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消落带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氨态氮和硝态氮的降解效应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o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取4种长潭水库消落带上常见的湿地水生植物水芹、菖蒲、水蓼、莎草,研究其对水库水体中氨态氮和硝态氮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4种水生植物对NH4-N和NO3-N都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实验期间前15d,各处理水体中NH4-N和NO3-N浓度都显著降低,但各植物对水体中NH4-N和NO3-N的降解率相差较大。其中,以水芹对水体中NH4-N和NO3-N的降解率最大,其次是菖蒲,以莎草处理水体NH4-N和NO3-N的降解率最低。并且在实验期间的后15d,各处理水体中NH4-N和NO3-N浓度与前15d相比下降幅度明显迟缓。 结果可为浙江省水库消落带植物群落的构建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水库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水库;消落带;水生植物;NH4-N;NO3-N;降解
  中图分类号 S5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4-0102-2
  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中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和人为调控水库水位涨落,致使被水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出露水面,是一种特殊的季节性水陆交替湿地生态系统。水库消落带作为水库和地表水的分界面,其在控制水库水质、减少水库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
  水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2]。随着大量的不合理施用的化肥、农药所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随机排放,导致了湖泊、河流和水库的富营养化。浙江省的水库大多是饮用水水库。在水库的富营养化治理的各种措施中,利用消落带中的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氨态氮和硝态氮等营养物质、降解水库中污染物指标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治理措施。本研究选取4种长潭水库消落带上常见的湿地水生植物,分别是水芹(Oenanthe javanica)、菖蒲(Acorus calamus L.) 、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研究其对水体中氨态氮和硝态氮的降解能力,从中筛选出对水库水体水质净化效果好的植物,为水库消落带植物群落的构建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植物 选取在浙江省黄岩长潭水库消落带上自然生长的、生长良好且生长一致的4种湿地水生植物各100g,分别是水芹(Oenanthe javanica)、菖蒲(Acorus calamus L.) 、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1.2 实验方法 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至6月10日在浙江省长潭水库管理局塑料大棚内进行。水生植物种植在直径40cm、高45cm的桶,容积都为56L。桶的底部放置厚度为10cm的砾石。实验采用人工配置污水的方式,水体主要成分为(NH4)SO4、KNO3,和KH2PO4,其余营养成分根据Hoagland营养液进行配置。模拟污水中N、P元素初始浓度是根据对浙江省长潭水库的实 际测定值来确定的。每桶种植一种植物,每处理设3个重复。实验期间每天添加水库里的水补充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所损失的水分,以保持桶里的水位而不被降低。
  1.3 测定指标 于5月25日和6月10日对每个桶内的水质进行一次取样,测定其NH4-N、NO3-N、TN、TP值。水样中NH4-N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GB 7479-87),NO3-N采用酚二磺酸光度法(GB7480-87)[3]。
  2 结果与分析
  2.1 消落带水生植物对水体中NH4-N的降解效应 如表1和表2所示,4种水生植物对NH4-N都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实验期间前15d,各处理水体中NH4-N浓度都显著降低。由实验开始时的2.54~2.65mg·L-1降低到1.37~1.87mg·L-1,4种植物的降解率为28.03%~46.48%。但各植物对水体中NH4-N的降解率相差较大,以水芹对水体中NH4-N的降解率最大,水体中NH4-N浓度由实验开始时的2.56(mg·L-1)降到15d后的1.37mg·L-1,降解率为46.48%。其次是菖蒲,水体中NH4-N浓度由实验开始时的2.61mg·L-1下降到15d后的1.76mg·L-1,降解率为32.57%。以莎草处理水体NH4-N的降解率最低,由实验开始时的2.54mg·L-1下降到15d后的1.83mg·L-1,降解率只有28.03%。
  从表2可看出,在实验期间的后15d,各处理水体中NH4-N浓度与前15d相比下降幅度明显迟缓,4种植物的降解率为16.12%~22.41%,比前15d4种植物对NH4-N降解率的28.03%~46.48%明显减少。这期间各植物对水体中NH4-N的降解率还是有区别的。同样的,以水芹对水体中NH4-N的降解率最大,降解率为22.41%。其次是菖蒲,降解率为21.59%。以莎草处理水体NH4-N降解率最低,降解率只有16.12%。
  2.2 消落带水生植物对水体中NO3-N的降解效应 如表3和表4所示,4种水生植物对NO3-N都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实验期间前15d,各处理水体中NO3-N浓度都显著降低。由实验开始时的1.98~2.12mg·L-1下降到1.21~1.41mg·L-1,4种植物的降解率为30.36~41.26%。
  但各植物对水体中NO3-N的降解率相差较大。以水芹对水体中NO3-N的降解率最大,水体中NO3-N浓度由实验开始时的2.06mg·L-1下降到15d后的1.21mg·L-1,降解率為41.26%。其次是菖蒲,水体中NO3-N浓度由实验开始时的2.12mg·L-1降到15d后的1.37mg·L-1,降解率为35.61%。以莎草处理水体NO3-N降解率最低,由实验开始时的2.03mg·L-1下降到15d后的1.41mg·L-1,降解率只有30.36%。   从表4还可看出,在实验期间的后15d,各处理水体中NO3-N浓度与前15d相比下降幅度明显迟缓,4种植物的降解率为20.19%~23.14%。比前15d4种植物对NO3-N降解率的30.36%~41.26%要明显减少。但这期间各植物对水体中NO3-N的降解率还是有区別的。同样的,以水芹对水体中NO3-N的降解率最大,降解率为23.14%。其次是菖蒲,降解率为22.12%。以莎草处理的水体NO3-N降解率最低,降解率只有20.19%。
  3 讨论
  (1)在有水生植物存在的水库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以及通过通气组织将氧气从空气中输送到植物的根系,这样植物根际周围会产生硝化细菌群落,水库水体中的NH4+在植物根际发生硝化作用而产生NO3-。水生植物非根际区域由于处在淹水条件下氧气含量较低。厌氧环境促使NO3-进行反硝化作用而产生气态的N2和N2O散失到大气中去。植物根系的这种分泌氧气的特性还使水库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底泥产生氧化层和还原层,从而使得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交替进行而脱氧,从而使得水库水体中的总氮得到降解[4]。
  (2)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效率高等优势。但很多水生植物到冬季就停止生长,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今后在水生植物降污研究上,应注意筛选能安全越冬且能高效净化水体的植物种类,以使水库水体能周年得到净化。
  4 结论
  (1)浙江省山区水库消落带湿地中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芹、菖蒲、水蓼、莎草4种水生植物对NH4-N都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但各植物对水体中NH4-N的降解率相差较大。其中,以水芹对水体中NH4-N的降解率最大,其次是菖蒲,以莎草处理水体NH4-N降解率最低。并且在实验期间的后15d,各处理水体中NH4-N浓度与前15d相比下降幅度明显迟缓。
  (2)4种水生植物对NO3-N都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实验期间前15d,各处理水体中NO3-N浓度都显著降低,但各植物对水体中NO3-N的降解率相差较大。其中,以水芹对水体中NO3-N的降解率最大,其次是菖蒲,以莎草处理水体NO3-N降解率最低。并且在实验期间的后15d,各处理水体中NO3-N浓度与前15d相比下降幅度明显迟缓。
  (3)在浙江省山区水库恢复和重建水芹、菖蒲等水生植物作为消落带的建群种,是治理水库富营养化、防止蓝藻暴发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翠翠,于洪贤,姚允龙,等.西泉眼水库消落带水生植物群落及分布特点[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1):110-113.
  [2]钟一铭,曹瑛杰.土地利用方式对浙江省长潭水库富营养化程度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110-113.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43-257.
  [4]韩潇源,宋志文,李培英.高效净化氮磷污水的湿地水生植物筛选与组合[J].湖泊科学,2008,20(6):741-747.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工行在国内最早完成数据大集中,它的银行卡业务独立最早,并且是目前唯一将电子银行分离出去独立核算的银行。除了业务,近年来工行在品牌推广方面同样
摘 要:为进一步丰富江苏徐淮地区小麦种质资源,从澳大利亚引进了46份小麦种质,进行了穗粒数、株高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进资源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穗粒数较多、千粒重高、株高高等特点。对材料间农艺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共有10对性状达到显著性相关。该套资源在欧氏距离6.50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Ⅵ大类群,为进一步配置杂交组合提供选择基础。为充分利用好这套资源,应从分子遗传学方
摘 要:为了探索天长市场上几种新型杀菌剂对新麦21赤霉病的防效,特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6%氰烯菌酯·12%戊唑醇SC、15%氰烯菌酯·5%己唑醇SC、8.5%戊唑醇·26.5%福美双SC、25%氰烯菌酯SC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高于70%甲基硫菌灵WP的,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推廣应用,生产中赤霉病流行的年份建议取代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使用。  关键词:新麦21;小麦赤
【正】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管理也是生产力,对技术开发的有效管理,不仅能推动技术市场的发展,而且会促进科学技术尽快转变为生产力。由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技术市场的
当Google成为搜索的一个符号,搜索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让中国的百度们赚得盆满钵盈时,一搜.搜狗开始成为市场的搅局者,究竟是技术重要还是商业模式或者用户体验更重要?
给出了传统WebGIS实现方法,并通过对其比较分析得出,无论是基于服务器端模型的实现方法,即CGI、Server API、Java Servlet;还是部分基于客户端模型的实现方法,即Plug in、ActiveX、Java Applet,都存在各自的缺点,都在空间数据模型上存在缺陷,而基于XML技术的WebGIS正好可弥补这些缺点,可解决传统WebGIS所存在的问题。
摘 要:连云港市是江苏省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之一,针对当前全市農作物生产过程中水肥利用率偏低和化学农药使用量过多的问题,为提高园艺作物水肥利用率,开展了水肥一体化使用技术工作研究和示范工作。通过试验、示范研究水肥一体化应用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并在赣榆、东海和灌云等地建立水肥一体化综合展示基地。通过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减少农田灌溉水、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
摘 要:为了探讨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南粳51在溧阳地区栽培的合理密度,2016年在溧阳市进行了机插秧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南粳51以行距11.0~12.0cm进行栽插较为合理。  关键词:南粳51;机插;密度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1-0099-02  南粳51(原名南粳94140)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食味粳
加速寿命试验是可靠性试验技术的基本方法之一。检验加速寿命试验中的数据是否服从威布尔分布,进而得出加速系数和加速寿命方程,用在不同应力水平下试验得到的数据,运用威布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