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型室内用木塑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来源 :工程塑料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杨木木粉(WF)为原料,聚磷酸铵(APP)、二氧化硅、氯化铵为阻燃剂,其中二氧化硅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制备出阻燃型室内用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力学测试等手段对其阻燃、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二氧化硅经过KH550处理后,对应FTIR峰发生变化,说明二氧化硅被有效改性,以APP、改性二氧化硅和氯化铵作为阻燃剂,可以有效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WF,PE–HD,APP,氯化铵,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
其他文献
通过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显微组织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核电站辅助锅炉安全阀弹簧断裂的原因,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比较了去氢前后弹簧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弹簧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均符合标准规定,仅氢含量略高(2.8μg/g),弹簧在较高的剪切力作用下发生氢脆断裂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SSRT后,与原始弹簧相比,去氢后弹簧的抗拉强度有所降低,断裂时间延长40%,断后伸长率由8%提高到15%,断面收缩率由21%提高到31%,弹簧的氢脆敏感性明显降低.
通过对天线反射面的结构工艺特性的分析,对反射面的制造过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工艺控制,实现对抛物面反射面型面精度的成型控制,可使反射面的型面精度均方根误差控制在0.15 mm以下。所成型的反射面可用于电磁波的接收与发射,完成目标搜索与跟踪,也可用于电子干扰、无线电通讯等领域。
结合打印头直径、实物尺寸、材料性能等客观因素,研究了壁厚、封闭面厚度、填充率、打印速度和打印头温度对聚乳酸(PLA)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5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来优化3D打印工艺参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又通过综合评价方差分析方法对PLA制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壁厚0.8 mm、封闭面厚度0.6 mm、填充率60%、打印头温度200℃、打印速度60 mm/s最佳参数设定,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制件的力学性能。
利用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倍半硅氧烷(SiSQ)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通过层层自组装交替沉积技术分别在硅片和医用导管表面制备了基于40 nm和80 nm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BPEI/SiSQ)n多孔多层膜,并通过低黏度硅油多孔灌注的方法制备了ST/(BPEI/SiSQ)n-SO超滑硅胶导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分别进行形貌表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证明了(BPEI/SiSQ)<
主要研究了纺丝级聚甲醛(POM)(MC90–F)与通用级POM(MC90)在热稳定性、结晶性能等方面的差异性。通过偏光显微镜、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表面醛和不稳定端基含量等测试方法,综合分析发现,MC90–F相比MC90具有更加优异的热稳定性,其表面醛含量和不稳定端基含量均低于MC90;MC90–F的结晶速度明显低于MC90,因此MC90–F纤维可进行高倍牵伸,实现高强聚甲醛纤维的制备,并应用于土工建材领域。
将凹凸棒石与硅灰石以不同配比添加到聚四氟乙烯(PTFE)中,通过机械混合、冷压烧结的方式制成PTFE/凹凸棒石/硅灰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同步热分析、邵氏硬度计、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3D表面轮廓仪对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凹凸棒石与硅灰石的引入使得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玻璃转化温度降低,硬度增加,同时磨损率显著降低,其中添加质量分数10%凹凸棒石与30%硅灰石的PTFE的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仅为4.1×10–6 mm3
为了研究基于液晶显示(LCD)面成型光固化技术打印碳化硅纳米颗粒填充光敏树脂制件的尺寸收缩率和硬度,运用单因素法分析研究了分层厚度、曝光时间、灭灯时间对制件收缩率和硬度的影响,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出了制件收缩率和硬度的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层厚度对制件收缩率和硬度的影响均为最大。由响应面分析得知,最优工艺参数为分层厚度0.06 mm、曝光时间17.8 s、灭灯时间15.7 s。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打印的鼓型制件整体收缩率为0.72%、表面硬度(HD)为95.7,与理论预测值接近,优化
高密度聚乙烯(PE–HD)植被网与单层土工网具有良好的边坡防护使用性能。采用拉伸试验装置对PE–HD纤维植被网与土工网进行了一系列的拉伸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在等速率下材料的伸长率与荷载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了材料的纵向伸长率、横向伸长率、荷载变化规律,确定了不同伸长率的平均拉伸力、断裂平均用时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单层土工网的纵向、横向断裂拉伸力平均值小于植被网,单层土工网的断裂平均用时小于植被网。相关的试验结果可以为植被网与单层土工网的应用提供参考。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利用静电纺制备聚丙烯腈(PAN)基碳纳米纤维膜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纳米纤维膜的制备、预氧化和炭化等工序。另外,还综述了PAN基碳纳米纤维膜的性能优化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介绍了纤维增强塑料的组成和特点,综述了纤维增强塑料在涵洞工程、桥梁工程以及公路工程其它方面的应用,分析了未来纤维增强塑料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以进一步促进纤维增强塑料的研究与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