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35例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w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及注入药物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均积极给予抗生素和综合治疗的同时,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注药每周2次,连续2周。结果:35例患者中治愈29例(82.86%),显效4例(11.43%),有效2例(5.71%),总有效率94.29%。结论:重症肺部感染在积极采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及注入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中图分类号】R56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95-0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32~76岁,平均58.3岁,其中65岁以上24例(68.57%);病程3~20d,平均11.6d;临床症状:咳嗽35例,咳黄痰28例,咳脓臭痰26例,胸闷气短19例,痰中带血16例。辅助检查:X线片均可见肺内片状密度增高影或病灶中有不规则透光区,部分可见液平,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其中肺脓肿17例,重症肺炎9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肺感染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3例,吸入性肺炎1例。
  1.2治疗方法35例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平喘祛痰药、根据药敏结果经静脉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及必要的基础病治疗,加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及注入药物治疗。纤维支气管镜采用日本奥林巴斯BF-20型(国药管械(进)字2005第0843号)。术前4h禁饮食,灌洗前1h肌肉常规注射阿托品和及安定,术前30min行2%利多卡因作咽喉局部麻醉,全程经皮血氧饱和度、脉搏和血压等监测,吸氧(4~5L/min)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0%以上。患者去枕仰卧,将纤维支气管镜由一侧鼻腔插入,依次吸出鼻腔、咽喉、气管内的分泌物;于气管隆突上2~3cm处,用37℃温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吸痰,每次10~50ml,反复注入;然后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将纤维支气管镜插至病变处,行负压吸痰及其分泌物等,并将抽取的分泌物送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然后用37℃温生理盐水注入病变处的支气管内,每次注入10~20ml,停留2~3min,反复多次,直至吸出液清晰为止,总用量100~150ml;然后注入0.2%甲硝唑20ml或其它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的有效抗生素稀释液20ml保留,然后退镜,整个治疗过程不要超过30min,术毕取患侧卧位15~30min,禁食2~3h,以免食物呛入气管。连续治疗两周,每周2~3次。治疗期间每日观察体温、症状和体征变化,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检查及X线胸片检查等。
  1.3疗效判断参照国内相关文献[1],治愈:咳嗽、咯痰、胸痛等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肺部啰音消失,白细胞计数正常,X线胸片及胸部CT显示炎症或空洞消失或留条索状阴影;显效:咳嗽、咯痰、胸痛消失,体温正常,肺部啰音消失,白细胞计数正常,X线胸片及胸部CT显示炎症吸收或空洞缩小>2/3;有效:咳嗽、咯痰减轻,体温下降,肺部啰音减少,白细胞计数下降,X线胸片及胸部CT显示炎症吸收<2/3;无效:咳嗽、咯痰无减轻、体温无下降,肺部啰音无减少,白细胞计数无下降,X线胸片及胸部CT显示炎症不吸收或阴影增多。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治疗两周后评价治疗效果。
  
  2结果
  
  35例患者中治愈29例(82.86%),显效4例(11.43%),有效2例(5.71%),总有效率94.29%;治愈的患者治愈时间为9~20d,平均住院时间11.9天;1例因并发有其它疾病治疗无效死亡。
  
  3讨论
  
  重症肺部感染常由致病力较强的细菌及耐药菌一种或几种细菌混合所致,临床治疗相当棘手。主要原因是由于肺—血屏障、纤维组织包裹、肺液的理化性质等因素,以及长期慢性感染可导致肉芽组织形成,病变复时形成疤痕收缩,支气管被阻塞,炎性分泌物引流不畅,全身用药局部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造成全身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感染难以控制[1]。而我们对患者进行全身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及注入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及注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具有以下优点: ①操作相对简单、疗效可靠;②可以将药物直接注入病变部位,显著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可直接杀灭致病菌,提高治疗效果,弥补了静脉用抗生素感染部位达不到有效浓度的不足;③治疗中诸如生理盐水,可以增强患者咳嗽反射,利于分泌物排出;④可以有效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取痰细菌培养污染小,阳性率和敏感性高,可以有效指导临床用药; 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易被患者接受; 在直视下操作,具有直观性和准确性。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灌洗和注药要迅速,整个治疗过程不要超过30min,以免造成气道损伤或其它严重并发症,同时要避免留置的灌洗液沿支气管树流到他处,导致感染扩散;②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全面检查各叶、段及亚段支气管,明确感染部位,使治疗有针对性;③先进行全面检查后再进行病变处的灌洗治疗,防止感染扩散,同时尽量清除视野内的炎性分泌物;④尽量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⑤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血氧饱合度下降时要暂时停止操作,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
  
  参考文献
  [1]岳鹏程,张咏梅.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注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36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8,29(7):560-561.
  (收稿日期:2009.03.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6年至今完成的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根治术30例临床资料,其中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9例,全胃根治术7例,无中转开腹。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辅助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手术时间平均202min,平均清扫淋巴结l4.8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4士1.1)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萘普生栓直肠用药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2008年我院接诊的妊娠8周内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复方萘普生栓直肠用药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驰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期刊
【摘要】杨仁德老师系我省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丰富,擅长于咳喘病的治疗,笔者跟师左右,观察导师运用杏桔二陈汤辨证治疗急性支气炎66例,效果显著,体现了一方治咳嗽,万变不离其中的中医精髓。  【关键词】杏桔二陈汤;急性支气管炎;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87-01    导师杨仁德副主任医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于咳喘病的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8例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缓慢和静脉壁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术后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广谱抗生素治疗和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治疗方法  【中
期刊
【摘要】慢性浅表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心下痞”范畴。2005年~2009年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60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5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81-01    1临床资料    60例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18~58岁(29岁以下12例,30~49岁32例,50岁以上16例);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08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发生并发症者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达22.2%,以老年居多,毕氏Ⅱ式术式发生率高于毕氏Ⅰ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其中既有正常的术后表现,也有术中损伤、操作不细致、术式不合理等原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使用喹硫平联合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5)及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有效率为93.33%,显效率为76.67%;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口干、心动过速、头昏和嗜睡。结论:喹硫平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用药剂量小、不良反应少、病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所有入选的急性肾衰竭患者54例均给予一周2次~3次,每次3~4.5h的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愈42例占77.8% ,转为慢性6例占11.1% ,死亡6例占11.1%。结论:急性肾衰竭患者早期及时血液透析治疗,有利于减少严重并发症,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2007年8月期间住院的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细胞分级等临床特点。手术方法以扩大及次广泛子宫切除+ 双附件切除术为主,辅以激素治疗,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6个月。结果:通过对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对其行手术后,随访6个月,总生存率为91.2%,5例患者复发。结论:子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和评价X线平片与CT扫描2种检查方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经X线平片与CT扫描并经我院或外院手术或骨穿病理证实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结果:发现50例股骨头受累,单侧股骨头受累28例,占56.0%;双侧股骨头受累22例,占44.0%。普通X线平片诊断Ⅰ~Ⅱ期ANFH6例,Ⅲ~Ⅳ期34例,阳性率80%;CT诊断Ⅰ~Ⅱ期ANF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