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自体实验发现了氯仿麻醉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k213071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99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首次通过自体实验,感受到氧化亚氮(又称笑气)的麻醉性能。1846年,美国牙科医生托马斯·黄顿对乙醚所作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实验,更证实了药物麻醉缓解疼痛的功能。但是在施行外科手术时,要求血中的乙醚浓度要维持一定的水平,若不慎继续吸入而麻醉加深,可能致使患者因呼吸麻痹而死。
  一年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年轻的产科主任詹姆斯·辛普森(1811~1870)决定寻找一种可以替代乙醚用于肌体麻醉的治疗剂。实验首先在爱丁堡皇后街42号辛普森家进行。在晨用起居室的橡木柜子里,摆放着一瓶瓶不同的化学品。辛普森先让助手詹姆斯·马修斯·邓肯去闻嗅不同的瓶子,然后将选中的化学品倒入玻璃杯和茶碟中,由自己、邓肯和另一位助手托马斯·基思医生再来闻嗅。辛普森的朋友和同事詹姆斯·米勒则在次日早晨进去,看昨晚的实验做得怎样。
  1847年11月4日,邓肯花了一个早晨去闻嗅一只瓶子,后来,他把当时的感受告诉了辛普森:“觉得自己很愉悦地从昏睡状态中慢慢醒了过来,时钟显示这昏睡大约持续了一刻钟。”辛普森同意当天晚上对他闻嗅过的化学品进行实验。
  晚餐后,辛普森、邓肯和基思将要进行实验的化学品注满一只只玻璃杯,开始闻嗅。很快,闻着芬芳的香味,他们有了轻松发笑的感觉。辛普森的妻子杰西、她的侄女皮特里小姐和辛普森的内兄看着他们闻嗅之后,一下子變得兴奋、快乐和多话。再后来,他们都平静下来了:辛普森就倒在地上,先是打了个滚,相信“这可是远比乙醚厉害,比乙醚好”;邓肯趴在桌子上大声打呼噜,完全没有意识;基思则躺在地上,两脚两手在踢打桌子。
  镇静了一会儿之后,三人又开始闻嗅。后来轮到皮特里小姐。皮特里小姐闻嗅之后,反复叫着:“我是一个天使!”随后便陷入昏睡。
  有了这样的感受之后,第二天,辛普森就要求爱丁堡化学家登肯和弗洛克哈特给他提供他们实验证明的这一化学品——1831年合成的三氯甲烷,一种味甜、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俗名氯仿。据说,为了辛普森的需要,登肯和弗洛克哈特彻夜制作,使辛普森在此后的十天里,将氯仿用于大约50例外科病人。
  其中一次颇具戏剧性的成功正是将氯仿用于产妇分娩。1847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产妇即将第二次分娩。她的第一个孩子是在她骨盆变形、做了手术之后三天才产下的。这次,辛普森在她宫缩三个半小时之后,将半茶匙氯仿倒进手帕卷成的圆筒里,对她使用麻醉,10~12分钟后又以同样剂量使用一次。过了25分钟,这位母亲终于在无意识状态下产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在她苏醒过来之后,起初竟不相信这个婴儿是她自己生的。能这样生下孩子,使这位母亲感激不尽,后来她给孩子取名“Anaes-thesia”(麻醉之意),作为纪念。
  (摘自《看历史》)
其他文献
外公见多识广,恪守“家有门风,有人教养”的信条,亲定家规、身体力行。  每次饭前,我和姐姐先要帮着端菜,拿好筷子调羹,整齐地摆放在八仙桌上,然后各自去盛飯,吃多少盛多少。各人坐在四条长方凳的半端,倚着四块大桌边的一侧,不能挤占空位、逾越空间。等到人都坐上桌,外公作为最年长者先动碗筷,我们方可开饭。  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不疾不徐、细嚼慢咽,不许随意说话、乱吐垃圾,不可挑菜拣肉,不能独食偏爱的菜肴。
期刊
当我们身边有一个胆小的孩子时,我们首先要看到的是他的弱小,允许他有恐惧感,而不是他应该勇敢,应该机智,应该……  女儿小的时候有一阵拒绝一个人睡。女儿告诉我,她之所以不愿意一个人睡,是因为有一次看了一部电影,里面有一个镜头:黑暗中钻出巨大的毛毛虫,当时把她吓坏了,以后只要在黑暗中就会想起來。  我告诉女儿,我自己在小时候最恐惧的是什么。我怕鬼,虽然早听人说过世界上没有鬼,可是村子里的一位老奶奶特别
期刊
超市货架上,标有“弱碱性”“pH值在7.0~8.5”之类标志的瓶装水越来越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净水设备专业委员会资深专家顾久传认为,以偏酸性还是偏碱性来划分水质的好坏是不科学的,要以是否符合水质标准、水中的杂质及其受污染情况来决定水质的好坏。  在大健康环境下,水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的孙月鑫认为,健康水的完整概念应有以下7条标准:① 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②
期刊
科学名门世家:达尔文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想要创建可以世代相傳的家业的父母们!  1. 父母作为子女的人生导师,一定要起到领导作用;  2. 时刻营造充满音乐的欢快的家庭气氛;  3. 通过旅行制造人生的转折点;  4. 无论是哪一方面,如果与子女的性格不适合,则不要强求;  5. 一旦发现子女具有学者的潜质,就要全力支持;  6. 如果反对的人占多数,就采用长期说服的方法;  7.
期刊
厨房一度是家里的重中之重,而掌管厨房的人,百分之九十九是家中的女人,所以母亲在我眼里,俨然就是厨房女王,虽然她的舞台并不止于厨房。  为了方便劳动,母亲耳边常年卡着两枚钢夹。沉重的生活直接影响到人的外貌,母亲常年都是牛的表情,疲惫,安静,超越美丑,无视疼痛,动作缓慢结实。晚上,她让大小不一的我们围坐同一盏灯下写作业,自己躲在一旁,躲在我们漏出来的光线里飞针走线,她的手指白天能拿起两倍于她身体的重物
期刊
诺贝尔名门世家:居里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准备将子女培育成为优秀科学家的父母们!  1. 即使不在学校里学习,也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2. 实践夫妻平等的原则也是优秀的子女教育;  3. 在大自然中培育子女探求真理的心;  4. 父亲既是家庭教师,又是领导人;  5. 通过爷爷教育孙女,实现“隔代教育”;  6. 即使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也应该重视与孩子建立互相依赖的关系;  7.
期刊
前段时间,江苏“最美家庭”名单在南京揭晓,当日还选出“江苏最美家规家训”20条。  据介绍,江苏省妇联以“立家规、传家训、扬家风”为主题,向全省2600万个家庭发出了“江苏最美家规家训”征集令,吸引了100多万家庭争先亮出好家规好家训。以下为“江苏最美家规家训”20条。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为官之道,清正廉明。农工商兵,树立新风。忠厚传家,荣辱与共。  徐州 于康亮家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期刊
“文革”期间,“早请示晚汇报”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一种仪式,却也产生了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  “死的人不同意”  一天我(郑民主)所在的生产队出早工,全队男女老少几十号人在队部门前集合,队长带领大家背诵《为人民服务》中的经典段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其中有一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当背诵到这句时,一个富农子弟开玩笑,小声嘀咕了一句:“人总是要死的,但
期刊
和谐的性生活能够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可以促进家庭的和谐美满。要想维持性爱的和谐其实也是需要技巧的,因为夫妻生活久了之后难免会失去新鲜感,性生活也会变得没有激情。那么性爱和谐的秘诀有哪些?  性生活优先权  幸福美满的夫妻,是会把性生活当作生活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要想夫妻和谐,那么应该把性生活放在第一位,只要有可能,应该千方百计的保护性生活,要满足性生活的一切需求。  约定同房日期  应该提前约
期刊
著名作家萨苏自幼在中国科学院大院长大,与华罗庚、陈景润、童第周等“神仙人物”为邻,其父师从华罗庚。他曾出书真实还原了一群当代科学家过往的人生传奇。  章照止:“中国的眼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上一直认为,中国有一个神秘的人物,在他的面前,设计多么巧妙的密码都如同草芥,他们把他叫作“中国的眼睛”。其实,“中国的眼睛”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小组,如果一定要把它聚焦在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中国科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