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常伴发颅颌面发育异常,以不同程度的颅面骨骼、眼、面部软组织的发育不良为主,常见半侧颅面短小症和Treacher-Collins综合征.半侧颅面短小症下颌骨畸形突出,累及同侧上颌骨、颧骨、眼和软组织时可造成面部偏斜畸形,部分存在上呼吸道形态和功能异常,Treacher-Collins综合征面中部突出,眶颧发育不良,下颌后缩,颅颌面发育异常不仅造成患者外观毁损,相应器官的功能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影像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小耳畸形患者的颅颌面结构的了解,但目前仍不清楚颅颌面发育异常的病理机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七科,北京,10014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常伴发颅颌面发育异常,以不同程度的颅面骨骼、眼、面部软组织的发育不良为主,常见半侧颅面短小症和Treacher-Collins综合征.半侧颅面短小症下颌骨畸形突出,累及同侧上颌骨、颧骨、眼和软组织时可造成面部偏斜畸形,部分存在上呼吸道形态和功能异常,Treacher-Collins综合征面中部突出,眶颧发育不良,下颌后缩,颅颌面发育异常不仅造成患者外观毁损,相应器官的功能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影像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小耳畸形患者的颅颌面结构的了解,但目前仍不清楚颅颌面发育异常的病理机制,现通过研究和分析文献,综述小耳畸形患者颅颌面发育异常特点的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川渝地区汉族成年人颞区各层软组织厚度随性别、年龄变化的规律,为颞区凹陷及颞区年轻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影像科头颅MRI资料600例(男、女各300例),测量不同横断面颞区各点软组织厚度,比较颞区软组织厚度随性别及年龄变化的差异.结果 青年组:女性在三个横断面颞区全层软组织厚度、颞肌外组织厚度均大于男性(P0.05),其余各年龄段川渝地区汉族成年人颞区各测量软组织厚度均随着年龄增加均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川渝地区汉族成人中,男性及女性颞区软组织厚度均随年龄增加
目的 探讨滚轮微针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改善面部光老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6例符合标准的受试者两侧面部配对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胶原蛋白敷料治疗,治疗组采用滚轮微针联合胶原蛋白敷料.共治疗3个疗程,每次间隔2周.结果 GAIS评分结果显示:在纹理、毛孔、皱纹改善评价中,治疗组改善率分别为94.4%、94.4%、97.4%,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83.3%、77.8%、83.3%.治疗结束后,两侧面部VISIA检测结果中的毛孔、纹理分值较前显著改善,且两侧差值对比明显(P<0.05).结论 滚轮微针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技术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收治的91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患侧治疗组(30例)、健侧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健侧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健侧下颌舌骨肌大脑皮质代表区rTMS治疗,患侧治疗组在
1概述rn通过面部埋植锯齿线及平滑线的技术来治疗因衰老而导致皮肤老化、皮下浅层脂肪及SMAS筋膜松弛下垂,国内外已有20余年的医疗美容基础研究及大量临床实践[1].面部埋植线技术可通过锯齿勾拽产生的机械提拉作用及组织对线材产生的反应如黏连、胶原蛋白增生、新生血管形成等,使面部产生有效紧致提升的治疗效果[2,3].国外大宗前瞻性临床研究表明,对于以锐针穿刺、通过锥体与组织固定的线材埋置技术,单次治疗维持时间接近2年,埋线同时联合容量填充,可使年轻化治疗效果明显增强[4].而且,慢吸收线材的满意度有随时间推移
目的 评价氨甲环酸联合1064nm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黄褐斑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氨甲环酸联合1064nm调Q激光治疗,对照组予氨甲环酸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4次后,治愈7例(14.58%),显效18例(37.5%),好转19例(39.58%),无效4例(8.33%),有效率为52.08%,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1064nm调Q激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