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看中国第三波移民潮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vQ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迈——在泰国北部城市清迈的机场大厅,中国入境旅客在登机门前排起了一条歪歪扭扭的长队,准备搭乘飞往曼谷的航班。笑谈之间,他们使用的并非早已在泰国北部市集上流行起来的潮汕方言,而是中国大陆的纯正普通话。
  他们不是游客。西装革履以及公文包和手机,说明他们是要到曼谷寻找商机的商人,又或是寻找工作的专业人才。总而言之,他们是新一波的中国移民。早在1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移居泰国,并且在清迈这样的北部城市开设了许多商铺和食肆。然而中国的移民潮,却让越来越多的泰国人感到忐忑不安。
  “身为泰国人,我觉得自己被包围了,”一名居住在清迈的泰国妇女对记者说。“当然,中国人的南迁从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可是这么多的商人到这永居,是我们前所未见的。”
  除泰国以外,缅甸和老挝的北部地区、柬埔寨、太平洋群岛、澳洲、美国、俄罗斯远东以至日本,都是中国人的移居地。最近,入境相对日本较容易的南韩,也成了中国合法及非法移民的热门选择。
  以往中国移民多数使用的是地区方言,民族意识相对不强,反而只对自己生长的家乡有更浓厚的感情。然而新一代的中国移民不仅会讲普通话,而且也具有较强的中华民族意识。
  一些汉学家将近来的移民热,称为中华民族外迁的“第三波”。这股热潮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见的,因为新一代移民主要来自中国的北部和中部地区。而由于国内外交通愈加便利,所以“第三波”移民潮的规模将会是空前的。
  安德鲁福尔拜斯(Andrew Forb-es)是一位研究中国问题逾20年的英国学者。他说:“新一波的中国移民和以前的移民相比大不相同。他们是在一个空前统一的国家群体……新移民都热爱并忠于自己的祖国。”
  匈牙利知名汉学家帕尔·尼日(Pal Nyiri)也持同样的看法:和上一代移民不同,新一波中国移民并不认为移居海外,就等于抛弃了中国人的身份。他指出,新中国移民不会将自己看作异国的少数族群,而是作为人口居世界首位的中华民族一员。中国不仅是他们的民族文化渊源,同时还是他们成功创业的基础,而他们仍将继续投资和开发中国市场。
  
  北京看移民
  
  中国政府也许不会主动鼓励新一波的移民热潮。但是由于中国存在人口过剩和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大规模的人口外迁,对中国而言还是有利的。首先,中国目前的失业率较高、百万待业大军嗷嗷待哺,新一波的移民潮恰恰起到了维持社会稳定的阀门作用。
  第二,海外华侨向国内家属寄回的外汇汇款,是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第三,从长远看,人口外迁有助于加强中国在经济等各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政府看待移民潮的态度,尼日找到了一篇援引中国国务院《关于开展新移民工作的意见》的杂志报道。以下是节选自该文件的部分内容:
  “自改革开放以来,离开中国大陆到海外定居的人(简称为‘新移民’)越来越多。他们正崛起成为海外华侨和华人族群的一支重要力量。将来他们还会成为美国和其它发达西方国家中,亲华力量的骨干。加强新移民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促成祖国统一大业、扩大我国影响力,以及发展我国与移居国家的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深远的影响。”
  尼日的祖国匈牙利,也是中国新移民的选择之一。15年前,移居匈牙利的中国人少之又少。然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政权交社,从而为私人企业家打开了新的市场。讽刺的是,有不少私人企业家正是来自中国这个由共产党统治的最后一个大国。
  目前匈牙利境内的华人,约在2万到4万人之间,他们多数是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参崴市乘坐长途火车来的。
  中国不断上升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无疑增强了新一代中国移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是这种感情却成为了导致新移民与旧移民关系紧张的因素之一。旧移民担心,新移民外向高调的民族主义表现,可能会再次激起当地人潜伏的厌华甚至是排华情绪。 这些担心并非毫无根据。1999年5月,300名新华侨聚集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的美国大使馆外,强烈抗议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随后,一些已在柬埔寨定居了数十年的华人举行了反示威游行。
  他们反问示威者说:“你们不是我们的同胞。波尔布特时期,你们的人杀了我们的人。”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政权于1975至1979年统治柬埔寨,并得到了北京的支持。在其统治之下,大批柬埔寨人被杀害,华人所受迫害尤其严重。
  在缅甸北部城市曼德勒(Manda-lay),新来的中国移民出钱购买商铺、餐馆、酒店、KTV吧,也出钱购买护照证件。由于华侨比当地人更加富有,所以缅甸政府不愿意严格执行移民法。1990年第一波中国移民开始迁入曼德勒,当时缅甸著名小说家NyiPu Lay出版了一本名叫《蟒蛇》(ThePython)的小说,讽刺中国移民压榨缅甸人,结果竟然被当局逮捕并判处了10年监禁。
  最早在缅甸定居的华侨多为福建人和广东人,他们对这种民族间的紧张关系感到很是焦虑。1967年缅甸深陷经济危机时,曾有大批缅甸人冲进首都仰光的唐人街抢劫,并烧毁了很多华人商铺。老一代的缅甸华侨提起这一事件,仍然是心有余悸。
  
  当代移民热
  
  引发新一轮中国移民潮的原因是什么呢?罗格斯大学(Rutgcrs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陈国霖(Ko-lin Chin)是一位在缅甸出生的华人。他说,1978年中美恢复外交关系,为争取美国的最惠国待遇,中国在1979年放宽了移民法的限制,于是移民潮随之出现。
  陈教授解释说:“从80年代开始,一些没有合法渠道移民的中国人便开始尝试偷渡。”因此,中国人口外迁,具有部分非法性质,但同时也是一项利润丰厚的“行业”。1980年代,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从而为中国人寻找海外商机铺平了道路。
  从人民公社到土地私有化的转变、国有企业的“下岗”改革以及沿海省市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等因素,在导致社会混乱问题的同时,也刺激了移民潮。而偷渡客很快便发现了各种各样规避国内外移民法的门道。
  比如说,有偷渡客徒步从中国进入泰国,接着从曼谷飞往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这是前往欧洲最便宜的机票,然后再偷偷潜入邻近的欧盟国家。本月早些时候,新加入欧盟的罗马尼亚已开始输入中国劳工,以解决纺织业劳力不足的问题。还有的则偷渡到像关岛、维尔京群岛或波多黎各等边境搜查较宽松的地方,作为进入美国本土的跳板。
  据西方国家的情报人员估计,从1978年开始,中国合法及非法移民将 近200万人,每年移居到美国的人数约为3到4万人,移居到其它国家的人数总和也大约是这个数字。陈教授和其它中国移民问题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三次大规模移民热潮。
  据称,第一次移民潮出现在1644年明朝灭亡之后。许多南方人由于反对满清统治,而迁移到了东南亚国家。如今,这些最早的华侨已经控制了东南亚大部分的经济生产。
  第二次移民潮则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清朝没落、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局面之际。这拨移民同样主要来自南方的沿海省市地区,他们不仅进一步壮大了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势力,而且还乘坐着面世不久的蒸汽船,来到了北美和澳洲。
  
  外迁的民族主义
  
  中国问题专家福尔拜斯指出,第三拨移民却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各个地方。现代化的陆路和空路交通,为迁移提供了便利。他说,与前两次相比,第三次移民潮将对移居地国家产生更深远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比方说,经偷渡潜入日本的中国人,在人数上已经超过了那些在横滨、神户等港口城市世代定居的华侨。俗称“蛇头”的偷渡组织,通过水路和空路将“人蛇”运到日本,又或是利用教育交流项目的漏洞,将偷渡客假扮成交流学生入境,并从中赚取高额的费用。
  由于日本劳工法十分严密,许多偷渡者只能在由黑帮控制的酒吧和夜店工作。如今,由华人组建的帮派,已经开始挑战日本本土黑社会。在东京和大阪,来自中国上海、福建和北京等地的黑帮分子,常与日本黑帮爆发冲突和枪战。
  新一波人口迁移的“中国化”特征,还可能改变移居地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
  比方说,移居美国的中国人会成为“美籍华人”,而移居澳洲则会成为“澳籍华人”。但是移居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人,却不可能变成“俄籍华人”,因为他们心理上所认同的国籍,是中国而非俄罗斯。同样地,那些移居到太平洋岛国的华人,仍然保持着较强的中华民族意识,而不会效忠于接纳他们的国家。
  在许多方面,这情况早有先例。在18和19世纪,欧洲人就曾大批迁移到其它大陆,并成立了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等国家。中国移民并非要建立自己的殖民地,但是如果他们的人数超过了当地人口,这势必会改变当地的民族、社会和政治结构。即使他们只是形成一个强大的少数群体,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也将不容小视。
  “第三波”中国移民潮的确起到了巩固中国影响力的作用,尤其对于中国邻近国家的影响力。缅甸和老挝都与中国建立了亲密的经济及军事关系,而泰国与中国在贸易、文化和政治方面的交流也越发频繁。中国还是柬埔寨最亲近的盟友和援助提供者。在太平洋地区,中国的影响力正在扩大,而美国的影响力正在缩小。不管怎么说,大规模的人口外迁,正在帮助中国崛起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其他文献
韩国籍枪手赵承熙充满怨恨和敌视情绪的内心独自公布后,在美国亚裔社区包括华人家长中引发震撼。  小留学生在美国的生存现状及其心理困境再一次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有人提出诘问:父母们自认为给了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否给了他们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封闭在自我世界里    对于一些留学生来说,良好的教育不能减轻他们内心承受的孤单和压抑,不能破除深深的文化隔阂。赵承熙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在洛杉矶工作
期刊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加拿大成为绝大部分留学生前往美国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跳板”之一。如今,美国的留学签证率达到了将近90%,远远高于加拿大的60%左右的签证成功率,但是加拿大凭借其固有的优势,仍然是很多有意留学的学生和家长的首选国家。5月份入学的加拿大留学生招生工作已经结束,9月份入学的申请高峰即将到来。  那么,如今加拿大留学的整体趋势如何?政策上出现了哪些变化?如何才能提高成功率呢?  
期刊
王玉章说如果用线路图表示人生轨迹,在加拿大是平稳微动的横线,而在中国内地则呈现的是上下起伏的波浪。这是他对两种生活状态的比较,也是对其移民之路的思索,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总结。  温哥华东区一条小街,一家临街的小型洗衣店里,锅炉正烧得滚烫的水突然喷出,女店主束手无策,本来开洗衣店是半路出家,更不懂锅炉构造,担心由此酿成灾祸,急忙拨打911报警。很快,两辆消防车呼啸而来,几个身材高大的消防员麻利地跳下车
期刊
英语一直是我在学生时代偏爱的科目,我不但对英语语言本身感兴趣,同时也对另外一个世界里的讲英语的人和事感兴趣。但在我读书的时代,外教尚少,除了英语电教片以外,原汁原味的英语交流并不多。所以,不管那时我的英语学的有多好,总给我一种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感觉。  九年前我终于来到了讲英语的加拿大,学了多年的英语终于派上了用场。移民之后,英语便不再是学习的科目,而是生活的必须。而生活用英语却是我们在国内时学
期刊
漫漫长夜等绿卡,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八年了,别提它了。申请、拒绝、再拒绝、再申请。美国、加拿大、加拿大、美国。抗战八年,总算拿到了绿卡。那是心灵的煎熬,意志的磨炼啊!  1995年,我先生硕士毕业在州卫生部找到了医疗统计的工作。工作半年后,老板同意为我先生办绿卡。我们请了我们地区最有名的律师,他建议我们先办国家利益豁免申请,他告诉我们他事务所先送了十几份申请一下子批了,然后又送了五十份也都批了,形势
期刊
澳九一新政策的细则已经拟就,细则内容的作者是澳洲移民部普通技术移民局局长peter Speldwinde及另一高级官员,这些内容虽然尚未在网站公开,但已经可以通过某些渠道了解到具体的变化情况,本文将逐一作出介绍。    改革综述    应当说此次澳技术移民的改革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极其重大的变化。  在内容方面,主要的变革有:01、提高英语门槛要求;02、统一工作经验时间要求;03、调整打分要素,侧
期刊
很多信用卡都能为旅行提供一些特别服务,还有一些专为节假期推出的一些活动。我们从中选择几种,通过对它们的介绍,您也许可以进一步了解出门游玩信用卡能提供什么样的旅游服务。    中行欧元卡    中国银行专门针对赴欧洲旅游和商务考察的人士,推出了以欧元作为结算币种的国际信用卡。欧元卡中行长城国际卡系列的新成员,其结算币种是欧元,在欧洲刷卡消费时,直接以欧元记账;预借现金时提取的也是欧元现金;在还款时可
期刊
现行澳洲移民法出台已经逾3年,经过几年的运作与调整,现行政策的适用规定已经非常仔细,并且仍在不断更新和修改。移民局的思路是,尽可能地想到每一种可能,并做出相关规定。    如商业移民,就分为163、164、165、132四个签证类别。在163类中, 因为对申请者是否持有公司股份的要求不一样,又分为163A类和163B类。那么每个类别究竟适应哪些人群呢?    适合中小企业主的163A类    1
期刊
转眼之间,2006年已经走过一半,这半年多的时间,加拿大移民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2006年下半年,加拿大移民又会呈现出怎样的新趋势呢?      总配额较为宽松    根据加拿大移民局2006年度计划,今年商业类移民的配额有显著增加,如投资移民总人数将达到9000至11000人,各省提名项目的配额也将达到9000至11000人,比2005年大幅增加了10%左右。所以,整体而言,2006年商业移民可
期刊
在西欧各国有多少华人华侨,没人能说得清。有多少中国留学生,本人手上也没有权威的资料。到西欧12国走一趟,无处不有中国人,景区、超市、酒店处处都会碰到中国女孩打工一族。她们在异国他乡过得还好吗?笔者带着这个问号与她们做过交谈,看到她们同是打工,目的不同心态也不同。    打工是为了接触社会    小A姑娘来自我国江南水乡,也许是水乡的滋润使她长着白嫩的皮肤,染着当今女孩儿流行的浅黄色头发,烫成大波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