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叶状囊肉瘤8例的诊治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本科1995年4月~2010年5月收治的8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良性4例,交界性2例,恶性2例。扩大局部切除术4例,单纯乳房切除术4例。随访6例,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13~144个月),1例恶性患者术后2年半,死于远处转移。结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不适当的局部切除易复发,首次治疗时应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或乳房单纯切除术。
  【关键词】 乳腺叶状囊肉瘤; 外科手术
  乳腺叶状囊肉瘤(cystosarcomaphyllodes,CP)又称乳腺叶状肿瘤(plyllodes tumor),是由乳腺基质和上皮两种成分所形成的一种纤维上皮性肿瘤,临床较少见,约占乳腺肿瘤的1%[1]。本文通过对本科1995年4月~2010年5月收治的8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均为女性,年龄32~61岁,平均45岁。病程为8个月~13年,平均32个月。乳腺检查可触及无痛性肿块,分叶状,边界清,可活动,一般与皮肤、胸肌无粘连,无乳头内陷或橘皮样改变。部分巨大肿块皮肤变薄、发亮,浅静脉怒张,肿块最大径4~36 cm,平均9 cm。8例均有肿块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病史。3例既往曾于外院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术后出现复发,复发时间均在术后2年内。其中1例6年内3次复发,前2次手术切除肿物为椭圆规则肿块,病理提示乳腺纤维腺瘤,第3次切除肿物为分叶状肿块,未行病理检查,第4次复发肿物为右乳分叶状肿块,同时合并2枚右乳纤维腺瘤,于本院行乳房单纯切除术。术中、术后病理提示交界性乳腺叶状囊肉瘤。1例本次手术前2年曾于本科因巨大乳腺叶状肿物(18 cm)住院治疗,CT平扫提示肝脏多发结节,胸部未见结节,因故拒绝手术,自动出院。本次住院乳腺肿物增大至36 cm,行动困难,CT平扫提示双肺多发结节影,怀疑转移灶,患者拒绝行增强扫描,行乳房单纯切除术,术中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不重,易于剥离,病理提示恶性乳腺叶状囊肉瘤,随访至今,健在。
  1.2 辅助检查 本组8例均行B超检查,表现为实性或囊性低回声肿物,界限清。5例行乳腺钼靶摄片检查,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球形或圆形致密影。3例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结果均阴性。
  2 结果
  本组扩大局部切除术4例,其中3例为良性,1例为交界性。单纯乳房切除术4例,其中2例为恶性,1例为交界性,1例为良性。以上结果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肿瘤4例,交界性2例,恶性2例。8例中6例获随访,随访率80%,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13~144个月)。失访2例,均为良性。1例恶性患者术后2年半死于远处转移。其余随访病例均存活至今,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首先为德国学者Muller于1838年所描述,是由分裂成熟的上皮和基质可见明显有核分裂的纤维等成分构成。在大体标本的切面上可见有分叶及小囊状外观,故此称作叶状囊肉瘤。由于乳腺叶状囊肉瘤组织学表现多样,且与临床过程无规律性关系存在,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因此,文献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称谓。1982年,WHO对其统一命名为乳腺叶状肿瘤,并根据镜下特征,将其分为良性、恶性和交界性三类。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文献仍在应用乳腺叶状囊肉瘤这一称谓。本病病因不明,乳腺纤维腺瘤可能是本病的原因之一。Abeel 等报道12%~20%患者曾被诊断为纤维腺瘤并行手术切除,平均数目为3.7个。也有部分患者病理标本上可见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同时并存。本组患者中即有3例(37.5)有纤维腺瘤手术史,1例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并存。大部分文献报道发病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2],较乳腺癌发病年龄早。
  本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质地大多较硬,发生于双侧者极少,大多数为单侧性,左右发病机率相等。病程长短不一,几个月~十余年。肿瘤生长过程可分为双相性和单相性两种,前者是指在肿瘤生长过程中骤然增大,临床上提示恶性;后者是指肿瘤在开始时即生长迅速,呈现恶性[3]。Keelan等[4]指出,典型的叶状肿瘤呈双相生长。本组8例均呈现双相性特点。肿瘤生长的快慢与肿瘤的良恶性关系不大。虽然瘤组织可以长得很大,但肿瘤界限仍然很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本组一例36 cm大肿物即证实此点。超声检查及乳腺钼靶照像检查对本病无特异性表现,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常由于取材少,较难作出准确诊断。术前很难确诊此病,对于临床遇到的边界比较清楚的,能迅速增大的乳房肿瘤要考虑是乳腺叶状囊肉瘤。活动性良好的,表面凹凸的肿瘤,球形比较大的肿瘤,即使局部复发的肿瘤也要考虑此病。
  病理学上分为3类,良性、恶性和交界性。其主要标准是:(1)肿瘤边缘完好还是浸润;(2)基质增生程度及其所含细胞量、增生和分化状态;(3)细胞有无去典型化;(4)有无有丝分裂及其发生率;(5)坏死和出血区的存在与否。尽管组织学上可以把乳腺叶状囊肉瘤作出如上分类,但任何镜下发现,都不能把此病的良、恶性决然分开,更不能决定其生物学行为,因为许多病理报告为良性者,临床过程中照样可出现复发或转移[5]。因此,Keelan指出,对所有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不管其组织学上分类如何,就其临床和生物学行为而言,都应该把它当做恶性或低度恶性看待。
  乳腺叶状囊肉瘤可呈轻微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不彻底很容易复发,良性病变的复发率在5%~15%,恶性病变的复发率在20%~30%[6],少数病例甚至可以反复发作多次,所以手术时应适当扩大切除范围。本病主要经血路转移至肺、骨、肝等处,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所以手术时不必行腋窝淋巴结廓清术。
  手术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式主要为扩大局部切除术或单纯乳房切除术。笔者认为,对于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或初次复发的良性、交界性肿瘤,在切除后未显著破坏乳房外形前提下,可选择扩大局部切除术;较小的良性肿瘤,切除乳腺范围为距离肿瘤1 cm,较大的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或初次复发的良性、交界性肿瘤,切除乳腺范围为距离肿瘤2~3 cm。对于巨大的良性肿瘤、恶性肿瘤、2次以上的复发肿瘤,应选择单纯乳房切除术。目前尚无有效证据证实放、化疗对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作用。
  本病手术治疗预后良好。Reinfuss等[7]报道,5年生存率为82.9%,马淑资等[8]报道,5年生存率为94.4%,10年生存率为92.9%。
  参 考 文 献
  [1] Rowell MD,Perry RR,Hsiu JG,et al.Phyllodes tumors.Am Surg,1993,165(3):376-379.
  [2] Mangi AA,Smith BL, Gada MA,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phyllodes tumors.Arch Surg,1999,487:487-493.
  [3] 姜广杰,孙建华,施维锦,等.乳腺叶状囊肉瘤.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10):632.
  [4] Keelan PA,Myers JL,Wold LE,et al.Phyllodes tumor:clinico-pathologic reviews of 60 patients and flow eytometric analysis in 30 patients.Hum Pathol,1992,23(9):1048.
  [5] Linquist KD,Van Heerden JA.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cystosarcoma phyllodes.Am J Surg,1982,144:341.
  [6] Reinfuss M,Mitus J,Duda K,et al.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Cancer,1996,77:910-916.
  [7] Reinfuss M,Mitus J,Smolak K,et al.M alignant phylfodes tumors of the breast:A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55 cases.EurJ Cancer,1993,29(10):1250.
  [8] 马淑资,惠锐,刘红,等.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国肿瘤临床,1994,21(9):679.
  (收稿日期:2011-07-04)
  (本文编辑:车艳)
  
其他文献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生长特点而推广运用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目前我区已全部实现了小蚕专业化共育,但由于共育户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参差不齐,在一些地方小蚕共育的优势得
通过对涪陵区环境保护监测站1997年~2001年长江、乌江涪陵段不同水期水质例行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测定地表水细菌总数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解决的办法.
1 蚕桑丝绸产业的历史地位及其在合川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茧丝绸业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做出过重大贡献,也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主导地
蚕桑生产是我县发展经济的历史传统产业.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抓住中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2000、2001两年发展桑园8 000hm2,为实现年产"1万吨优质茧基地县"打下
徐韩村位于建德市大同西南部,离320国道约1 km,交通便利,全村315户,1 158人,水田64 hm2,旱地42 hm2.目前,徐韩村建有集中连片桑园基地90.7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5.5%;2004年共
困则变,变则通.近年来,蓬安县蚕业局全体干部职工面对困境,创新举措,团结一心,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立足自身搞产业化建设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累计发展蚕桑业主84户,经
研制了一种生化需氧量(BOD)在线自动监测仪,介绍了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对标准样和废水样品的测试结果均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
蓬安是司马相如故里,位于川东北丘陵地区,总人口68万,辖1个街道办事处和46个乡镇.这里水源充足,交通便捷,是连接南充至广安、重庆的中心腹地,是南充市蚕桑生产基地县.全县现
水质监测是任何水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水质监测与评价不仅可对水污染问题进行鉴别和评估,而且可以验证污染控制措施是否正确以及污染源是否遵守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