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系统的设计是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关键,合理的系统设计既要满足使用功能又要满足节能要求,结合建筑的特点、地区的具体情况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
【关键词】节能减排;给排水节能设计;节能意识
1.节能设计的意义
“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国道,交通事故节节高。”近期,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影响,公众也开始重点关注节能减排。
对给排水来说,节能不仅是节水,还要节电、节煤、节气等,改善设计系统的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重视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对节能减排将有积极的意义。
2.节能设计的措施
2.1控制超压出流
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大于流出水头,其流量就大于额定流量,超出额定流量的那部分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由于其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因此可称为“隐形”水量浪费。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节水课题组”1998~1999年对多类型11栋建筑,67个配水点先后安装口径15mm的螺旋升降式水龙头和陶瓷阀芯水龙头实测统计:以水龙头半开时出流量0.2L/s为额定值,则超压出流率前者为54%,后者为24%。陶瓷阀芯水龙头若以0.16L/s为半开时的额定值,超压出流率仍有52%。可见,若设计不当,虽然节水龙头有减压节流的效果,但仍不能彻底解决超压出流问题。实测口径15mm的两种水龙头半开时的出水量,分别达0.42L/s和0.21L/s,则理论无效用水量分别为0.22L/s和0.05L/s,由此累计的水龙头超压出流量,将是天文数字。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而0.20~0.30MPa是卫生器具的最佳使用水压,对比规范,大部分仍会超压,设计人员应对此充分考虑,例如配水点处静压大于0.15MPa时采取减压措施,以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2.2开发中水系统
将污废水处理后再次利用,既减少污水外排量、减轻城市排水系统负荷,又可以有效的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这种将污废水回收,经过集中处理,再输送利用的系统称为中水工程。据资料表明,采用中水回用系统后居住区用水量将节省30~40%,同时排放量减少35~50%。
各地在建筑物和建筑小区总体规划时,应包括污废水、雨水的综合利用和中水系统的建设,应综合技术、管理、投资等多方面因素来利用污废水资源,尤其是缺水地区。沐浴排水、盥洗废水和冷却排水,被统称为优质杂排水,具有有机物浓度和悬浮物浓度都低,水质好,处理容易,处理费用低,应优先选用。此外雨水也可作为中水水源或其补充,但应采取前期雨水剔除的措施。
2.3选用可再生能源
雾霾肆虐的当下,应尽可能选择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制备热水,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在中国,国家总能耗的25~30%是家庭热水能耗,若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节能减排将带来显著效果。
中国大部地区地处北纬40°以北,日照时间较长,太阳能丰富,应尽量把太阳能作为节能设计的首选,为克服天气的影响,宜附设电热或其他热源的辅助加热设备。地热能在世界上应用广泛,地源热泵机组也是当前最为节能的、可靠的、简便的热水设备,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升温、降温、去除有害物质、选用合适管材,保证地热水的安全合理利用。
2.4完善热水循环系统
集中热水近年来得到广泛发展,热水循环系统的质量也越来越受重视。然而我国热水供应系统的水量浪费仍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开启配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通常要放掉一定量的冷水后,热水温度才能达到使用要求,这部分流失的未产生使用效益的冷水,是谓无效冷水。
影响无效冷水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热水循环方式的选择。《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5.2.10条规定,热水供应系统应保证干管和立管中的热水循环,要求随时取得不低于规定温度的热水的建筑物,应保证支管中的热水循环,或有保证支管中热水温度的措施。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循环方式。
2.5合理选用变频调速水泵
高层建筑通常采用水池水泵水箱联合的供水方式,将市政水直接送入水池或水箱中,原有压力清零,再从零重新加压供水至各楼层。而变频设备串连在供水管线上,完全利用原市政压力,根据水量需要自动调节电机转速,水量需求大时电机转速大,需求小时转速小,避免电机频繁启动,防止电能浪费。同时省去了水池、水箱,减少了设备用房面积和结构荷载;避免供水的中间环节,减少二次污染;无需清洁冲洗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
有调查显示,采用变频调速水泵比传统供水设备节省电耗10~40%。如今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日臻完善,具有显著的节电效果和运行可靠等优点,变频调速水泵并辅以气压水罐,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3.节能技术的推广
3.1合理选用管材管件
管材选择适当与否对给排水工程相当重要,应当推广使用优质管材以节省能源并保护人们的健康。镀锌钢管已被定为淘汰产品,取而代之的新型给水管道,如PP-R管、PE管、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等,耐腐蚀、防止水质二次污染、价格便宜,在节水的同时,也节约材料和能源。铜管和不锈钢管虽然造价较高,但使用年限长,还可用于热水系统。UPVC管、柔性接口机制铸铁管,被列为排水管材首批推广产品,而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室内,排水管应选择而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阀门也是给排水工程中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其类型的选用也直接影响用水的效果。
3.2推廣节水型卫浴用品
陶瓷阀芯节水龙头和普通水龙头在全开状态下,前者的出流量约为后者的1/3~1/2,即同压力下,节水龙头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大部分在20~30%之间。且在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另外目前,中国居民生活用水的30~40%是便器冲洗用水,如果以≤6L的两挡冲洗阀门系统小容积水箱大便器,代替现在普遍使用的≥9 L大便器,节水的效果将是显而易见的。 可见,推广节水卫浴用品,并用以提高广大市民的节水意识,利于提高节水效率。
3.3推广真空节水技术
建筑内用真空排水系统类似于飞机上的真空便器,由带真空切断阀的洁具,真空管、真空罐、真空泵、排水管和冲洗阀等组成。用真空泵抽吸,使系统内保持-0.035~-0.06MPa的负压,真空切断阀打开后,在外界大气压和管内负压作用下,污废水和冲洗水被迅速带走(气水比例约为20~30/1),进入到收集容器内,再由污水泵排进排水管,达到节约用水、排走污浊空气的效果。
4.结语
以上仅是给排水节能设计的部分途径,作为给排水设计人员,应关注节能设计中存在的巨大潜能,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学习,具备与时俱进的独立思维,探索出更加有效的给排水节能技术,而不仅仅是拿来主义。同时还要意识到,节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经济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节能的经济性需要通过一定时期的运行来得以体现。
雾霾或许只是一种短暂的天气污染现象,但节能减排是未来社会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任重而道远。节能最关键的不是建筑节能技术,而是人们节能的意识。
【关键词】节能减排;给排水节能设计;节能意识
1.节能设计的意义
“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国道,交通事故节节高。”近期,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影响,公众也开始重点关注节能减排。
对给排水来说,节能不仅是节水,还要节电、节煤、节气等,改善设计系统的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重视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对节能减排将有积极的意义。
2.节能设计的措施
2.1控制超压出流
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大于流出水头,其流量就大于额定流量,超出额定流量的那部分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由于其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因此可称为“隐形”水量浪费。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节水课题组”1998~1999年对多类型11栋建筑,67个配水点先后安装口径15mm的螺旋升降式水龙头和陶瓷阀芯水龙头实测统计:以水龙头半开时出流量0.2L/s为额定值,则超压出流率前者为54%,后者为24%。陶瓷阀芯水龙头若以0.16L/s为半开时的额定值,超压出流率仍有52%。可见,若设计不当,虽然节水龙头有减压节流的效果,但仍不能彻底解决超压出流问题。实测口径15mm的两种水龙头半开时的出水量,分别达0.42L/s和0.21L/s,则理论无效用水量分别为0.22L/s和0.05L/s,由此累计的水龙头超压出流量,将是天文数字。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而0.20~0.30MPa是卫生器具的最佳使用水压,对比规范,大部分仍会超压,设计人员应对此充分考虑,例如配水点处静压大于0.15MPa时采取减压措施,以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2.2开发中水系统
将污废水处理后再次利用,既减少污水外排量、减轻城市排水系统负荷,又可以有效的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这种将污废水回收,经过集中处理,再输送利用的系统称为中水工程。据资料表明,采用中水回用系统后居住区用水量将节省30~40%,同时排放量减少35~50%。
各地在建筑物和建筑小区总体规划时,应包括污废水、雨水的综合利用和中水系统的建设,应综合技术、管理、投资等多方面因素来利用污废水资源,尤其是缺水地区。沐浴排水、盥洗废水和冷却排水,被统称为优质杂排水,具有有机物浓度和悬浮物浓度都低,水质好,处理容易,处理费用低,应优先选用。此外雨水也可作为中水水源或其补充,但应采取前期雨水剔除的措施。
2.3选用可再生能源
雾霾肆虐的当下,应尽可能选择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制备热水,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在中国,国家总能耗的25~30%是家庭热水能耗,若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节能减排将带来显著效果。
中国大部地区地处北纬40°以北,日照时间较长,太阳能丰富,应尽量把太阳能作为节能设计的首选,为克服天气的影响,宜附设电热或其他热源的辅助加热设备。地热能在世界上应用广泛,地源热泵机组也是当前最为节能的、可靠的、简便的热水设备,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升温、降温、去除有害物质、选用合适管材,保证地热水的安全合理利用。
2.4完善热水循环系统
集中热水近年来得到广泛发展,热水循环系统的质量也越来越受重视。然而我国热水供应系统的水量浪费仍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开启配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通常要放掉一定量的冷水后,热水温度才能达到使用要求,这部分流失的未产生使用效益的冷水,是谓无效冷水。
影响无效冷水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热水循环方式的选择。《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5.2.10条规定,热水供应系统应保证干管和立管中的热水循环,要求随时取得不低于规定温度的热水的建筑物,应保证支管中的热水循环,或有保证支管中热水温度的措施。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循环方式。
2.5合理选用变频调速水泵
高层建筑通常采用水池水泵水箱联合的供水方式,将市政水直接送入水池或水箱中,原有压力清零,再从零重新加压供水至各楼层。而变频设备串连在供水管线上,完全利用原市政压力,根据水量需要自动调节电机转速,水量需求大时电机转速大,需求小时转速小,避免电机频繁启动,防止电能浪费。同时省去了水池、水箱,减少了设备用房面积和结构荷载;避免供水的中间环节,减少二次污染;无需清洁冲洗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
有调查显示,采用变频调速水泵比传统供水设备节省电耗10~40%。如今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日臻完善,具有显著的节电效果和运行可靠等优点,变频调速水泵并辅以气压水罐,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3.节能技术的推广
3.1合理选用管材管件
管材选择适当与否对给排水工程相当重要,应当推广使用优质管材以节省能源并保护人们的健康。镀锌钢管已被定为淘汰产品,取而代之的新型给水管道,如PP-R管、PE管、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等,耐腐蚀、防止水质二次污染、价格便宜,在节水的同时,也节约材料和能源。铜管和不锈钢管虽然造价较高,但使用年限长,还可用于热水系统。UPVC管、柔性接口机制铸铁管,被列为排水管材首批推广产品,而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室内,排水管应选择而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阀门也是给排水工程中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其类型的选用也直接影响用水的效果。
3.2推廣节水型卫浴用品
陶瓷阀芯节水龙头和普通水龙头在全开状态下,前者的出流量约为后者的1/3~1/2,即同压力下,节水龙头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大部分在20~30%之间。且在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另外目前,中国居民生活用水的30~40%是便器冲洗用水,如果以≤6L的两挡冲洗阀门系统小容积水箱大便器,代替现在普遍使用的≥9 L大便器,节水的效果将是显而易见的。 可见,推广节水卫浴用品,并用以提高广大市民的节水意识,利于提高节水效率。
3.3推广真空节水技术
建筑内用真空排水系统类似于飞机上的真空便器,由带真空切断阀的洁具,真空管、真空罐、真空泵、排水管和冲洗阀等组成。用真空泵抽吸,使系统内保持-0.035~-0.06MPa的负压,真空切断阀打开后,在外界大气压和管内负压作用下,污废水和冲洗水被迅速带走(气水比例约为20~30/1),进入到收集容器内,再由污水泵排进排水管,达到节约用水、排走污浊空气的效果。
4.结语
以上仅是给排水节能设计的部分途径,作为给排水设计人员,应关注节能设计中存在的巨大潜能,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学习,具备与时俱进的独立思维,探索出更加有效的给排水节能技术,而不仅仅是拿来主义。同时还要意识到,节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经济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节能的经济性需要通过一定时期的运行来得以体现。
雾霾或许只是一种短暂的天气污染现象,但节能减排是未来社会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任重而道远。节能最关键的不是建筑节能技术,而是人们节能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