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6年5-9月,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蒸散发进行了连续观测,在分析生长季内沼泽湿地蒸散发时间动态的基础上,采用Penman-Monteith(PM)和Priest-ley-Taylor(PT)模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5-9月,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蒸散发进行了连续观测,在分析生长季内沼泽湿地蒸散发时间动态的基础上,采用Penman-Monteith(PM)和Priest-ley-Taylor(PT)模型分别模拟了沼泽湿地的日蒸散发,并利用实测值对两种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生长季内(5-9月),研究区沼泽湿地蒸散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月均日蒸散量在5月最低、7月最高;生长季内平均蒸散发为1.94mm.d-1,总蒸散量293mm.生长季前期和后期,与蒸散发实测值相比,PM模型的模拟
其他文献
研究了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林土壤持水特性,结合团聚体和有机质两个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杉林表层土壤团聚体以>5.00 mm的大颗粒为主,25年生云杉土壤>5.00 mm的颗粒占48.4%,B层占42.2%。2.00~5.00 mm颗粒数量A层(21.1%)>B层(18.9%)。40年生云杉林团聚体特点与25年生具有相同的规律特征。比较两个
为了明确恩施烟区烟叶品质与海拔高度关系,在恩施烟区海拔540~1680m范围内,对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化学成分
2013年10月受"菲特"台风的影响,浙江余姚境内的姚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通过系统采集不同河段高、低河漫滩及泛滥平原的沉积物样品,开展粒度分析和磁性测量,探讨了该地区特大
综述了植物硅素的营养来源、水稻吸收硅素营养的特性,系统阐述了硅素增强水稻抗重金属毒害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硅素营养在水稻抗逆性研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