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石墨烯/花球状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降解有机染料中的应用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xw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棒状钨酸铋、花片状钨酸铋、花球状钨酸铋,我们以罗丹明B溶液为降解液,通过测其紫外吸收光谱图,发现花球状钨酸铋的光催化活性最强。然后依次合成了氧化石墨烯/花球状钨酸铋、石墨烯/花球状钨酸铋、多壁纳米碳管/花球状钨酸铋三种复合光催化剂。同样以罗丹明B溶液为降解液,通过测其紫外吸收光谱图,发现花球状钨酸铋/石墨烯(rGO)复合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效果最好。同时我们还通过实验探讨出了花球状钨酸铋(Bi2WO6)与石墨烯复合的最佳质量比为100:1;最佳煅烧温度为300℃,混合溶液的最佳pH为6,最佳煅烧时间2h。最后,当我们在花球状钨酸铋/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中添加了助催化剂Pt之后,发现其光催化活性明显增强了,同时找到了石墨烯/花球状钨酸铋合光催化剂中添加氯铂酸的最佳体积为6毫升。最后,我们利用红外光谱仪(IR)、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分别对其进行表征。
   关键词:钨酸铋;石墨烯;氯铂酸;降解;光催化活性;增强
  中图分类号:O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8-0012-07
  1 引言
   印染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高,水量较大、色度较高、成份很复杂而且很难生化法降解,且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危害很大,成为当今社会最难解决的工业废水之一。因此,利用传统处理废水的办法很难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1]。光催化降解技术不但可以利用无污染的太阳能,还能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将其中大部分的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小分子物质,因而不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大大地保障了人类的健康与安全[2]。钨酸铋(Bi2WO6)作为当今可以利用可见光的光催化活性较好的半导体材料,不仅仅是材料本身或是原料都安全无毒,而且其制备方法也安全简便。此外,Bi2WO6及其复合光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率也比较高,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废水时,实际应用太阳光作为光源,不单避免了电源的使用,还会更加的安全环保。由于有机废水的水质的复杂性使其难以被传统水处理技术有效并且彻底地降解,其大量的不达标的污染物排放在环境中,进而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危害。因此,研究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已万分紧急[4]。本文利用水热法[5,6]一步合成三种不同形貌的钨酸铋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SEM、IR等表征方法对钨酸铋及其复合光催化剂进行相关测试分析,并通过其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情况,探讨出花球状钨酸铋及其复合光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7]。
  2 实验仪器及药品
  2.1 实验药品
   见表1。
  2.2 实验仪器
   见表2。
  3 实验方法
  3.1 不同相貌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
  3.1.1 花球状钨酸铋的制备
   准确称取0.5mmoL Na2WO4·2H2O即0.1649g于100mL烧杯中,加入60mL蒸馏水使其逐渐溶解,在室温下磁力搅拌20min,记做溶液1。再准确称取Bi(NO3)3·5H2O 1mmoL(0.4851g)溶解于5mL的冰乙酸中,室温下磁力搅拌加少量蒸馏水直至其完全溶解,记做溶液2。同时将2溶液缓慢的滴入到溶液1中,继续磁力搅拌30min,最后将上述混合溶液(约80mL)转移到体积为100mL的有聚四氟乙烯衬的反应釜中,控温在180℃热处理时间为12h,之后自然冷却到室温[8]。进行抽滤,用二次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少量多次洗涤,将得到的固体放在真空烘箱中,控温在60℃干燥4h。干燥后的淡黄色固体进行研磨、装瓶、标号待用。
  3.1.2 花片状钨酸铋的制备
   称取1mmol(0.4851g)Bi(NO3)3·5H2O溶解于2mL 4mol/L的硝酸溶液中,等待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60mL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搅拌30min。称取0.5mmoL(0.1640g)Na2WO4·2H2O。加入到上述配好的溶液中,即刻出现白色沉淀,此刻继续搅拌30min并将其转移到100mL的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釜中,将反应釜密封后,放入电热烘箱中升温至180℃恒温处理24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9],将所得到的淡黄色产物分别用二次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涤三次,每次都要少量清洗,最终收集到的产物先进行烘干,将得到的固体放在真空烘箱中,控温在60℃干燥4h,干燥后的药品应当进行充分的研磨后装瓶、标号待用。
  3.1.3 棒状的钨酸铋的制备
   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的称取1mmol(0.4851g) Bi(NO3)3·5H2O加入到15mL的乙二醇内并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并加少量蒸馏水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已经称取好的0.5mmol(0.1649g)Na2WO4·2H2O持续搅拌20min,待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已经准备好的溶有0.3024g的尿素的无水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后把混合溶液转移到含有聚四氟乙烯衬的1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60℃保温处理20h,自然冷却到室温,进行抽滤,并且用二次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少量多次的进行洗涤。收集淡黄色产物。低温烘干后再置于真空烘箱中控温在60℃干燥4h,干燥后的药品应当进行充分的研磨后装瓶、标号待用。
  3.2 花球状钨酸铋与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3.2.1 花球状钨酸铋与石墨烯复合最佳量的探讨
   准确称量四份100mg的钨酸铋后分别加入0.5mg、1mg、2mg、4mg、8mg和16mg的石墨烯,按照顺序放到玛瑙研钵中仔细研磨,将研磨好的粉末状固体置于50mL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mL的蒸馏水,超声30min,搅拌30min,攪拌后的溶液放置在烘箱中低温烘干,取出固体,进行研磨,放置于坩埚中在真空管式炉中300℃煅烧2h,再次研磨[10]。各自称取10mg并加入50mL已经配置好的10-5mol/L的罗丹明B溶液,室温下磁力搅拌30min再超声30min,静置,抽取上清液,在1000r离心三次,每次15min,测定罗丹明B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如图1所示。    结论:图1表明,在罗丹明B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比的石墨烯/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时,通过比较罗丹明B溶液在554nm处吸光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可以得出石墨烯与钨酸铋复合的最佳质量比是1:100。
  3.2.2 花球状钨酸铋与石墨烯复合最佳时间的探讨
   由3.2.1实验可知,钨酸铋与石墨烯的最佳质量比为1:100,因此按照最佳质量比以同样的方式制备四份钨酸铋和石墨烯的混合物。并且将制取的药品置于坩埚中于300摄氏度的真空管式炉中分別进行煅烧1h、2h、4h、8h。煅烧结束后,将所得药品进行分别于研钵中进行研磨。再各取10mg加入已经配置好的10-5mol/L的50mL的罗丹明B溶液中,各自在室温下磁力搅拌30min再超声30min,静置,抽取上清液,在1000r离心三次,每次15min,测定罗丹明B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如图2所示。
   结论:图2表明,在罗丹明B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煅烧时间的石墨烯/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时,通过比较罗丹明B溶液在554nm处吸光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可以得出石墨烯/钨酸铋复合的最佳煅烧时间是2h。
  3.2.3 花球状钨酸铋与石墨烯复合最佳温度的探讨
   根据3.2.1以及3.2.2中所探讨的结果可知,当石墨烯与钨酸铋的比例为1:100时并且煅烧时间为2h的药品降解的最好。因此按照这样的比例做四份分别放在真空管式炉置于150℃、300℃和600℃中煅烧2h,取出药品进行研磨,各自取10mg而且加入之前配置好的10-5mol/L的罗丹明B溶液50mL,磁力搅拌30min,超声30min,静置,抽取上清液,在1000r离心三次,每次15min,测定罗丹明B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如图3所示。
   结论:图3表明,在罗丹明B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煅烧温度的石墨烯/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时,通过比较罗丹明B溶液在554nm处吸光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可以得出石墨烯/钨酸铋复合的最佳煅烧温度是300℃。
  3.2.4 花球状钨酸铋与石墨烯复合最佳pH的探讨
   由以上数据可知最佳的量、最佳的温度、最佳的时间所以按照这样的最佳条件配置药品,进行混合后充分研磨再加入40ml的蒸馏水,超声30min,超声结束后,加入转子,搅拌1h,此时加入硝酸和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分别为1、3、6和12然后置于47℃烘箱烘干,研磨药品,并加入坩埚中置于管式炉中300℃烧2h[11]。研磨药品并取10mg药品溶于50ml的10-5mol/L的罗丹明B溶液中,搅拌30min,超声30min,静置,抽取上清液,在1000r离心三次,每次15min,测定罗丹明B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如图4所示。
   结论:图4表明,在罗丹明B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煅烧时间的石墨烯/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时,通过比较罗丹明B溶液在554nm处吸光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可以得出石墨烯/钨酸铋复合的最佳pH是6。
  3.3 花球状Bi2WO6/rGO复合光催化剂中添加氯铂酸最佳体积的探讨
  3.3.1 加入氯铂酸的体积为6mL
   取钨酸铋0.2512g加入30mL蒸馏水搅拌30min后边搅拌边加入6mL的氯铂酸并继续搅拌30min超声30min[12]。
  3.3.2 加入氯铂酸的体积为10mL
   取钨酸铋0.2534g加入30mL蒸馏水搅拌30min后边搅拌边加入10mL的氯铂酸并继续搅拌30min超声30min。
   将上述溶液抽滤,47℃烘箱中将其烘干并且分别取10mg加入已经配置好的50mL的罗丹明B溶液,室温下磁力搅拌30min,静置沉降30min,在1000r离心三次,每次15min,测定罗丹明B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如图5所示。
   结论:图5表明,在罗丹明B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氯铂酸的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时,通过比较罗丹明B溶液在554nm处吸光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可以得出氯铂酸的最佳体积是6mL。
  3.4 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3.4.1 罗丹明B溶液的配置
   称取0.005g的罗丹明B溶解于1000mL的容量瓶中,配置好 mol/L的罗丹明B溶液放置于避光处待用。
  3.4.2 不同相貌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取花球状钨酸铋、花片状钨酸铋、棒状钨酸铋各10mg,研磨后放入50mL的10-5mol/L的罗丹明B溶液中,搅拌30min,静置,抽取上清液,在1000r离心三次,每次15min,测定罗丹明B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如图6所示。
   结论:图6表明,在罗丹明B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相貌的钨酸铋光催化剂时,通过比较罗丹明B溶液在554nm处吸光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可以得出花球状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强。
  3.4.3 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探讨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探讨
   取钨酸铋50mg,平行三份,分别加入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多壁纳米碳管各5mg,进行混合后充分研磨再加入40mL的蒸馏水,超声30min,超声结束后,加入转子,搅拌1h,置于47℃烘箱烘干,研磨药品,并加入坩埚中置于真空管式炉中300℃烧2h。研磨药品并取10mg药品溶于50mL的10-5mol/L的罗丹明B溶液中,搅拌30min,超声30min,静置,抽取上清液,在1000r离心三次,每次15min,测定罗丹明B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如图7所示。
   结论:图7表明,在罗丹明B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复合光催化剂时,通过比较罗丹明B溶液在554nm处吸光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可以得出石墨烯/钨酸铋的光催化活性最强。   3.5 Pt/Bi2WO6(花球状)/rG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取花球状钨酸铋100mg(三份),其中两份分别加入1mg石墨烯和1mg石墨烯和6mL的氯铂酸进行仔细的研磨,然后在加入40mL的二次水搅拌三十分钟,超声30min真空烘干,再次研细,在300℃下真空煅烧2h。各自取10mg的复合后的产品加入50mL的10-5mol/L的罗丹明B溶液进行降解,在1000r离心三次,每次15min,测定罗丹明B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如图8所示。
   图8表明,在罗丹明B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花球状钨酸鉍复合光催化剂时,通过比较罗丹明B溶液在554nm处吸光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可以得出光催化活性最好的是Pt/Er3+:YbnY3-nAl5NxFyO12-x-y/rGO/Bi2WO6复合光催化剂。
  4 结果及讨论
  4.1 三种不同形貌的钨酸铋的IR图
   结论:从图9可知,不同制法所得到的不同相貌的钨酸铋其峰值几乎相同,且与纯钨酸铋的出峰位置相同,说明我们成功制备了三种不同相貌的钨酸铋光催化剂。
  4.2 三种不同形貌的钨酸铋的XRD图
   结论:如图10中的三个XRD图谱所示,很明显在2θ=29.15;33.89;47.5°;54.55°处有特征峰,所有的衍射峰均与标准Bi2WO6的图谱PDF#31-0205吻合,可以确定合成的样品确实都为钨酸铋。
   结论:如图11为Bi2WO6、rGO、rGO/Bi2WO6、Pt/rGO/Bi2WO6的XRD图谱。基本与标准谱图衍射峰可以重合,说明我们由Bi2WO6、rGO和氯铂酸复合制备得到了Pt/rGO/Bi2WO6的复合光催化剂。
  4.3 三种不同形貌的钨酸铋的SEM图
  4.3.1 花片状钨酸铋和棒状钨酸铋的SEM图
   结论:由图12和图13的SEM图可知三种钨酸铋的形态,图12中的a很明显为花片状的,因此命名为花片状钨酸铋。图12的b则为棒状钨酸铋。图13中均为不同微米下的扫描电镜图,可以清楚看见都是球状的,完整的,像花一样,因此被称为花球状钨酸铋。
  4.3.2 花球状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SEM图
   结论:由下图可知图14是花球状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扫描电镜照片,图a为花球状钨酸铋,在图14中的的(b)、中可以看出石墨烯是有褶皱的片状结构,从图(c)、(d)可以看出石墨烯表面分布着花球状的Bi2WO6以及细小的颗粒状的铂粒子,说明钨酸铋、rGO和铂粒子之间复合成功。
  5 小结
   本实验我们首先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棒状钨酸铋、花片状钨酸铋、花球状钨酸铋三种不同形貌的光催化剂,通过光催化活性研究发现花球状钨酸铋的光催化活性最高,这是因为花球状钨酸铋的比表面积最大导致的。然后依次合成了氧化石墨烯/花球状钨酸铋、石墨烯/花球状钨酸铋、多壁纳米碳管/花球状钨酸铋三种复合光催化剂。通过光催化活性研究发现石墨烯/花球状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高。此外,当我们在花球状钨酸铋/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中添加了助催化剂Pt之后发现其光催化活性明显增强了,这是由于石墨烯和金属Pt的存在,加快了光生电子的移动速率,使钨酸铋导带上产生的光生电子通过石墨烯快速转移到金属Pt的表面,从而实现了钨酸铋的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有效分离,这些转移到金属Pt表面的光生电子具有强的还原能力,钨酸铋价帶上生成的光生空穴具有强的氧化能力,它们能将溶液中的罗丹明B转化为H2O、CO2及一些无机盐离子,最终实现了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
  参考文献:
  〔1〕郑宾国,刘群,李春光.石墨烯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14, 42(09):55-58.
  〔2〕王军,伍水生,赵文波.铋系光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J].化工科技,2014,22(02):74-79.
  〔3〕Du X, Bai X, Xu L,et al.Visible-light activation of persulfate by TiO2/g-C3N4 photocatalyst toward fficient degradation of micropollutants[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0,384:123-135.
  〔4〕邹宾,王桂强,常远思.钨酸铋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可见光催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04):39-43.
  〔5〕Petala A, Spyrou D, Frontistis Z,et al.Immobilized Ag3PO4 photocatalyst for micro-pollutants removal in a continuous flow annular photoreactor [J].Catalysis Today,2019,328:223-229.
  〔6〕王蒙.掺杂型Bi2WO6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4.
  〔7〕冯再,陈伟,胡德豪,何陈,等.超声波法合成钨酸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J].四川有色金属,2017, 42(06):43-45.
  〔8〕吴亚帆,孙绍芳,张坤,李宇亮,关卫省.鸟巢状钨酸铋的简易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14(05):275-279.
  〔9〕李超,安佰红,肖敏,鲁英.花状钨酸铋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广东化工,2016,43(15):19-20.
  〔10〕Ibrahim S, Pal T, Ghosh S. The sonochemical functionalization of MoS2 by zinc phthalocyanine and its visible light-indu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J].New Journal of Chemistry,2019,43(25):10118-10125.
  〔11〕王志增,朱琦.GO-Bi2WO6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污水研究[J].中国锰业,2016,34(04):92-96.
  〔12〕Zhu Z, Wang C, Liang L,et al.Synthesis of Novel Ternary Photocatalyst Ag3PO4/Bi2WO6/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Its Enhanced Visible -Light Photoactivity for Photodegradation of Norfloxacin[J].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20,20(4):2247-2258.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更有效地脱除废水中的氨氮,选用人造沸石和活性炭混合作吸附剂,考察不同条件下废水中氨氮的脱除效果,包括比例、用量、pH值、反应时间、初始浓度、温度等,并通过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研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沸石/活性炭为2/3、吸附剂用量为2.5g、pH为8、反应时间20min、氨氮废水初始浓度为40mg/L、温度为20℃时,氨氮的脱除率较高,属于Langmuir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 
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保证生产的安全和效率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机电设备的电气故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维修人员很难快速地确定故障的位置,影响机电设备故障解决的效率,对相关设备的运行以及生产车间的工作效率造成不利的影响。通过应用机电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出机电设备故障的位置,并且对机电设备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促进维修效率的提升。本文对机电设备智能诊断技术进行介绍,分析机电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介绍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工作方式,并展望了机电设备智能诊断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摘 要:相变材料是利用相变过程进行储存能量或释放能量的高热容物质。本文综述了以粉煤灰为载体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从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和热循环稳定性来评价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储热性能,并对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粉煤灰;复合相变材料;有机、无机相变材料;储热性能  中图分类号:TB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8-005
古籍文档图像版面分割是古籍数字化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藏文古籍文档版面分割是后续藏文版面分析等工作的基础。针对藏文古籍文档版面分割问题,提出了基于分段投影法的藏文古籍文档图像版面分割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段投影法,利用古籍版面结构与各分段投影值之间的联系,通过两次分段多次投影得出古籍文档图像版面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古籍文档版面分割结果,为藏文古籍图像的版面分割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
摘 要: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模式手工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人工安全等问题,本文基于四自由度高速抓取新型并联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利用SolidWorks软件搭建并联机器人的三维模型,使用ANSYS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本文研究对象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承载一定的受力载荷,同时改进作业中的限制因素,后期还可以对其进行深度优化设计,为ADAMS轨迹运行分析提供模型基础。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SolidWor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创建于1955年,是由一所农村学校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学生主要由社区村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组成,家庭背景比较多元化,家庭文化层次
期刊
全学科阅读是指在全部学科教师参与指导下的学生阅读活动,内容包括学科教材和课外读物(文学、历史、地理、天文、数学、艺术、百科知识等),形式有纸质阅读、视听阅读等,其意义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当下,全学科阅读作为学科学习的基础,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本文以山西省汾阳市府学街小学开展的全学科阅读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引导师生了解小学阶段全学科阅读教学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更高要求的小学阶段全学科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化的火灾探测系统相比较传统的有线探测系统有着低成本、安装方便、高稳定性等突出的优势,因此,本文以CC2530芯片为整个无线网络的核心处理器,利用ZigBee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中的物理信息做数字化处理,再由无线网络通过路由节点向协调器发送,最终数据传送给相应的上位机,以便进行相应数据运算和处理,从而实现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报警。
摘 要:本文旨在对泊沙康唑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和改进。新工艺路线以4-(4-(4-硝基苯基)-1-哌嗪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缩合、还原、酰胺化、关环、水解等反应得到泊沙康唑。实验表明,本工艺路线操作简便,产品杂质少,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泊沙康唑;合成;真菌药物;合成工艺  中图分类号:TQ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8-0067-03  
当前,校外培训治理是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现实课题.在重视学习且补习现象普遍的日本,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走过了从政府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到开始规范监管、认可价值并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