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探析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8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铸魂工程,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科学把握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目标;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途径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永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一、科学把握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目标
  爱国主义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其内涵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首先,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是人们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域,受共同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的熏陶,在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天然对祖国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规范,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爱国主义作为调整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从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再次,爱国主义是一种政治原则。爱国主义是阶级产生后的产物,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最后,爱国主义是一种法律规范。爱国是国家对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法律要求,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只有明确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我们在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爱国者。爱国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和要求。其次,爱国主义的中级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奋斗目标。最后,爱国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正确认识世情和国情,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我们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时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紧紧抓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线,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
  经济全球化弱化了人们的国家民族意識,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挑战。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摒弃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主导的不良思想,积极维护和增进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中国的历史实践出发,通过中国革命和改革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始终不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线,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文化优势,激发高校大学生对自己祖国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让爱国主义思想优先占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
  三、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多样化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效能。只有综合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把爱国主义深深烙在大学生的心里。
  (一)以课堂教育为抓手,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课堂是高校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历史类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育是高校最直接、最普通、最有效的教育方式。高校要以课堂教育为抓手,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历史类课程这一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主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热情,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思想和意识入学生头脑。爱国主义本身就是国民对自己国家的一种天然情感,加之大学课堂的渗透教育,爱国主义思想和意识必将深深扎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课堂教育有教材做指导,有老师面对面的讲解,通过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和改革的成功实践激发大学生的名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以校园文化为依托,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怀
  高校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怀的重要依托,其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深远。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和渲染功能,通过校训、院训、校歌等凝练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还可以通过各种公益宣传栏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加深高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认知和理解。
  (三)以网络等新媒体为平台,承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与网络接触频繁,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抢占校园网络宣传阵地,以网络等新媒体为载体,不断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网络具有信息储存量大、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覆盖面广、对大学生吸引力强等优势,以网络等新媒体承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大学生特点的选择。大学生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多数学生在空闲时间会选择上网浏览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和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和行为容易走进大学生的视野,这对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网络等新媒体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高校应高度重视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郑志发.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论[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
  [2]张爱平.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必要性[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4,(1).
  [3]白加栋,姜家兴,常佩艳.浅谈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J].教育论坛.
  [4]胡玉辉.探究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选择[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
  [5]姜莎莎.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新思路[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
  [6]于运国,张澍军.试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4,(4).
  作者简介:杨小东,江西吉安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是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动力,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是民办本科高校的主要任务,青年教师创新力是培养创新人才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构建SECI模型从创新知识的获取、保存、传播、转化方面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水平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创新意识不明确、创新氛围不浓,创新基础薄弱、轻视方法创新,创新平台缺乏、实践创新不足,创新转化水平不高,合作创新亟待提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
期刊
摘要:“慎独”思想最早出现于《孟子》和《中庸》这两本儒家经典,千百年间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本文将大致概括几种不同学者的观点,深入剖析“慎独”的含义,并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总结,探索“慎独”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作用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慎独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儒家思想中有关“慎独”的思想,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君子,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在几千年来规范着中国人的行为。它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一个重要的技能,在英语教学中贯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们当前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要阐述了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必要性;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述  随着时代
期刊
摘要:通过对高校党组织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通过校党委及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高校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水平,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使机关党员、教职工党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水平,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全面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党组织;两学一做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两学一做”重大战略任务,这是从严制党,重视党员干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多元化、功利化倾向或信仰缺失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问题分析研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校教师辞职、职业倦怠、被动专业化等从业动力不足状态时而有之,已成为我国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阻力之一。探究高校教师从业动力不足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具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影响高校教师从业动力不足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校教师;从业动力;策略  2006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阶段,高校人才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各界关注。古人有言“天地君
期刊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高校的国际化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并没有针对留学生特点展开教学,仍然照搬面向本土学生的教学手段,导致留学生的教学质量相对较差。为了促进教学质量,需要结合留学生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本文特别针对较难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从教学内容出发,提出了面向国情的留学生教学。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2],高等院校中的
期刊
摘要:本研究采用杨东等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对新余市三所民办院校386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疏离感总量表的三个因素中,民办学生社会疏离感最高,环境疏离感次高,人际疏离感最低;男、女生在无意义感和不可控制感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较高;男生在孤独感和亲人疏离感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不同年级中,除自然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没有显著差异外,疏离感量表总得分和其他维度得分都呈现出显著差
期刊
摘要:现在的美术教育,我們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术。传统美术在教学中所占比重非常少,以及师资力量薄弱。我国传统美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但在现代发展中却受到阻碍。在现代的美术教育中主要以西方的学院派美术教育为主,传统美术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很低,这样的美术教育情况,忽视了美术教育理念,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施行,故而本文将从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现状问题和意义两方面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具有深刻内涵。情景模拟教学是以教学目的为核心,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为目标的一种科学的教学途径。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音乐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中运用音乐知识,在实践中将知识进行升华。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景模拟;课堂教学  一、情景模拟教学的内涵解读  “情景模拟”(Analog Teaching Method)源于行为导向教育思想的一种具体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