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队伍训练工作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来源 :消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消防救援队伍的新职能定位出发,分析当前消防队伍训练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探讨改进和完善我国消防队伍训练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消防;训练工作;现状分析;改进建议
  随着我国消防队伍的改制转隶,人员的身份和职能发生了改变。“主力军、国家队”的职能定位赋予了消防救援队伍更高期望和要求,“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目标任务为消防队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现行体制机制下,实现以上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训练体系、考核方式、管理要求等方面还有不尽合理的地方,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思考,分析当前消防救援队伍训练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就改进训练工作提出建议。
  一、当前消防救援队伍训练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消防救援培训体系尚不完备。当前,我国消防人员的来源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招收社会青年,经过训练基地的培训后下到消防站从事消防员的工作,另一个是消防学院毕业生(经高考录取的高中生)和其他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到消防站从事指挥员的工作。无论哪个途径进入消防队伍的人员,均存在培训(实习)后不经考核直接参加工作的问题,也就是说,只要是进入训练基地或进入消防院校,就被默认为正式消防员或指挥员。虽然参加工作后,会有一些短期培训或岗位资格考试,但是这些培训不系统、不全面,最重要的是没有约束力,起不到督促在职人员真心学习消防业务的作用。虽然国家提出了“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目标任务,但是现在离职业化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消防员职业化是身份、培训、职业激励职业化三者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只是让消防员实现身份职业化(工作到退休),不是完整的、真正的职业化。
  (二)人员素质相对欠缺。一是基层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水平亟待提高。从当前基层干部整体情况来看,各地都存在部分干部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有的干部缺乏必要的业务训练和实战经验,训练的组织、现场的指挥作用得不到体现。二是班长骨干队伍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基层消防救援队伍中专职消防队员的比例逐年增加,但从综合素质上来看,具备组训和管理能力的业务骨干较少,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同时有的班长骨干自身学习能力较弱,不能认真学习组训的方法和技能训练的操作规程。三是基层队站消防员训练热情不高。有的同志在家时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的精神,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我加压不够,难以适应基层消防队站高强度的训练,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三)训练时间有待加强。按照相关规定,年度业务训练分阶段进行,除灭火救援、重大活动保卫和其他勤务活动外,业务训练与政治教育的时间比为8:2。消防救援大队干部年度训练时间不少于60天;消防救援站年度训练时间不少于100天,其中“六熟悉”和预案演练时间不少于60%;总(支)队机关年度训练时间不少于30天。就实际落实情况看,除新训消防员训练时间能达到要求外,一部分单位的训练时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在基层消防队站,随着改制转隶进展,承担的执勤任务越来越多,灭火救援任务日益繁重,还要落实机关各部门部署的各类业务工作,势必造成顾此失彼,哪个部门催得紧就先落实哪项工作,导致训练时间被挤占。根据调研发现,某中队2020年共接处警741起,火災543起,抢险救援157起,社会救助41起。平均每天(按一年365天计算)接处警数量为2.03起,每天处置警情时间在4小时左右;全年共参加会议(部局、总队、支队、大队、本级)150余次,总时长大约300小时,平均(一年365天,除去休息日、节假日,约230天)每天开会时间约1.3小时。学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业务理论学习)每周4次,每次1至2个课时,全年共开展学习教育约365小时,平均每天(按230天计算)约1.6小时;各地近年来新建的消防救援站越来越多,但基层执勤人数却没有及时增加,实际在位人数很多不足30人,普遍存在人手不够用的现象,除去通信员、岗哨、炊事员及休假、轮休等人员外,能够集中起来组织训练的人数往往只有十几人。
  (四)专项训练层次有待提高。尽管部局下发训练大纲和各类训练规范的通知,对各岗位和建制单位的训练内容做了明确规定,但不少基层队站在日常组训中总是老三样:理论、体能、操法,训练科目少,训练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组训方法和手段上经验主义和应付思想严重,一般表现为队站主官想到哪训到哪,没有将训练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
  (五)场地设施和装备器材受制约。消防救援队伍营房主要建在市区,部分队站还建在了繁华闹市区,这些地段往往寸土寸金,地方政府不可能批给很多土地,很多消防救援站没有建设训练塔,只能借助其他单位进行楼层、高空等项目训练;各基层消防站配备的特勤器材装备种类多、品牌杂、技术参数难统一,进口产品国内代理商很少派人组织培训,售后服务也不到位,很多时候只能自行摸索;另外,在装备器材购置过程中,普遍存在器材厂家和采购人员单线联系,基层消防指战员很少参与器材品牌和性能参数的选购,装备购买与实际使用效果结合不是很理想。
  二、抓好消防业务训练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消防救援培训体系。应充分发挥消防院校和培训基地在职业化培训领域的作用,引进第三方培训、考核机构,完善人员招收录用及晋升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起符合我国自身特点、规范而完善的消防救援培训体系。从美国消防职业化培训体系来看,强调全职业生涯的选拔晋升与模块化、标准化培训挂钩、注重终身职业培训,是促进人才专业化发展、突出干部晋升选拔能力导向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措施。我们应改变以往录用即合格、招收考核严培训结业松的模式,规范培训结业考核以及上岗资格考评,使每一名上岗消防员都是合格的,减少基层队站在人员基础技能体能训练方面的花费的精力,腾出时间用于班组配合、实战操法的训练。
  (二)强化专业技术训练,打牢作战训练基础。一是制定训练计划。在实际灭火救援战斗中,实现一个战术目标需要由一系列技术动作来完成,基层队站组训干部要立足自身实际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带领指战员熟练地掌握每个训练项目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操作要求,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创新,最终摸索出最适合自身的训练方法和基本技术。二是加强专业训练。随着时代发展,现如今消防救援队伍的训练要求越来越高,除传统的通信、侦检、警戒、堵漏、排烟、照明外,还急需开展激流救生、抽水排涝、牵引器重、输转和潜水、现场急救等技术含量高的专项训练。三是强化实战演练。要与时俱进地开展实战演练,消防站要对辖区重点单位和常见救援事故进行演练,大队要组织所属消防站开展联合演练,支队要开展跨区域、多部门配合的大型综合演练,务必通过不同类型的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各级指挥员的实战组织指挥能力。
  (三)加快训练基地建设,发挥专业队伍效能。一是升级训练条件。集中财力、物力,加快建设能适应新时代实战需求的培训基地,模拟、再现各种灾害现场,让指战员直观感受到几近真实的灾害环境,在灾害环境的实地操作中练战术、练配合、练心理,优化训练效果,提高训练的实效性。二是完善训练模式。打造以集中训练、自主训练为主,探索完善基地化训练和站内训练相结合的新模式,逐步实现执勤和训练相对分开,推动实战训练走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确保提高教育训练质量。三是推进专业队建设。目前,各地都建立了水域救援、地震救援、石油化工等专业处置队,初步实现了从“临机抽调”向“计划调派、精准使用”的转变,但仍然存在合成训练少、骨干力量薄弱等问题,为此要坚持“立足现实,着眼发展”的原则,建起模拟火场浓烟、高温、爆炸、毒气和地震、洪涝等多种环境的多功能训练设施,进行专业队伍合成训练,时刻准备处置突发的各种重特大灾害,时刻准备接受上级紧急调派甚至跨区域增援,发挥专业处置队实际效能。
  参考文献:
  [1]陈伟.消防部队深化执勤训练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应急救援,2014(01):25-27.
  [2]杨华,吴立志,李思成.美国职业化消防体制建设的探析[J].中国应急救援,2019(02):4-9.
  [3]文茂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如何生成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战斗力[J].今日消防,2020,5(09):91-92.
其他文献
The Paris Agreement calls for measures to keep the rise in the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below 2°C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and aims to limit the rise to 1.5°C,according to a joint study released by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and the Global Fi­
VR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计算机实用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倡导未来新型智慧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将VR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使其应用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科教学,从而创新智慧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亟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当前,跨境电商人才供需结构失衡映射出目前传统、单一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与数字经济大背景要求下的复合型、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需求难以匹配的高校人才培养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国贸专业构建“双创”型跨境电商生态圈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国贸专业“双创”型跨境电商生态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国贸专业“双创”型跨境电商生态圈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音乐是灵魂的交流,音乐是思想的碰撞,音乐学科的教育目的是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音乐学科是以培养孩子的表现力与自信心为目标的学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孩子课堂表现力与自信心的培养往往不如人意,学科的教育目的远未实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源于课堂效率不够高,孩子们表现出的“放不开”“不好意思”“不敢”,实则是课堂氛围不够放松、和谐的结果,他们在紧张的环境中,担心自己“做不好”“被笑话”“出丑”,所以更加不敢举手发言表达自己,即使心中有了一个答案也是犹犹豫豫,害怕说错从而放弃表达。要想让
本文分析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育人中的角色定位,阐述网络路径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势力单薄、辅导员网络育人内容缺乏系统性、辅导员网络育人平台较为分散、辅导员网络育人能力有待提高等,并提出合理建议及对策,旨在引导和促进辅导员队伍更好地开展网络育人工作。
2021年2月,以河南广播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成功“出圈”为开端,河南广播电视台策划并启动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河南广播电视台坚守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内核,跟紧融媒时代进程,利用好台网融合优势,把握文化传承规律,探寻当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模式。通过传统文化IP资源联动共享,形成融媒大矩阵;通过多屏联动,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圈层突破;通过主动话题设置,积极探索节目短视频传播新路径。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监测病例、肠道病毒感染情况和哈尔滨市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采取的措施与策略,为全球消灭脊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AFP专病系统收集2012—2018年哈尔滨市AFP病例,采用描述性分析评价系统的数据,并进行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的风险评估。结果 2012—2018年哈尔滨市共报告<15岁儿童AFP病例26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53/10万;分离肠道病毒12例,分离率为4.55%
针对铁路货场运输缺乏管理智能化和货车取货运货有序化等问题,提出了智能数字月台管理系统在铁路货场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利用智能视频监控采集、人工智能分析等技术,结合完善的网络架构,依托物流园管理平台,实现对集卡车辆取货的状态信息进行有效监管,提升了铁路货场内物流运送的能力和效率,满足了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的智能化管理和使用需求。
管虎是我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杰出代表之一,其电影作品个性鲜明、风格独特,聚焦底层人民真实的生活面貌、社会环境、心路历程,因此其作品情感真挚,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文章以电影导演管虎创作的“底层意识”为切入点,结合管虎导演的电影作品探析其创作的风格与底色。
目的对比分析2019—2020年都江堰市传染病疫情资料,掌握新冠肺炎疫情下传染病的防控重点,保护人群健康。方法收集两年间有关传染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乙类、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分别涉及12种、7种疾病。2019年乙类传染病共有1 226例,2020年共有1 121例,发病率分别为174.44/10万和159.50/10万。2019年丙类传染病共有3 639例,2020年共有1 076例,发病率急剧下降,分别为517.79/10万和153.10/10万。乙类传染病感染人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