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文本内容创生的奥秘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需要独具慧眼,在从静态的教材向动态的“学材”的转化中,寻找到适合的言语生长点和能力发展点,可以尝试依据教材特点,来创生文本内容,尽量把理解和表达无痕对接,在理解中表达,在表达中理解,追求内容与形式创生的“一箭双雕”,从而实现内容理解和形式学习的互动与共生。
  关键词:文本内容;创生;文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12
  作者简介:许丽碧(1980—),女,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教师,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一、在扣句创生中获得语用规律
  在语文教材编撰尚无根本改变的状况下,依据教材特点,创生文本内容,是语用教学经常使用的重要策略。而扣句创生已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最常见的训练形式。这里的创生,既可以是结构形式上的,又可以是修辞运用上的,也可以是语言色彩上的,还可以是表述角度上的。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生更多指向于语言结构与表达效果的两者结合,通过句式创生,深入领会文本内容,丰富语言体验,积累语用经验,提升言语表达力。
  例如,《找骆驼》这个故事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文章开头并未着急讲明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特点的,而是十分详细地描述骆驼的特点。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对话时,应着重关注文中的第3~7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像其他段落一样出现人物加提示语,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到随着对话的推进,商人急于了解到真相的心情愈加急切。作者为了切合文意,有时可以省掉人物加提示语,以增加当时的语势与语境。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再次发现,这样的句式适用于对话内容较为简短的句子,相机进行迁移训练,让学生在练中感受与提升。
  二、在想象品味中丰富文学意蕴
  文学意蕴,即文章的含义和内涵,是说此种文学形式给读者带来的一些超越文字本身的东西,可以是境界也可以是感悟。语文教学不可把文学意蕴视为某种抽象、简单的概念,而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想象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淀,通过想象将文本的语言与学生的已有经历联系起来,激活文本的灵性,对意蕴进行深层次的品味,使意蕴显得可触可感。以《渔歌子》这一教学实录为例:
  师:多动听!好的诗词就像一首歌!还是一幅画!所以,我们读诗词,还要“历历在目”地读!(板书:历历在目)什么叫“历历在目”地读呢?
  生:读着读着,就好像亲眼看到了一样!
  师:那么,我们读了这么多遍,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大家也可以在书上标出来。
  生1:白鹭、西塞山、桃花、流水。
  生2: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师:当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时,会看到更多更美的景象。
  (生闭眼想象)
  师:这么多的景象,这么丰富的色彩!我相信你们一定看到了!来,把你刚才看到的最美的景象,或者听到的最美的声音告诉大家。
  生:我看到了西塞山,它连绵不断、郁郁葱葱。
  生:许多白鹭咕咕地鸣叫着,悠闲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师:我们接着往近处看——
  生:我看到了桃花开得正艳。一阵微风吹来,几片粉紅的花瓣随风飘落到水面。
  生:一条条鳜鱼正在欢快地游动。有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人正钓鱼呢!
  (注意,这“看”的顺序,恰恰是作者“写” 的顺序。画面由远及近地展开,教师对写法的关注与指导竟是暗含在这行云流水般的谈话里了)
  师:而天空中——
  生:风轻轻地吹着,雨轻轻地飘落。
  师:多美啊!我们一起读——
  师:张志和就像一名画家,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烟波垂钓图”。来,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这幅如画一样的词。
  美词美教,意蕴丰富。诗意的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设出一种基于文本的想象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生活,迸发出情感的积淀。这样,教师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词的内容,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到惊人的教学效果。
  三、在语境拓展中“反哺”文本感悟
  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情境,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设计成一个个情境的“场”,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这样走进学生视野的就不是一个个孤立静止的语言符号,而是一组组鲜活的可视可感的画面,召唤着学生去捕捉语言的丰富内涵,于是语言的意义就在学生的心中创生了、内化了。
  例如,《普罗米修斯》重点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承受的残酷惩罚。就是因为“火”,普罗米修斯的生活完全改变了,文中所描绘的两个画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死死地锁”为例,请看如下教学:
  师:那两个惨不忍睹的画面你们找到了吗?圈一圈,画一画,体会文中哪些细节深深地刺痛着你的心。
  生: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师:你在朗读中为什么强调了“死死地”?你想向大家传递什么信息?
  生:他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师:同学们,高加索山海拔5000多米,你听,风声、雨声、还有雷电交加的声音,连飞鸟都难以穿越,更何况是人呢!带上你此刻的感受读读这两句话。
  师:你们的朗读感动了我。请你们展开想象说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都遭受了什么?可以用上老师准备的句式: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普罗米修斯 。
  ……
  师:同学们,这是何等痛苦啊!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你读出了什么?
  生:坚强、勇敢、不屈不挠。
  这样的想象练习,无疑将课文中抽象、概括的语言符号,还原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场景,学生好像亲历高加索山,亲眼看见了普罗米修斯遭受的重重困难,感同身受,英雄的高大形象深深烙印在了心里。学生产生共鸣后,再回归课文朗读,怎能不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呢?
  四、在内容复述中,检验语用水平
  复述本身除了语言训练,更重要的还是记忆课文内容,记忆课文形象,对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理解、表达等有促进作用。小学生特别喜欢边表演边讲故事,就是饶有情趣地创造性复述,它允许学生在尊重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补加若干细节,以增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看着学生们慢慢学会运用标准的普通话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读课文,笔者欣喜之余颇有成就感。
  五、结语
  语用的归宿是迁移运用,故创生是惯常做法。但在阅读教学进行中,教师不问实际脱离课文情境和内容的创生,往往让生发的情感中断,让完整的课文支离破碎。因此,阅读教学进行中的创生,教师应尽量把理解和表达无痕对接,在理解中表达,在表达中理解,追求内容与形式创生的“一箭双雕”,从而实现内容理解和形式学习的互动与共生。
  参考文献:
  [1]肖俊宇.徜徉语文教研[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2]刘仁增.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国家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在高校的建立应充分发挥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基地与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整合,使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达到最优化;在管理模式上采取国家、校级、院系和领
语文是什么?是苍苍的蒹葭,是雄浑的大江,是婉约的小桥流水;还是李白的豪迈,苏轼的旷达,鲁迅的呐喊,安徒生的梦幻.....  它,给我们最美丽的世界,最动人的乐章,最阔大的人生舞台,最纯洁的灵魂。  因为语文的滋润,生命的长径繁华似景、芳香弥漫、乐趣无穷。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体验乐趣,应是语文教师一生的追求。  一、课堂探究乐之源  “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这是美国教育
餐厨废弃物以及餐厨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理已经给人们的日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加上回收企业的利己性行为和选择,都使得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认为在回
海外书法教学如何教,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作者亲历海外教学,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和探索,总结出了相对适用的办法,并进一步付诸实践和运用。用临帖思维带动书法教学,用国内课堂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体现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建设的过程
光纤光栅的应变、温度交叉敏感问题一直是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将现有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归类,从与实际结构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各方案解决应变测量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精神财富,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构建积极向上的个性化班级文化,是现代班级管理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固城第二
作为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事业心,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素质,适应学前教育新形势的发展,不断培养和提升专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飞速,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升高,同时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多,对猪肉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许多农民也开始选择养猪来增添收入。对于农民来说,一些常见疾病会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