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的节段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神经炎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4年Muir首次报告一麻风患者周围神经发生限局性结节,后穿刺及切开,有“脓样物”排出.后来有人用“神经脓疡”之名报告类似病损.但是,这种病损的性质及其临床病理的特点仍不清楚,主要因为迄今为止对这类病例缺乏大量系统的研究.作者对Karigiri Schieffelin麻风研究和训练中心,1960~1975年诊断“麻风神经脓疡”,有临床记录和组织病理资料,具有下列4个条件的30例研究.

其他文献
坏疽性脓皮病(PG)可能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合并症,也可伴发节段性回肠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其他系统性疾病.皮损的发展一般反映了基础疾病的活动性,作者报告2例PG患者局部单用色甘酸钠(SodiumCromoglycateSCG)取得疗效.病例1,女性,58岁,因不适、关节疼痛和体重下降5个月而入院治疗.6周来左大腿发生一迅速增大的疼痛性溃疡.3年前有血性腹泻的病史,用Sulphasalazine和类
作者把寻常痤疮列为7型,分别采用单独或联合应用维生素A酸,过氧化二苯甲酰,外用抗菌素,口服抗菌素,皮损内注射类固醇激素,液氮和口服类固醇激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为了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皮肤表现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作者对106例SLE患者进行了7年的随访与复查.每个患者系用多维向量(multidimensional vectors)形式,以"有"或"无"记录95项临床征候(包括手部皮肤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资料数据按CLUSTAN-IC程序的Ward法和分割法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最终结果以聚类谱系图(枝状图)(dendrogram)方式表示.
在活体外能抑制多巴酪氨酸酶反应的类脂成分,是用薄层色谱法从加入了油酸或异油酸(vaccenicacid)的培养基的浸没秕糠孢子菌培养中分离出来的.用气体色谱――质谱分析法(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分析这些成分,主要有C9和C11二羧酸.
期刊
氨甲喋呤(MTX)广泛用于治疗银屑病。1975年据估计在美国有25000名银屑病患者用MTX治疗,近来调查,有52%美国皮科医生用它治疗银屑病。本文作者对MTX的适应症,用法及并发症作了简要的综述。关于MTX对肝的毒性,由于用药方案,总剂量的不同以及素质因素如酒精中毒、糖尿病和肥胖病等影响,很难估计患者发生危险的确定的百分比。根据至今积累的大量资料MTX对肝的毒性有如下特点: 1.间歇投药方案比连
作者报告一例维生素C迟发型变态反应的病例.患者男性59岁,1978年6月初次在臀部发生小的,红色的,很痒的丘疹.以后几周,皮损扩展到身体的其余部分,特别是大腿和肩部.1978年8月入院时,发现对称分布,密集成群,奇痒的损害.小丘疹大部融合,为荨麻疹样,部分为表皮剥脱.皮损活检为典型亚急性到急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化验检查除血清电泳有血蛋白轻度异常外均属正常.
期刊
Lucio现象是弥漫性瘤型麻风的一种急性表现,发生于化疗之前,特点为成批的斑状或稍硬的红斑性皮损,中央发生坏死且往往破溃导致皮肤溃疡.上述损害好发于四肢,痊愈后残留萎缩性星状疤痕.组织学检查显示为真皮血管的坏死性脉管炎.这种病人按Ridley分类,临床上属于LL.Lucio现象常见于墨西哥和其他中美国家,美国也曾报告过一些病例.
作者以前从系统性硬皮病(SD)患者尿中分离出一种葡萄糖氨基烯糖(GlycosaminoglycanGAG)能引起鼠硬皮病样改变.本文报告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来检查细胞免疫对尿GAG的反应.作者共检查了31例SD,4例SLE,4例皮肌炎和11例健康对照者周围血的淋巴细胞.结果:在已经过氚化胸腺嘧啶核甙结合的SE患者的淋巴细胞中加入0.5M氯化钠组分的SD尿时,13例激活数值为2.201.72,7例正常
蕈样肉芽肿是具有特殊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一种T细胞性淋巴瘤,而Sézary综合征则为蕈样肉芽肿的一种白血病型表现。本文在于研究蕈样肉芽肿及Sézary综合征病例是否有异常量的血清胸腺因子。血清胸腺因子为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肽,它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的血清中,由Bach等从猪血清中分离并作了定性等研究。它的量决定于胸腺的功能,在婴儿体内含量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渐下降,至40岁以后降
本文报告5例结核样型麻风患者低位正中神径麻痹,采用伸拇短肌转移至屈指浅肌以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