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取代嘌呤非环核苷膦酸双L-氨基酸酯类抗HBV前药的合成

来源 :贵阳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合成具有较强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与较高口服吸收性的非环核苷膦酸双L-氨基酸酯衍生物(8a.d)。方法:以2-氯乙醇为原料,通过与多聚甲醛-氯化氢作用形成2-氯乙基-氯甲基醚,后者与亚磷酸三乙酯缩合形成2-氯乙氧甲基膦酸二乙酯,再与2-氨基石-氯嘌呤缩合得到2-氨基-6-氯-9-[2-(二乙氧基膦酰甲氧基)乙基]嘌呤,所得产物分别与环丙胺或4-甲氧基苯硫酚缩合得到2-氨基-6-环丙胺基/(4-甲氧苯硫基)-9-[2-(二乙氧基膦酰甲氧基)乙基]嘌呤,再经三甲基溴硅烷脱去膦乙酯,得到6-取代嘌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的病理特点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并有完整病理资料的病例12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及网状纤维染色特点。
目的:探讨心肌桥(MB)患者冠状动脉近端粥样硬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脂水平及心电图ST-T段的关系。方法:338例拟诊或确诊有冠状动脉疾病并行MD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的患者,
目的:构建LIM激酶(Limk)1不同突变体的HA融合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观察这些突变体在细胞内定位.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Limk1全长序列,构建HA-Limk1真核表达质粒
目的:探讨褪黑素受体MT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T1在49例RB组织和20例正常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T1的表达水平与RB临床分期、细胞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膜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脑膜瘤手术切除患者,术后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高
目的:建立适应于膜片钳实验的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的分离方法,探讨L-型钙通道在大鼠心肌电活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进Langendorff装置,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