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方向,然后对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讨论,并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进行了探讨,保证了配电网运作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馈线自动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121-02
1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方向
伴随着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渐渐在电网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在电网领域中信息模型都是非常关键性的依据,借助各种配网运行软件能集中化地处理电网运行时的各类数据及信息,这就能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并且利用这个体系就能系统性地检修体系的运行状态。一方面,为了使数据能更好地获取及处理,可以在自动化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仿真体系,如此就能很好地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仿真系统的普及能使电力动态监测的实际质量得到保障,并且能相应地提升监测水平,此外还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1]。此外,自动化技术可以充分联系人工智能技术,进而使元件故障能及时被发现,并且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如此便能有效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行及软件的开发、升级等。
2 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2.1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电力系统在运用配网自动化时,其功能性需求非常多样化。假若电力系统产生故障,就应在较短的时间内隔离产生故障的组件,或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用户直接切换至其他没有产生故障的电源上,如此便能降低因为断电导致的经济损失。另外,配网自动化可以智能化地完成配网在实际运行时形成数据的采集及处理,如此配网管理人员就能很好地了解并且掌握配电网的运行状况,也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及信息,分析可能产生故障的部位,并且落实相关预防管理的工作,更好地针对配电设备进行维护,便能极大地提升电力系统中配网供电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2.2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缺点
电力系统运用了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使供电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得到极大的保障,可是在某些层面上还是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在运用配网自动化时不能在第一时间更新数据,而电力单位在实际运用相关技术设备的过程中,并未采取定期检修及维护的措施,这就会使很多老化的设备依然运行,进而使电力系统中信息的传输效率以及信息容量达不到预计的效果。另外,一些电力企业为了能降低运营成本,采取老化设备及新进设备混用的措施,这就会使这两种设备在实际运用时,在运行性能等层面上存在差异,就会使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存在异常现象。此外,目前配网自动化技术性能并未实现多元化,但在电力体系中运用配网自动化技术旨在提升供电可靠性,但实践表明,这个目标并未得到很好的成效。现今大部分的配网检测还是在采取以往停电检测的方式,这就使配网自动化技术并不能实现在持续供电前提下的监测工作,进而使电力系统供电的持续性与自动化受到极大的影响。
3 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功能
3.1 在线实时监测及数据采集功能
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可以系统性地监控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还能进行远程监控,动态收集电网配电时的数据及相关信息,并且合理地运用配电网中的自动化技术,可以高效地交流并且共享数据及信息,如此就能使配电网系统监测的实时性得到保障,此外,相关操作人员能实时获取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数据,倘若出现故障,操作人员还能借助实时监测的方式,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使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稳定性及运行安全性都能得到有效保障[2]。
3.2 馈线自动化功能
馈线自动化其实就是在配电网系统实际运行时,运用光测控技术针对运行状态及具体效果进行监测,进而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保障,倘若在實际自动化运行时,形成了技术性故障或产生了其他问题,监测体系就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且有效处理相关问题,倘若在系统中存在可操作性的问题,就能自行完成修复处理,如此便能很好地提升系统稳定性及安全性,使电力系统的供电水平得到提升。
3.3 停电管理的自动化功能
在配电网建设及发展的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尤为关键,借助这个技术,能高效地收集电网系统中的具体数据及实际信息,进而使数据及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与及时性得到有效保障,进而使配电网系统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整个系统的构建,其实就是借助自动化技术,完成数据的筛选与分析过程,然后针对故障产生的具体原因及可能的故障点进行预判,进而使停电范围能明确下来,以免产生额外的损失。如此就能使电力系统抢修能在故障产生的第一时间开展,有效控制故障的危害性。配电网自动化体系包括应用层、中间层、平台层,并且每一层中都有相对应的子系统。
4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分析
4.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应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普及,自动化技术及计算机运用技术渐渐得到重视,但要使电力系统能真正实现稳健、长足的发展,就应深入分析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当然,还应注重计算机运用技术,倘若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时被干扰,就应在第一时间针对干扰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及探讨,探究出故障点及形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及时排除并且解决故障。此外,还应针对性地分析输电线路中自动化技术的实际运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今后配电网自动化也会更加重视变电站。鉴于此,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水平及稳定性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4.2 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计算机技术持续发展,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信息管理技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际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具备极其重要的功能。目前,信息管理技术的在电力系统领域渐渐普及,并且电力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之间的融合程度也是不断加深,如此就能很好地强化电网系统运行的有序性,最终极大地推动了电网系统发展的智能化进程。
4.3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自动化工艺主要是向着电网体系向自动化技术的方向发展,在此中能划分成为5个不同的级别,而且不同级别的电网都对计算机应用工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质,在电网调度体系中使用计算机工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里尤其要注重的就是,该技术的使用能对电网体系的运作状态展开实时的检测与控制,同时,实时地搜集电网运作环节中的信息数据,不仅如此,还能对信息展开细致的研究分析,确保了体制的稳定运作,提升了电力体制运作的安全性质。
4.4 PLC自动化技术应用
PLC工艺对电力体系的自动化技术发展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其巨大的效益与作用。PLC技术对体制内部的储存能展开合理的管理与监管。PLC技术能高效地完善电力体系中的原系统中所有的问题。合理地使用PLC工艺能提升电力体系的运作速率以及其活跃度,能优化改善电力体系的控制效益,在极大限度上地降低能量损耗,不仅如此,还能对信息数据展开合理的研究与分析,展开信息的转化,以此来强化整个电力体系的运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体现了其自身巨大的效用,在配电网络体制发展的环节中要求要注重自动化工艺的使用,使用自动化技术工艺能强化配电网体现其自身的作用与性能,体现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与深入,并且还可以有力地促进自动化的配电网体系的构成与发展,此外,通过自动化工艺,中国的配电网运作安全性质以及其稳定性质也有了极大程度上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高孟友.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D].济南:山东大学,2016.
[2]陈 雷,姜志勇.电力系统工程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分析[J].机电信息,2012(30):38~39.
收稿日期:2018-8-6
作者简介:谢 豫(1965-),男,浙江嘉兴人,工程师,本科,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作。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馈线自动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121-02
1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方向
伴随着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渐渐在电网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在电网领域中信息模型都是非常关键性的依据,借助各种配网运行软件能集中化地处理电网运行时的各类数据及信息,这就能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并且利用这个体系就能系统性地检修体系的运行状态。一方面,为了使数据能更好地获取及处理,可以在自动化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仿真体系,如此就能很好地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仿真系统的普及能使电力动态监测的实际质量得到保障,并且能相应地提升监测水平,此外还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1]。此外,自动化技术可以充分联系人工智能技术,进而使元件故障能及时被发现,并且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如此便能有效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行及软件的开发、升级等。
2 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2.1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电力系统在运用配网自动化时,其功能性需求非常多样化。假若电力系统产生故障,就应在较短的时间内隔离产生故障的组件,或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用户直接切换至其他没有产生故障的电源上,如此便能降低因为断电导致的经济损失。另外,配网自动化可以智能化地完成配网在实际运行时形成数据的采集及处理,如此配网管理人员就能很好地了解并且掌握配电网的运行状况,也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及信息,分析可能产生故障的部位,并且落实相关预防管理的工作,更好地针对配电设备进行维护,便能极大地提升电力系统中配网供电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2.2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缺点
电力系统运用了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使供电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得到极大的保障,可是在某些层面上还是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在运用配网自动化时不能在第一时间更新数据,而电力单位在实际运用相关技术设备的过程中,并未采取定期检修及维护的措施,这就会使很多老化的设备依然运行,进而使电力系统中信息的传输效率以及信息容量达不到预计的效果。另外,一些电力企业为了能降低运营成本,采取老化设备及新进设备混用的措施,这就会使这两种设备在实际运用时,在运行性能等层面上存在差异,就会使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存在异常现象。此外,目前配网自动化技术性能并未实现多元化,但在电力体系中运用配网自动化技术旨在提升供电可靠性,但实践表明,这个目标并未得到很好的成效。现今大部分的配网检测还是在采取以往停电检测的方式,这就使配网自动化技术并不能实现在持续供电前提下的监测工作,进而使电力系统供电的持续性与自动化受到极大的影响。
3 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功能
3.1 在线实时监测及数据采集功能
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可以系统性地监控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还能进行远程监控,动态收集电网配电时的数据及相关信息,并且合理地运用配电网中的自动化技术,可以高效地交流并且共享数据及信息,如此就能使配电网系统监测的实时性得到保障,此外,相关操作人员能实时获取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数据,倘若出现故障,操作人员还能借助实时监测的方式,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使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稳定性及运行安全性都能得到有效保障[2]。
3.2 馈线自动化功能
馈线自动化其实就是在配电网系统实际运行时,运用光测控技术针对运行状态及具体效果进行监测,进而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保障,倘若在實际自动化运行时,形成了技术性故障或产生了其他问题,监测体系就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且有效处理相关问题,倘若在系统中存在可操作性的问题,就能自行完成修复处理,如此便能很好地提升系统稳定性及安全性,使电力系统的供电水平得到提升。
3.3 停电管理的自动化功能
在配电网建设及发展的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尤为关键,借助这个技术,能高效地收集电网系统中的具体数据及实际信息,进而使数据及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与及时性得到有效保障,进而使配电网系统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整个系统的构建,其实就是借助自动化技术,完成数据的筛选与分析过程,然后针对故障产生的具体原因及可能的故障点进行预判,进而使停电范围能明确下来,以免产生额外的损失。如此就能使电力系统抢修能在故障产生的第一时间开展,有效控制故障的危害性。配电网自动化体系包括应用层、中间层、平台层,并且每一层中都有相对应的子系统。
4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分析
4.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应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普及,自动化技术及计算机运用技术渐渐得到重视,但要使电力系统能真正实现稳健、长足的发展,就应深入分析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当然,还应注重计算机运用技术,倘若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时被干扰,就应在第一时间针对干扰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及探讨,探究出故障点及形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及时排除并且解决故障。此外,还应针对性地分析输电线路中自动化技术的实际运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今后配电网自动化也会更加重视变电站。鉴于此,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水平及稳定性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4.2 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计算机技术持续发展,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信息管理技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际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具备极其重要的功能。目前,信息管理技术的在电力系统领域渐渐普及,并且电力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之间的融合程度也是不断加深,如此就能很好地强化电网系统运行的有序性,最终极大地推动了电网系统发展的智能化进程。
4.3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自动化工艺主要是向着电网体系向自动化技术的方向发展,在此中能划分成为5个不同的级别,而且不同级别的电网都对计算机应用工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质,在电网调度体系中使用计算机工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里尤其要注重的就是,该技术的使用能对电网体系的运作状态展开实时的检测与控制,同时,实时地搜集电网运作环节中的信息数据,不仅如此,还能对信息展开细致的研究分析,确保了体制的稳定运作,提升了电力体制运作的安全性质。
4.4 PLC自动化技术应用
PLC工艺对电力体系的自动化技术发展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其巨大的效益与作用。PLC技术对体制内部的储存能展开合理的管理与监管。PLC技术能高效地完善电力体系中的原系统中所有的问题。合理地使用PLC工艺能提升电力体系的运作速率以及其活跃度,能优化改善电力体系的控制效益,在极大限度上地降低能量损耗,不仅如此,还能对信息数据展开合理的研究与分析,展开信息的转化,以此来强化整个电力体系的运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体现了其自身巨大的效用,在配电网络体制发展的环节中要求要注重自动化工艺的使用,使用自动化技术工艺能强化配电网体现其自身的作用与性能,体现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与深入,并且还可以有力地促进自动化的配电网体系的构成与发展,此外,通过自动化工艺,中国的配电网运作安全性质以及其稳定性质也有了极大程度上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高孟友.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D].济南:山东大学,2016.
[2]陈 雷,姜志勇.电力系统工程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分析[J].机电信息,2012(30):38~39.
收稿日期:2018-8-6
作者简介:谢 豫(1965-),男,浙江嘉兴人,工程师,本科,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