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为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来源 :科技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s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 2006年8月18日 19:00 地点: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华夏1厅
  与会人员:陈丁琦博士 南洋科技创业中心主任,营销、战略及创业学教授
   萧永强先生 华璞毅恒资本伙伴有限公司(Hupomone Capital Partners)合伙人兼联合CEO
   傅晓方女士 南洋科技创业中心助理主任
   夏智强先生 南洋科技创业中心助理主任
   曹亚文 《科技创业》杂志记者
   李晓栋 《科技创业》杂志记者
  主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科技创业中心南洋理工大学上海办公室
  
  我们对创业教育的忽视,已经到了让人警醒的时刻。缺乏创业教育环节对创业的引导和规范,会从源头上让投机、浮躁毁掉我们的创业事业,混淆创业的清晰概念,让创业在低水平、高失败率中徘徊。作为世界顶尖大学之一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南洋科技创业中心一直把培养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领袖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在本世纪初便开始了硕士层次的创业与创新教学实践,为新加坡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周边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投资和管理人才。下面我们不妨来听听几位专家对创业与创新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相信我们会获益良多。
  
  风险投资需要理性的创业者
  萧永强:目前中国大陆乃至整个亚洲地区还缺乏完整而规范的融资系统,其中,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融资渠道更是十分狭窄和单一。在中国大陆,我们的创业者往往要依靠私募资金、政策性基金或中小银行贷款起步和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像国外那样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的介入还非常之少,操作起来也十分费力。不过,在国家对创业与创新领域的直接关注和大力提倡的背景下,当前的状况可望也必然会得到改变。华璞毅恒(新加坡投资管理公司)相当看重中国市场,众多投资基金也已经逐步加大对中国大陆企业的投资力度,这些都是中国资本市场冬去春来、寒冰渐消的好迹象。
  环境向好的方向在发展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我们不能趁着天好睡大觉,风险投资永远是一件充满着巨大风险的事业。我认为,在风险投资人的眼里,以下几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说白了,能不能获得风险投资就看这几样。首先,看你有没有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因为领导者直接决定着企业这艘航舰的方向正确与否,他的决策将最终影响到资金的收益率,对于以收益为主要目标的风险投资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其二,看你有没有强而有力的团队。在现代商业社会,团队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它是企业迎风破浪、抗御风险的基础所在。第三,有没有畅通的退出渠道。对于风险投资,不管这个企业成长性有多好,项目有多棒,如果没有退出的可能,一切都没有意义。那么,怎么样的领导者才是好的和有远见的呢?我认为,专业、理性、激情、富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创业者就是风险投资人眼中的天使。我们注重经验的积累,但更看重企业领导人国际化的背景和成熟的战略思想,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士永远受到投资人的青睐。
  投资人的需要当然也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非常希望做到的,但理性和专业决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在中国,企业的创始人如何转变身份,将企业交给真正的管理者运作,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将创始人与管理者一分为二是中小企业走出商海漩涡的最佳办法。转变经营思路、增强透明度这是企业必须做出的改变,在这之后,资金的介入自然是水到渠成。转变思路不仅在管理上,有关分享的概念也很关键,与风险投资共同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成果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胸怀!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觉悟,可以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但理论而系统的培育也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必头破血流,从长者、智者的言传身教中领悟企业成长中的方方面面也是一种获得成长的途径。同样是学费,但代价却相对要小得多,重要的是这里的经验教训均不触及心灵,没有挥之不去的阴影和痛苦。
  
  创业远景营造教育大舞台
  陈丁琦:近年来,创业与创新已经成为现象级的词汇,上至国家政策,下到普通百姓,围绕着创业、创新的命题衍生出众多的内容。支持科技型企业创业,加大科技型企业创业政策的倾斜度,已经成为目前经济政策的重要议题和服务重点。这样的氛围明白无误地传递了这样一个讯息:创业、创新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途,这种机遇属于企业,同样属于已经创业和即将创业的众多业界人士。然而,创业不是儿时可以推倒重来的积木游戏,其失败虽不是世界末日,代价却是颇为高昂。渴望成功的雄心需要科学的知识和必要的准备,要将科学性融入创业、创新的每一环节,所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教育。
  目前中国大陆大约可以提供1100万个工作机会,而待业人口却有4000万,缺口巨大。怎么解决这个3000万的缺口?靠创业。国家大力鼓励创业,原因之一就是由创业所带来的工作机会将有效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以1∶5的比例来计算,600万创业人口就可以消化3000万的闲置劳动力。总之,鼓励创业是有利于中国和谐发展的,这符合国家发展的基本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身创业尤其是科技创新的人越来越多了,与创业、创新相关的诸如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等也风生水起,这都是十分自然的现象,也是好现象。这说明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前景越来越明晰,方式也越来越科学……
  有人要问,为什么要选择科学创业?蛮干行不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以前蛮干或许还行得通,因为大家都在低头耕田,谁能稍微技巧一点就能占据先机,是否科学还不那么重要。可是现在不行,信息时代的莅临已经不允许无知的胜利喜剧再度上演,只有科学的创业才能取得成功。试看当今世界,有哪家跨国企业的领导人是草莽出身?又有哪位科技创业者仍逞匹夫之勇?我们应当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对于国际化的市场和商业模式及各种文化都必须烂熟于心。
  或许有人会讲,我们不明白这些东西也一样能获得成功。是的,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怎样才能赢得更轻松,赢得更稳妥,赢得更漂亮!培根告诉我们“知识就是力量”,邓小平同志也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至今日,这些观念已经为世人认可,要发展靠的就是知识和科技,可是知识和科技从何而来?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创业与创新教育带来了什么
  傅晓方:很高兴各位能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参加这次座谈。我们知道,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一个会议,提出了“创业教育”这样一个概念,指出人的一生应当有三本“护照”:第一本是“学术护照”,也就是文凭;第二本是“职业护照”,像做软件的会去考取诸如微软这样的资格证书;第三本就是“创业护照”,指的是一个人在没有受雇的情况下独立生存、发展的能力和资质。
  多年来,“创业教育”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只有一些非常零星的培训,与创业大潮的客观需求很不对称。有人提到管理学和MBA,的确这都是培养管理人才的专门教育,但是创业学有它自己的特点。这里我想到了刚才萧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创业家思维的方式和能力是和CEO是不一样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不一样呢?我认为,主要是他们所完成的任务不同。创业者和CEO的角色的不同,创业者应具有更高的素质,因为他是企业方向的掌舵人,而CEO主要是要在一个好的企业运营机制中做好自己的工作。CEO的角色是职业经理人,侧重于调整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整合公司的资源,绩效是关注的重点。而创业家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把一些小小的点子(创意)变成实实在在的企业,带领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上市。企业是个生命周期,企业家在创业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与成熟期的大型企业是不一样的,这包括创业灵感的生成,创业机会识别,如何将灵感转化成公司,如何集聚创业资源(钱/人/市场),创业型企业在起步期和成长期的管理(小而精、小而全、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小搏大、不同时期的资金运用和资本运作等等),退出的问题等。创业学要解决的就是创业家的成长问题,创业者在不同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创业教育要攻克的。这一次,我们将创业与创新硕士中文课程留学项目带到中国,要解决的也是上述问题。我们希望能实现“迎来创业者,送走企业家”的愿望,帮助中国的创业者走上科学创业的道路。谢谢!
  萧永强:讲了这么多,我们一直都在讲投资,讲钱,那么是不是说企业只要找到了钱就万事大吉了?回答是:不。因为“Good investor is more than just money”,企业需要合适的投资者,这不仅仅是资本或钱的问题。我所在的“华璞毅恒”非常在乎即将注资的企业现有的团队和管理状况。我们不仅要获得回报,还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带中国中小企业走向世界;将新加坡公司引入中国市场。帮助我们注资的企业获得真正的成长是华璞毅恒的投资和服务宗旨。投资者会选择适合的企业,企业同样也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投资者。怎样才能找到好的投资人?靠眼光,靠头脑,靠学习。我们的创业者和领导人习惯按经验办事,可是经验有时是靠不住的,量化的操作和科学的评估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要学着相信科学,科学地创业,科学地运营,科学地发展!
其他文献
邓中翰一年之内两次敲响闭市钟  中星微电子董事局主席邓中翰在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27日下午四点应邀在纳斯达克闭市仪式上敲响了闭市钟,这是邓中翰不到一年时间内第二次敲响纳斯达克的闭市钟。2005年11月15日,他作为中国第一家芯片涉及企业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并敲响闭市钟。    商业周刊评选2006中国品牌20强   8月28日,《商业周刊》和Interbrand联合评出了2006年“中国品牌2
期刊
曾有人说,互联网造就了一批年轻的创业者,因为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需要宏厚的资金储备,最重要的是“想法”。在当今最热门的Web2.0网络概念中,一股新生力量正在摩拳擦掌,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波热潮中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他们也许是窄众的,但却拥有黏性很大的特定用户;他们也许等着大的网站去收购,但也不用追加资金却活得滋润;他们也许没有独特的技术却打着Web2.0的旗号受到瞩目。  在
期刊
2006年10月17日上午,在鞭炮与锣鼓声中,随着苏州市副市长徐南平、同济大学副校长陈小龙、吴中区区长俞杏楠同时按下奠基揭幕的水晶球按钮,宣告由同济大学与苏州博思堂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总投资4.5亿元、占地91亩的创意产业专业孵化器——博济科技园(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基地)在苏州城西全面启动。会场来自苏州市府相关领导、同济大学专家教授、江浙沪企业界的代表200余人顿时掌声如雷,彩带飞舞
期刊
西西里是意大利国土上踢起的那个“皮球”,在那个洋溢慵懒海风的岛屿上,人们由于习惯了自由随性,常常被卡在十字路口中间,哭笑不得。西西里僵局就是一个形容这种局面的生动漫画:4辆车因为交通灯的失误,同时到达十字路口,每辆车前进的方向都被另一辆车堵着,每个人都宁可付出更大的代价,也不愿做出次要选择——退后一步。  冲突究竟是什么?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由阡陌交通的小路而来,和“西西里僵局”正好暗合。我们通常以
期刊
用50000元去创业,能够选择的项目开始增多,这是一种幸运,但在幸运的同时也很苦恼。因为乱花渐欲迷人眼?就像开业指导专家张至铭说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我们本期看看,这些创业者是怎样为“立”而“豫”的呢?  《创业——属于强者的行为二?》依然向我们讲述了三个平凡的创业者故事,他们看上去都很普通。以50000元左右的资本金,经过他们的经营,都有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膨胀。为什么?也许当你听完他们的故
期刊
主编推荐:争鸣这篇《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12个误区》,读来让人震撼和感动。梳理得如此清晰,叙述得如此坦诚,归纳得如此系统,理性中蕴含着澎湃的热情,冷峻中洋溢着对孵化器事业的执著和专注。现如今,诉诸文字,我们已习惯四平八稳,私下谈论才口齿生风观点犀利,原因大家心知肚明。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事业正处历史性发展机遇,从硬到软,回归内涵,强化服务,提升功能已形成共识,真做,做到,做好,却远非说说这么简单
期刊
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语出《孟子·公孙丑下》)战争如此,商海亦是如此。创业环境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甚至是一个决定成败的根本问题,在融资环境、舆论环境、投资环境等创业环境相对完善的城市里创业,创业者的成功机率更大。选择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无异于走上了一条最接近成功的路!  “
期刊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些如何激发创业潜能的看法。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9年,连3年都不到。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这说明再过5年,95%的创业者都将面临着失败。我创办火速已经8年,前两次都失败了,我这里想结合我的一些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在座各位创业的朋友,如果再过5年,还有30%~40%的朋友还在创业,我就觉得我的讲座有价值了。    创业过程需要哪些最基本的准备 
期刊
用自己的双手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题记    公司简介:宁波市科技园区易泰电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销售。公司与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共同建立了“易泰-宁大3S技术信息产业化中心”,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共同建立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易泰信息工程研究所”。    人生如戏,王冰说他要用全部的精力来演绎好人生每一阶段的角色。创业对他来说曾是个新名词,在还不能完全理解其意义
期刊
作为上海非正规就业发展1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举办,上海市开业指导服务中心、上海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承办的“东方讲坛·开业生涯”系列讲座暨现场咨询服务活动在天山路1800号6号楼大厅拉开了帷幕。    1996年,上海从国际劳工组织引进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并把它打造成上海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