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黑穗病菌和赤腐病菌双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来源 :中国糖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der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针对甘蔗黑穗病菌与赤腐病菌单个病菌检测体系已相继建立,但是仍然未见两个病原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在本研究中,根据黑穗病菌交配型b E基因、甘蔗赤腐病菌特异性SCAR片段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在二者单一PCR检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可同时检测黑穗病菌和赤腐病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建立的双重PCR检测体系可从黑穗病菌与赤腐病菌样品中分别扩增出320 bp和442 bp的特异条带。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对混合模板黑穗病菌与赤腐病菌的最低检测水平量均为0.1ng。
其他文献
在2008年至2018年的10年时间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瑞丽育种站以大茎野生种57NG208为核心创新种质,先后与含割手密、斑茅、热带种等野生种质血缘的甘蔗亲本进行远缘
脯氨酸在植物适应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脯氨酸合成酶(Proline synthetase)是脯氨酸合成代谢的关键酶,深入研究编码该酶的基因,对了解逆境下脯氨酸积累的分子机理、提高其抗
Grassy Tiller1(GT1)属于植物HD-Zip I亚家族转录因子,通过抑制侧芽萌动和侧枝伸长调控植物分蘖性状。本研究使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甘蔗品种ROC22中克隆出甘蔗GT1同源基因Sc
云蔗08-1095亲系为CP84-1198×科5,中大茎,晚熟、高产、中糖,抗旱性强,宿根性强,中抗黑穗病和花叶病。在云南省甘蔗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云蔗08-1095平均蔗产量116.01 t
云蔗072178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桂糖92-66×HoCP93-750”组合后代中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的甘蔗优良新品种.于2016年12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经云南省甘蔗品
采用大田生产模式种植,以来自同一亲本组合(粤糖97-20×ROC25)杂交后代分离产生的强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7’、‘云蔗06-415’)和弱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8’、‘
XJT9907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甜菜单胚雄不育丰产、中糖、中抗丛根病、抗根腐病二倍体杂交种。XJT9907以单胚雄性不育系JTD201A为母本,以多胚高糖、丰产、耐
针对来源于德国的18份甜菜品种和来源于瑞士的2份甜菜品种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和聚类分析。以5份甜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引物UBC801-UBC900等100个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多态性好
甘蔗种苗经过脱毒处理能够提高甘蔗生物量和糖分.而蔗糖合成酶是甘蔗生长和蔗糖积累的关键性酶。本文分析了2种甘蔗蔗糖合成酶基因SUS4和SUS7在脱毒种苗和常规种苗全生育期的
滇蔗茅是一种具有抗锈病和耐旱性的甘蔗野生近缘属植物,为了筛选出具有高抗锈病,并兼具高产、高糖育种潜力的滇蔗茅杂种F1,运用灰色多维度综合评估法,对62份滇蔗茅F1的抗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