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寻美第12讲 中国古牌坊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牌坊或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识走到异国他乡,只要看到中国牌楼就知道“唐人街”到了。
  从建筑风格上区分牌坊,可分南北两大派,北方牌坊有王府气势,凝重粗犷,如北京的宫廷式牌坊均属此类,而南方则较为女性化,如徽式、苏式。如安徽棠樾牌坊群属贞节牌坊一类,秀丽婉美。
  拍摄牌坊最应注重的是角度的选择、环境的搭配和光线的渲染。
  相对而言牌坊群较难拍,选择广角近摄可表现牌坊群的强烈透视感和空间感。
  选择中长焦高点拍摄则可将牌坊群的空间压缩,形成独特风格。
  重要的是和周围环境的搭配,如徽式牌坊可以油菜花等草木为前景,而北方牌坊则可和宫殿建筑、石狮、人物等陪体相结合,而千变万化的光线需你等待在最恰当时机按下快门,一般而言,选择逆光和大侧光为好。
其他文献
2008年7月24日,松下公司在香港举行了新品发布会,一举推出了四款数码相机,分别是旗舰产品DMC-LX2的升级产品松下LX3和松下FX38、FX180、FZ28相机,从而使松下全线产品的整体水平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适当的像素  通常,摄影人最关心的是数码相机的像素,但是,LX3推出后,人们吃惊地发现相机的像素为1010万,甚至比LX2还略低一点。然而,懂行的摄影器材专家却很佩服松下的
从2004年起,我就开始思索如何用摄影及数字技术来重新诠释传统东方的审美和文化精神,我认定这是一条可能并可行之道,并且可能创造出能唤醒当代人视觉兴趣的,又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图式。2004年我创作了《中国地产梦》系列,该系列在2006年平遥国际大展中获“优秀摄影师奖”。2006年我又开始创作了《消费纪》系列,这些作品包含传统绘画的成分,《中国地产梦》中翻拍了我自己绘的水墨画,《消费纪》中翻拍了古代中
辞旧迎新,过去的一年中,网络天地栏目在大家的关注与支持下快速发展。我们发现,自从新网站投入使用,网络天地每月的投稿量增长到6000-7000幅,这是史无前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新网站投稿更加方便。每位网站会员都拥有一个“地盘”,平时的好作品,都可以发在里面展示,有相关的影展征稿时,直接引用就可以投稿。由于投稿数量多,大家的好作品也越来越多,评选时,非常难以割舍,所以我们把更多的好作品推荐到网站
创意摄影是一种智慧的闪光,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是一种灵感的驰骋,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  虽然现代的创意摄影包含更多的设计元素,但是创意摄影毕竟是摄影,而不是设计,所以摄影语言是根基,需要摄影者调动各种摄影技术手段来拓展视觉表现空间。如何让创造力在影像空间中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挥?如何为影像增添更多魅力?技术技巧的把握与运用非常重要。无论是前期的构思与布置,中期对相机的调整与操控,还是后期的二次创作,都包
|编者按|这些柔美的作品出自日本摄影师中井精也之手。柔和淡雅的色调、温暖美丽的景色,和我们常见的追求高清晰度、高饱和度、大景深的风光摄影不同,作者的介绍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    Q_这些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在网络上流行的“日系风格”──低饱和度、低对比度、小景深、清新柔美??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风格来体现?您怎么看待传统的追求高清晰度、大景深的风光摄影?  A_我有意地降低色彩饱和度和反差,拍出
编辑手记 曾经在某国外摄影网站看到一句话,特别喜欢,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今天的影像是明天的记忆。在摄影圈里厮混了几年,有时当我站在某展览前或是手捧画册时,脑子里会忽然蹦出这样的怪念头: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子孙看到现在的这些影像时,他们会怎样评价?每有此念头时,心里就会生出些许恐慌。  我是一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人,城市应该说是我最为熟悉的场景。由于成长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对社会有什么深刻的认识,更谈
拥有自己的作品集,曾经是一件门槛极高的事,除了你的照片水准高,还要符合种种标准,而这些标准都是别人制订的。后来,很多朋友手里阔绰了,开始搞清楚“手续”,找人设计,联系印刷厂……再得到一摞传统意义上的“画册”,它的版式印刷等诸多方面都在追随你看到过的大师作品画册,但却总显出几分“山寨”,且大多千篇一律,个性不足。如今拍摄、输出、制作手段都已经十分方便,制作自己“独一份”的作品集,在年轻人中蔚然成风。
历经学业苦旅、倍受考试锤炼的莘莘学子,都领受过命题的学习。学生生涯完成命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进行被动的功课。  摄影业界,近些年命题的文章可以说做得不少,专题性竞赛与拍摄活动是其间最典型的案例。如此命题的打拼,虽属非主动出击,但因目标的明确性,规则的可审视、操作的可规范,可视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与交流方式。  当然,更高境界的命题,是我们自己完成自己选择的命题,从中真正品味影像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编者按:当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家将目光投向基层,当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走近基层的时候,姜淑清——一位从来没有接触过摄影,甚至没有拿过几次相机的援疆妇产科大夫的作品,记录着生活中的真实画面,总结着心灵的真实感受,向我们展示一个道理:只有真正走近生活,才能够真实地记录生活,也只有真实地记录生活,才能够艺术地表现生活。    2007年4月15日, 一项专为西部贫困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并进行救治的慈善救助计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使得人们利用数码相机进行影像创作变得越来越容易,但同时也为数码摄影作品著作权归属的认定带来挑战。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多次出现此类纠纷,这一矛盾已经引起业界的普遍关注。对于已经公开发表过的摄影作品,我们可以根据合法出版物进行权属的初步认定,而对于尚未发表的作品该如何进行著作权的认定呢?    传统的照片以感光材料(即胶卷)作为载体,通过银盐对被摄体进行物理标记,形成对被拍摄物的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