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改变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an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概念的提出已达40年,随着划痕标记染料示踪(scrape—loading and dye transfer,SLDT)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荧光淬灭后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ing,FRAP)技术的创立,使得近10余年来各学科关于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研究快速发展,业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进行了有机胂添加剂对土壤微生物、小白菜和鲫鱼的毒性效应和在鲫鱼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的研究,并对神经毒性机理进行了探讨。 1.有机胂添加剂的生态毒性研究 低浓度阿
随着电离辐射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职业受照人群白血病和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1~3],辐射损伤的防护和检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1976年Countryman和Heddle首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偶蹄类动物的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的暴发对于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大量动物死亡以及因口蹄疫而引起的贸易壁垒给其他无疫情国家经济
水禽包括家鸭是H5N1亚型流感病毒的储存宿主,早期病毒不致死水禽,感染病毒的水禽自身也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以长时间的带毒并向外界排毒,具有潜在感染其他宿主的危险
<正>1930年春天,在当时北平颇为寂寞的文坛诞生了一份纯文学刊物《骆驼草》。这份刊物虽然只是一份薄薄的周刊,但一经出现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年后该刊的创办人之一的
针对工艺流程的特殊性,对基本遗传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了双染色体编码方法。运用改进遗传算法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混合智能方法,以完工时间、交货惩罚为目标,建立仿真优化模型,首先得
高职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德育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高职德育课的理论性较强,单纯的理论讲授缺乏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