中国文学在欧美世界的传播史,就是欧美学术界按照西方文化价值观解释、评价中国文学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