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英语学科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发展到今天,培养和尊重学生个性已成为当前教育的关键。其实,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便是以学生个性为先的指导思想。这也可以看出,在我们的教育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也不例外。
   一、培养学生的个性品德,最重要的条件便是转变观念。
   首先,转变认识观念。
   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基础,转变认识观念是其他观念的基础。这一转变要求我们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时刻不能忘记:无论是学生还是孩子,玩是他们的天性。如鲁迅先生当年追问“怪哉”虫之事,在现今的教育下是不能再发生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稍有动作,便被视为不守纪律;学生稍有过失便被认为是差等生;英语课上不开口便是不想学好英语是不可取的。特别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此类情况就会更多一些。面对这些,老师如果一棒子打死,必将严重地抹杀学生的天性,更谈不上个性的发展。因此,作为现代教育组织者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好动、过失,要给予极大的理解及正确的认识。
   其次,转变地位观念。
   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将教师定格在了一个课堂的至尊位置,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任何人只要想得到光明便不得得罪老师,老师在课堂上有着绝对的地位与权力,学生只能低头下拜不能直立正眼,学生服从完全没有理由。正是由于如此,学生的好奇心完全失去了,他们不懂思维,懒于思维,一切只等着老师来处理。这种情况下,教师最好的办法,只有把自己的地位降到一个与学生同样充满好奇,偶尔也会犯错的程度,和学生一起说,一起唱,才有利于真正发现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
   再次,转变角色观念。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是知识的主导者,完全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事实上,学习是学生自己的工作,完完全全要靠学生来独立完成的,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或者说是一个解难答疑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质疑,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给学生发展个性留下空间。
   二、有了好的条件后,我们便需要采取若干具体的方法来发展个性。
   首先,构建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一改以往教师一统天下的做法,更要改变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评价的方式,而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改变评价的导向。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变专制为民主,专制式的评价无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只能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创新人格的压抑。因此我所带的班里,一切都是透明的,班务公开栏就清晰地体现了这一点,从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到班干部的各司其职;再从小组长到班长到班主任逐层管理的推广,无一不体现了民主的成分。
   变单一为多元,单一的评价机制只能使本身天赋不一,志趣各异的学生高度统一发展方向,训练出的是“唯书是从”的“奴才”,千人一面。再加上我校推出的“多一把衡量的尺子”这一活动,更坚定了我培养个性化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信念,因此在我的班里每月都会有卫生、学习、纪律、间操、作业等标兵产生,这样学生虽然特点不同、程度不同,但同样有获得荣誉、引以为荣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激发。
   变争优为创先,即评创先,如先发现、先动笔、先完成、先进步,课堂上尖子生唱“独角戏”,后进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被打破了,我的课堂上全班学生都是主体,都是主角。
   有了一系列人性化的管理,学生常常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且没有压抑、害怕等心理感觉,他们始终觉得课堂就是他们的天地,他们才敢于尝试,他们的个性才容易暴露出来,才能得到表现与发展。
   其次,利用学科特点。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最好的平台是课堂,因此利用学科特点对于发展学生个性起着重要作用。
   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大胆的创新。
   (1)开放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力求不固定地运用某一种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教学场景的不同而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例如昨天课堂上我是营业员,今天便成了交通警察,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明天又将成为一个画家;这个星期教室是一家超市,师生在一起为野餐购物,下次却是家中的厨房。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可以任意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现他们的才能,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个性发展。
   (2)采取活动途径。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感动、体验、实践与合作的方式,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具体有如下一些活动模式:
   语言描述情境。对于某些难以用画面显示的情境,可利用语言进行简洁易懂的描述,并可配上表情、手势,做到绘声绘色,使学生进入情境,如在教“have to do”时,首先我提供了这样的语言情境:Today is Sunday. I want to see an interesting film. But my mother is ill, so I have to look after her at home.在这种语境中,学生很容易理解“haveto”的确切含义,再通过一些情境练习,学生很快自然地学会了它的用法。
   ①游戏激活情境。游戏教学是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因此游戏教学既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增添了课堂教学的魅力与气氛。在学习句型“Whatdoeshe/shedo? He/She is a……”时,我编了一个“询问职业”的游戏,并且开展小组竞赛,学生个个情绪高涨,用他们自认为最好的方式回答,就连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投身进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班里有一个男孩,他的语言基础很差,但在这个游戏中他不甘落后,准备的道具数他的最多。
   ②形体动作创设情景。将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形体动作,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及动手的能力,如run fast/faster/fastest与jump far/farther/farthest,为了区分,好多同学自愿上台表演,他们争先恐后,就像在赛场上一样,将“跑步”与“跳远”区分得形象、逼真、生动。
   在以上的一系列过程中,教师唯一要做的便是尊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独立去完成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再次,鼓励教学,发展个性。
   激勵是利用外部诱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现行的课堂教学只能激励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能力仅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因此,我们的教育主要任务是要唤醒那些沉睡的主体意识,发现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竞争、成功等多种激励方式来肯定学生,而且要特别注意:
  (1)激励自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认识过程、情感的升华、思维的发展等都不能越俎代庖,我们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求知识,发展能力,给学生松绑,凡是体现学生个性化、主动性的东西,我们都应该作为创新内容加以保护,即使学生出现了“无知的错误”等,也应善意地保护、谅解,以维护其自尊与学习的热情。
   (2)激励发现。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哪怕是幼稚可笑的问题,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逐步学会解决问题。
   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现代化的人,要让学生的主人意识增强,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让学生跟上现代化的发展,并注意观察学生带有个性色彩的接收、传递、巩固、创造等思维性行为,充分加以肯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才会使学生的个性永葆鲜明的特色。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注重于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测验等等。而忽略了写教学后记,认为写教学后记是多此一举,是在浪费时间,反正课已经上完了,写了也没有用处。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其实每堂课后是否写教学后记,无论是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还是对今后的教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后记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角落。  一、教学后记的作用  1.教学后记是发现问题的窗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
期刊
摘要:分层次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断进步     由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和中国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合编的《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以全新的面孔于05年9月与我们宁波市的初一学生见面了。它图文并茂:有创意,具有时代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一拿到
期刊
英语条件句是历年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中“语法与词汇”部分必考的知识点之一。一般每年的试题中有两到三道英语条件句相关知识的选择题。下面笔者将结合历年来专四考试的真题,演示如何从逻辑方面理解英语条件句。  英语条件句分为两个部分:if从句和主句。它们可以分别被理解为“条件部分”和“结果部分”。如:  例1:All of us would have enjoyed the party much
期刊
摘要: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其中“学会求知”即学会学习。我们英语学科的教学应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上,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拟就从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意识,能力,培养  新课程呼唤新的学习方式。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把以
期刊
摘要: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英语教学应强调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构自主学习模式。  关键词:英语学科;素质教育;内容;特点;措施    人的素质教育是指在人的先天和
期刊
摘要:简略介绍了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文化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交际    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越来越多,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有斩获,但与之同时并存的是,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并未得到多大改善,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
期刊
摘要:介绍了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分析,并从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小组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以及重视生活情境五个方面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对英语情景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情景 学习    传统的灌输式的英语教学使得大学生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后却依然收效甚微。一方面,由于多年来的教学模式一直以知识性“灌输”为主,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忽略了学生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能力。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中学英语和其它学科一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任务。下面就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进行教学谈点滴体会和做法。    一、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英语素质教育
期刊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人体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在英语课改实验活动中,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课改理论,就是要寻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期刊
摘要: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在英语教学的首位。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能源,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一种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最活跃、最现实、最直接的作用。如果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大大地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激发 中学生 学习英语 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授英语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引入,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