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材料应用、技法与表现方式的传统壁画摹写教学分析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6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传统壁画的摹写是壁画传播和保存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传统壁画的重要方法。本文在深入分析传统壁画材料应用、技法和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展传统壁画摹写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提出了独到的个人看法,对创造性地开展传统壁画摹写教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传统壁画  材料应用  技法  摹写教学
  
  传统壁画是中华传统艺术宝库的一颗明珠。壁画摹写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的手段,对古代壁画的现状进行创造性的还原。这种还原绝不是简单的想当然,而是必须建立在对传统壁画材料运用、技法和表现方式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才能跨越艺术的时空再现壁画的原貌,并在摹写的过程中带给学生和观赏者深刻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传统壁画材料、技法与表现方式在壁画摹写教学中的重要性
   1.古人壁画摹写观的疏漏
   对传统壁画的看法,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对传统壁画的摹写,一向存在“重道轻器”的不良观念。在古人的眼里,“道”是一个最高范畴,是包罗万象的统一性,是先天地之生的万物本原,或一切事物永恒规律的代表。而与“道”相对应的“器”则是指派生的、有形的或具体的事物。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则是道本器末。
   用现代的理念来分析,这种观点存在三个方面的疏漏。一是割裂了“道”与“器”的关系,只看到了道高于器、统率器的一面,而忽视了道寓于器、依赖于器的另一面;二是这种观点所强调的境界,仅仅代表少数“君子”的兴趣和志向,一般人难以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三是其所体现思维方式是主观先验的思维方式,对“道”的研究不注重科学的论证,而片面地强调依靠个人的能力和智谋去实施,没能将其变成适用于整个社会的普遍精神、方法、规则和程序等。
   在这种片面观念的影响下,古人对传统壁画进行研究和学习时,片面地追求“形而上”的“道”,把壁画的材料与技法贬到可有可无的次要地位。比如,宋元代以前人们对传统壁画的材料和技法从不重视,文献中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记载。
   2.讲授传统壁画材料、技法与表现方式的意义
   在传统壁画的摹写教学中,讲授传统壁画的材料与技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或价值。一是通过讲授传统壁画的材料与技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传统壁画艺术的文化内涵,探索传统绘画艺术的精华,进而发掘隐藏在古代壁画艺术深处的材料与技法宝藏,提高学习兴趣,吸收、借鉴其独到的艺术成果;二是能够促进传统壁画现状的分析与对材料技法表现研究的相互结合,通过在技术层面深入分析材料与技法的特征,帮助学生把临摹与创作结合起来,深刻体会传统壁画的奥妙。这样就可以把临摹变成自主探索和创作,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启发。
   3.材料、技法与表现方式对传统壁画摹写教学的重要性
   把材料、技法与表现方式纳入传统壁画摹写教学,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拓展了对材料和技法选择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参与、主动创作的能力;二是能够帮助学生加深体验,通过材料和技法引发创作冲动和构思,并在正确处理材料与技法关系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材料与技法,完美地呈现壁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三是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当代艺术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更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反复选择,创造性地完成传统壁画的艺术表现。
  传统壁画材料结构的摹写应用
   1.传统壁画的摹写种类
   我国传统壁画源远流长。对传统壁画摹写的基本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对现状客观地摹写。此种方法要求摹写者放弃个人的兴趣,严格按照原作品的现存状态进行摹写、复制。第二种是用古色对破损壁画进行复原性摹写。既要按作品现状的色彩进行复制,还要修复物像破损的地方。采取这种摹写方式,要求摹写者事前做好调查研究,在对同时代、同题材画像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造型的特征、服装的样式和表现方法等,最大限度地恢复物像的完整形态。第三种是对绘画当时状态进行复原摹写。此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复原作品最初的模样,使残损的图像得到清晰完整的复原,并科学地去除岁月流逝给壁画穿戴的“古色古香”的外套,使其恢复绚丽的色彩,展现自身的原貌。
   目前,在业界也有人认为,上述三种方式也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复原摹写”和“创意摹写”两种基本方式。
   2.传统壁画载体结构的应用
   (1)传统壁画现状的素材结构
   客观地讲,传统壁画最初创作时采用的也就是几种简单的颜色,此后经过自然和岁月的反复侵蚀和叠加才呈现出当今的面貌,这种面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现状。经过科学分析发现,这一现状的素材构造由五个层次叠加构成,一是支持体,也就是墙体;二是基础层,即涂抹颜料之前的白底;三是颜料层;四是腐化层,包括墙体的剥落、龟裂、分泌物,雨浸风蚀、烟熏火燎等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还有人为破坏造成的痕迹;五是浮尘层,即烟、尘等飘落于壁画表面的尘层。
   (2)传统壁画材料的差异性
   一是因所处时代和地域不同,传统壁画特别是古代壁画墙体的选用材料各不相同,有的墙体是开凿在崖体上的洞窟,表面比较松动、粗糙,比如敦煌壁画和新疆克孜尔壁画。也有的是在山间的寺庙,材料比较坚实、细腻,比如北京翠微山南麓的法海寺壁画。这种材料的差异性使不同的壁画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绘画肌理。二是壁画墙体由多层、多种材料构成,如泥、砂、灰、麻、麦秸、树根等。这也是壁画载体与传统工笔纸、绢、帛的不同之处。三是壁画创作的起始载体不一样,有的直接画在基础层上,有的则画在岩体上。因此,就算是同一幅画上同样的颜色,也会因质地和高低起伏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美感。
   (3)摹写教学的程序
   第一步,首先要深入研究传统壁画的支持体、基础层、颜料层、腐化层和浮尘层的特点,对材质结构做出有效地鉴定,为摹写做好充分准备。一是作为绘画载体的支持体的肌理不同会直接影响到用笔着色,换言之,颜料在不同肌理的壁面上会产生不同的绘画效果,使其更加多样而生动。比如新疆克孜尔壁画,同一块墙壁有的部分是粗糙的砂岩,有的则是掺和草、树根和麦秸的泥灰,颜料在不同的部分产生了不同的绘画效果。二是古人创作壁画时对支持体的处理方法很多,不同的處理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效果。壁画创作者不一定会把支持体涂成单一的颜色来做画底,如全红土或全白土,而是根据创作的需要对基础层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处理。比如敦煌壁画《九色鹿》,作者仅在人物或动物部分使用了白土底,使画面虚实、质地肌理和材料软硬关系呈现出灵活的表现。    第二步,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摹写计划,有针对性地分步实施。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传统材料的回顾、归纳、整理、对比,选择艺术表现更具针对性和表现力的方案,特别是做好颜料选择。
   (4)传统壁画摹写的颜料选择
   颜料选择是壁画摹写中的重中之重。壁画摹写不是简单地恢复壁画的原貌,而是要通过摹写展现壁画的“现状之美”,因此颜料选择必须在传统颜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一是传统的石青、石黄、石绿花青、赭石、蛤粉、藤黄和电解石、青金石、铅丹、铅白等矿物色,以及高岭土、红土等土质颜料,是壁画摹写必用的颜料。二是在当代绘画中使用率极高的丙烯颜料可用于辅助调色。三是在传统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日本合成、水千、新岩等颜料,以及金银箔、黑箔、赤贝等数十个品种都可以应用于壁画摹写,以丰富传统壁画的表现力。
  传统壁画技法与表现方法的摹写
   传统壁画虽然因时代和地域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但是它们在技法和表现方法上却有很多相似或相同之处,这些都为摹写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传统壁画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颜料的使用、技法和造型的制式上。前面我们讲了颜料,即色彩在摹写中的使用,下面我们对线、神的摹写分别进行阐述。
   1.线描技法的摹写应用
   其一,线描是传统壁画技法表现的主要手段和作画程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纵观传统壁画艺术,用笔生动、形象优美的线描作品比比皆是,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水浸、风蚀、尘埋,但线描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透过传统壁画的整体轮廓我们依然能够理出衣纹脉络,看清眉眼口鼻,感受其生动的姿态和表情。
   其二,在摹写中使用线描技法,就是要根据线描在不同时代表现技法和风格的变化,选择与壁画时代相对应的技法和风格,完美地再现壁画的原貌。在历史长河中,线描表现技法和风格的变化非常明显。北魏时期线描以严谨、遒劲见长,其结合晕染、打底稿的土红色线条彰显出厚重和庄凝。隋朝的线描则飘逸与凝重并存。唐代的线描手法千变万化,线型多变而不乏细腻,不但有轮廓线还有结合晕染的装饰线,可谓线无定势、形无定格。到元代,线描同样具有造型优美隽秀的时代风格。在摹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究探索壁画线描的意趣,通过跨时代对比实现用线描追述壁画的造型,再现壁画的原始风貌。
   2.色彩技法的摹写应用
   其一,传统壁画的色彩技法极为丰富,是学生摹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以敦煌壁画为研习模本,其色彩技法的变化一览无余。北凉、北魏时期多以土红色为底,在着色方面,人物的眼眶与肢体均采用了西域凹凸“天竺遗法”,使用朱色做圆圈晕染,赋彩非常自由随性,且这种风格一致延续到隋朝。北魏后期,还有一种以白色为底色,面部采用红色晕染的技法。受克孜尔龟兹壁画的影响,北周的壁画则在人物面部眼鼻、颧骨、额骨和腹部隆起处晕染白色。隋代壁画的赋彩比较重视整体色调,并经常在协调色中应用对比色。总之,早期壁画不仅线条细劲稚拙,而且用色鲜明随意,其涂色的豪放和自由给壁画带来了鲜活的生气。
   其二,在对传统壁画进行摹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不同时代的审美特点,把握其具体的赋彩方法。初期的敦煌壁画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这些壁画起稿简略,用土红色粗线勾出人物的大致轮廓,用涂色法上色,不受底稿的约束,用色彩巧妙地完成画像。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这些自由的涂画赋色技法,并用它们完成传统壁画的摹写。
  结  语
   传统壁画的材料应用、技法和表现方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在传统壁画摹写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深入研究传统壁画的材料应用、技法和表现方式,掌握传统壁画的艺术规律;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现代绘画艺术的相关成就,通过古今结合创造性地摹写传统壁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线描流畅、色彩润泽、神韵栩栩如生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陈漓文.传统笔画摹写教学初探——谈材料的运用、技法与表现方式[J].美术大观,2013(9).
   [2]侯黎明.敦煌壁画临摹法要述——兼谈日本壁画临摹法[J].敦煌研究,2005(5).
   [3]卢微微.关于综合材料绘画的思考——从敦煌壁画看对综合材料绘画的启发[J].当代艺术,2007(1).
   [4]张延刚.壁画——艺术与环境[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1).
   [5]馮建平.壁画材质工艺课程教学浅析[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2).
   [6]段文杰.谈临摹敦煌壁画的一点体会[J].文物,1956(9).
其他文献
非心脏开胸手术后严重心律失常46例(摘要)宋录金邓雅莉王克成⒇我院自1980年3月~1995年12月间连续1320例非心脏开胸手术病例中,术后出现需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常46例(占3.5%),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15例
公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发展公路运输可以有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极大地提高市场经济的互通性,从而促进地区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基于市场
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一款智慧教学工具,它的出现推动了混合式教学发展,创新引领课堂革命,是一款受到教育部部长点赞的教学利
通过复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GB)和经皮冠状劝脉腔内成形术(PTCA)随机病例治疗结果的长期随访资料,讨论了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以使给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一些依据。结果表明5年生存率两者
心脏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麻醉处理(摘要)张俊杰*⒇张东亚刘进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手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二次开胸止血手术的麻醉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因此越来越引起麻
以建筑工程招投标实训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课程特点,运用教师评测系统软件工具平台,设计了两级制评测标准。评测标准作为学生实训成果的特色评价,使整个考评过程的效率性、客观
三江源草地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牧户对生态环境退化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生态安全,更是产生保护行为响应的前提。通过对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牧户进行参与式结构问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主要为我国酒店行业输送优秀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酒店行业发展迅速,酒店工作人员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是各个酒店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的培
随着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各种大中型桥梁也成为道路交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桥梁的安全对保障道路运输通畅至关重要,而桥梁挠度作为桥梁安全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得到广泛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的结果与意义。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进行凝血四项检查的孕早期132例、孕中期140例、孕晚期115例、临产期113例与非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