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二代病例首诊胸部DR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临床指南汇编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a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新冠肺炎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管理平台"新冠肺炎影像专题库"中确诊为COVID-19的北京本地病人首诊影像学资料,纳入首诊同时具备胸部CT及DR检查的病人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2~80岁,平均(51.2±15.1)岁。CT与DR检查间隔时间1~53 h,平均间隔(25.4±22.8) h。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DR对COVID-19的诊断能力。采用McNemar’s检验比较2种检查的诊断结果,并采用Bland-Altman检验或Kappa检验分析2种检查方法对病灶数量、位置分布、形态等特征判断的一致性。

结果

20例COVID-19病人中,CT共检出19例病人(107个病灶),DR检出17例(54个病灶)。CT对病人检出率为95%,DR为85%,2种检查的诊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种检查对病灶特征的分析显示,对双侧病变、肺野分布、弥漫性分布及形态的诊断一致性较好(均κ>0.6)。对于多发病灶(≥5个),DR与CT对病灶数量判断一致性不佳。2例病人DR判断为阴性,病灶均为单发磨玻璃密度影,最长径分别为0.8 cm(≤1 cm)、1.9 cm(1~3 cm)。

结论

结合流行病史,胸部DR能够识别COVID-19病人。DR不易识别单发的小磨玻璃密度病灶,对多发病灶数量判断欠佳,及时行胸部CT检查可增加诊断信息。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综合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及职业行为能力的基础上,确立基于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职业行为能力 课程体系构建    一、前言  在现代制造业快速发
干燥综合征(SS)是因异常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造成腺体及小管周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引起患者的组织炎症和破坏性病变,表现为口、眼干燥及其他多脏器损害。其病
摘 要: 网络的产生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如何保障网络应用中的安全问题,特别是网络中信息的安全,是网络管理者必须正视的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从管理者的角度对当前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就解决对策作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管理 问题与对策    谈到“安全管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网络安全”。其实安全管理不仅仅只是网络安全,
摘 要: 记忆方法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记忆方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出发,深刻分析在服装专业理论学习中讲究记忆方法的原因,重点归纳了讲究记忆方法的几种措施,并详细列举专业学习中几种记忆方法的运用,旨在说明在职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讲究记忆方法。  关键词: 服装专业 理论学习 记忆方法    无论哪门知识,都离不开“记忆”的巩固,服装专业的理论学习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
目的了解Hippo信号通路主要组成分子在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模型大鼠胎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该通路与CDH肺发育不良的关系。方法应用除草醚建立CDH大鼠模型,选取模型组中单纯左侧膈疝的胎鼠左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印迹法和RT-PCR分别检测肺组织中Lats1、Taz和Yap(pYap)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胎鼠的左肺组织进行比较。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系统对外固定支架结合夹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进行对比,收集相关数据并加以统计分析,探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胆道闭锁是婴幼儿常见的肝内外胆管进行性、闭塞性病变,常迅速引起肝硬化。如何改善BA患儿预后,延长自体肝生存时间,一直是小儿外科医师努力的重要方向。胆道闭锁患儿形成肝内胆管囊肿是影响自体肝长期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被认为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本文综述了有关肝内胆管囊肿的分类,发病机制,预后及治疗进展方面的文献,希望能够对阐明胆道闭锁肝内胆管囊肿形成的机制及提高治疗效果带来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