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预防对策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en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森林病虫害一直是我国破坏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制约因素,最近几年间,河南地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给当地的森林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的损伤,因此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对河南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发生原因 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109-01
  每年因为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十几亿人民币,病虫害对森林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在过去治理病虫害时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总是在虫害集中爆发之后才采取措施,这种被动防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最终导致病虫害集中爆发,严重影响到了森林的经济效益,新时期我们需要对森林病虫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问题制定出预防措施,切实提高森林病虫还预防的有效性。
  一、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首先,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其次,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最后,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2.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
  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
  3.协调化防与生防的矛盾
  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泡桐根颈打孔注药内吸防治大袋蛾;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4.加强检疫检查执法力度
  首先,对本辖区范围内所有的松林进行严格封锁,不准调运;其次,加强检疫检查。国内外贸易交往日趋频繁,危险性病虫害传入的机率越来越大。为了杜绝危险性病虫害人为传入,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检查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或个人及厂矿,木材制品生产企业、建设工地、邮政、电力公司、发电厂(站),电视发射台及调入的松材制品、包装箱、机械设备、衬托、木质托架、电缆线圆盘、花卉、苗木等按监测办法进行严格的检疫检查,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发现问题或可疑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5.加强森防检疫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检疫防范能力
  危险性病虫害的防范工作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把森防检疫机构和队伍建设做为加强危险性病虫害除治与预防工作的首要任务抓好,确保森防检疫机构的稳定,充实和加强森防检疫专业技术力量和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要落实森防检疫站检疫人员编制,保证危险性病虫害的监测、防范与除治工作有人做。森防检疫站按照建设“标准站”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实验室、标本室、药械库等配套科室。多方筹集资金,争取购置一部检疫专用车。通过加强森防检疫队伍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各项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防范危险性病虫害的能力。
  结语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重治不重防。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注意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来源,协调各生物间关系,提高树木抗性,是实施森林病虫害由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爽,沈隽,江淑敏. 不同外部环境因素下胶合板VOC的释放特性[J]. 林业科学. 2013(01)
  [2]高秀芹,顾春雷,赵利群,王源,侯兴琼. 紫斑牡丹越冬防寒技术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 2010(04)
  [3]李滨胜,王源,顾春雷,韩曦,张林琳. 花鼠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大量繁殖成因与防治[J]. 山西林业科技. 2010(04)
  [4]王玉林,周欲飞,胡丽敏,韩建富,宋长仁. 东北红豆杉栽培技术[J]. 防护林科技. 2010(04)
  [5]何伟杰,于文东.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有关问题的探讨[J]. 林业科技情报. 2010(03)
  [6]华泽君,何伟杰,李巍巍,刘钊. 采伐对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探讨技术问题[J]. 科技资讯. 2010(06)
其他文献
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针对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我们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组
马铃薯由于被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病害称病毒病害。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在块茎中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
庆阳市为了全面加快集体林权制度综合改革,激发广大林农及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挖掘宜林荒山潜力,全面提升林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出台《关于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培育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062-0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普及,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另外,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的问题。农产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关注最基本的产于天然土壤中的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呢?在这里,主要结合凌
通过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究以及生产上的实践,不断推进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篇文章从多个方面对生态农业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国内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
从耦合模理论和传输矩阵方法出发,介绍了一种设计复杂光纤光栅的有效的简单方法。该方法只考虑光栅内部的一级反射,发现滤波器的反射谱和FBG的耦合函数间存在近似的傅里叶变
针对目前国内外热点研究的大口径空间相机,分析了其较之普通口径相机在辐射定标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和难点。在FY-2C星红外水汽波段实验室辐射定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
为了提高图像无缝拼接效果,对现有平滑算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方向对比度的中缝平滑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基于统计参数的预处理,使得图像整体亮度趋于一致,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对于分解后的图像提出采用一种基于改进的小波方向对比度的规则进行平滑处理。文中还通过几种图像客观评价标准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两图像灰度相差较大时也能够取得较好的平滑效果,
为了解决灰度图像配准中由于目标函数容易陷入局部极值而造成的误匹配问题,使参数随图像的NMI计算和多分辨率级数进行自适应调整,采用基于小波变换多分辨率策略,形成多尺度匹配模型,并将粒子群算法(PSO)作为添加算子,提出了以图像归一化互信息(NMI)作为相似性测度的混合遗传算法,对CT与MRI图像进行了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遗传算法早熟收敛问题,有效地克服信息函数的局部极值,实现图像的自动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关心的焦点,也是农村工作的重点,更直接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