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4242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没有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小学地处文化氛围相对较淡、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也相对较差的,要培育世纪新人,必须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健康、和谐的文明风尚。现就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一些思考。
  一.校园文化建设要引领文明。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地区目前文化相对落后,文盲、半文盲的比例较大,科技和法律常识又不普及,正常的文体活动也少得可怜,老百姓的业余生活枯燥单调,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的影响,致使赌博、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偏僻的地区成为公开的秘密,严重地阻碍了三个文明建设的进程。对此,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熏陶和影响着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可塑性最强的重要成长时期的中学生,而且通过学生连结千家万户,释放出强大的引导和制约力量,促使人们的个体行为符合社会公共道德的要求,进而共同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社会主义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软”“硬”兼备。中学通过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从校园建筑、校舍布置、绿化美化等“硬件”到制定规章制度和公约,创设良好的教风学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软件”的建设,“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一个场景都能育人”,使学生体验成功教育、成功教学的快乐,增强学好功课的自信心,让学生置身于团结友谊、生动活泼、文明向上的集体当中,感受温暖和爱心,乐在其中。同时,激发广大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从而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使校园呈现勃勃生机,充满青春的气息和活力,使学生的兴趣、理想与信念在此得以实现和升华,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珍惜青春年华,端正学习动机,勤奋读书、诚信做人、立志成才。学生学有所成,社会主义新建设也就有了可靠的动力和保证。
  三.校园文化建设要内容丰富。其主要包括:校园建筑实用美观,校容校貌整洁优美,制定校训,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建立各种教育仪式,如开学典礼、校庆、升旗、入团仪式等,还有如教师的仪容仪表、态度、语言、声调,学校内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一切,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品格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其它教育教学活动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校园文化不只是为文化而文化,还应该为管理而文化,为发展而文化。因此,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将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校园建设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之中,贯穿于学校党、政、工、团工作之中,重视学校民主政治建设,重视教职工福利,共建良好的学校领导、师生员工人际关系环境,创造一个优雅和谐的教学环境,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积极创建文明学校。影响、带动和辐射精神文明建设。
  四.校园文化建设要活动多彩。学校的教育目标要通过课内外所有教学活动来实现。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耳濡目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成长为目的,它是以教育活动为媒介自觉形成、发展的。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建设健康向上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可结合实际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举行全校性、年级性或班级性主题活动,请英雄模范人物、社会乡贤、知名校友作报告,定期举行法制教育讲座;(2)各种类型的学科活动,如公开课、观摩课或请校外专家学者到校作美学知识讲座、心理健康辅导;(3)参观访问,如到乡镇私营企业进行实践教育活动;(4)社会公益劳动;(5)革命纪念日和节日活动;(6)文娱体育活动;(7)编办校刊、黑板报和举办书法展览,发挥“校园文化墙”和图书阅览室作用,开展有益的主题读书活动,等等。
  (三)巩固与发展。在漫长的办学历史中,无数的教育家和先哲先贤,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使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活动和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同时也将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吸取进入学校,独特的社会亚文化——校园文化也就自然逐渐形成,并呈现出一定先进性。一般说来,现在各校都有其各自特定的环境和传统模式的校园文化形象,其中有共性也有个性。学校里,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对无数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并发生作用。如今,招商引资的浪潮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洪流,正积极地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办学模式。因此,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所有良好的传统校园文化,筑牢传统的根基,将长期积累形成的校园文化当成学校的宝贵财富加以爱惜,并发挥各自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要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抓手,以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自身文化修养为重点,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注意防止教师队伍当中不协调的个体行为,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中的主导作用,让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信念和爱心激情迸发,“让青春在教坛闪光”。此外,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实践中加以扬弃,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认真探索有特色、有时代气息的先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新路子,增强情境性和感染力,不断地塑造出自己学校更为健康丰满的校园文化形象。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师生共有的精神环境,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全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必须加大建设力度,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创新发展,全面体现学校的教育功能,使学校真正成为培育世纪新人的主阵地,在传播精神文明,为加快建设现代文明作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保留原有髓内针附加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带锁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带锁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患者,男20例,女3例,年龄2
电视节目品牌包装是电视节目品牌经营的重要环节。电视节目包装不仅仅是片头、宣传片的制作播出,更重要的是电视节目内容画面的细节雕琢和表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电视节目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