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中的税收筹划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i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筹划的观念近年来正不断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理解,并逐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成为影响企业各级领导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经营活动中的税务筹划
  
  (一)、采购过程的税务筹划
  1、纳税人的选择。税法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实行差别待遇,其增值税税负也不同。其测算方法为:设A为不含税购货额,B为不含税销货额。若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6%,则当B*17%-A*17%>B*6%,即A/B<64.17%时,此时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较轻;而A/B>64.17%时,此时选择一般纳税人,税负较轻。
  2、运输方式的选择。采购企业自营运费转变成外购运费,可能会降低税负。拥有自营车辆的采购企业,当采购货物自营运费中售货企业将收取的运费补贴转化成代垫运费,也能降低自己的税负,但要受到售货对象的制约。对于售货方来说,其只要能把收取的运费补贴改为代垫运费,就能为自己降低税负。
  3、采购方式的选择。这里的采购方式包括采购地点、采购对象和供应商等,如税法规定,采购的设备如为国产设备,其投资额可按一定的比例抵免应纳税额;向一般纳税人采购物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二)、生产过程的税务筹划
  生产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到的税务筹划点比较多,主要包括:一是生产产品的选择。同一产业生产不同产品时,由于不同产品税率高低不同,有的产品还可以减免税,企业选择产品税率较低者或减免税产品进行生产可以节税。二是生产费用核算方式的选择。具体有:材料计算避税法,一般来说,材料价格总是不断上涨的,后进的材料先出去,计入成本的费用就高;而先进先出法势必使计入成本的费用相对较低。
  (三)、销售过程的税务筹划
  1、混合销售行为的税种选择。税法规定以增值税为主的混合销售一并交增值税,以营业税为主的一并交营业税。通过合理安排应税货物和非应税劳务的比例,以此合理确定税负分界点,达到少纳税的目的。
  2、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税法规定,直接收款销售以收到销货款或取得索取销货款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卖方的当天为收入确认时间;赊销和分期收款销货方式均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收入确认时间;而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款销售,待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实现。对销售结算方式的税务筹划就是通过对取得收入的方式、时间以及计算方法的选择和控制,以达到减税或延缓纳税的目的。如直接收款销货时,可通过推迟收款时间或推迟提货单的交付时间,把收入确认时点延至次年,从而获得延迟纳税的好处。
  3、促销手段的选择。税法对促销手段的涉税处理有不同的规定。对于折扣销售,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否则按全额计税;对于销售折扣,由于发生在销货之后,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税法规定一律不得从销售额扣减;对于实物折扣,该实物的价款不能从货物销售额中扣减,应按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增值税;对于现金返还,由于相当于一种购货回扣,销售额与折扣额开具在通一张发票的折扣销售税负较低。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营销策略,选择最有力的促销手段,以降低纳税成本。
  (四)、存货计价方法选择中的税务筹划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计算出的存货价值不同,成本不同,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同,缴纳的税款也不同。一般来说,在物价下降时期,应采用先进先出法,采用该计价方法,期末存货成本为最近成本,其价值较低,而本期销售成本则较高,从而使应纳税所得额也低,起到降低税负目的;若物价上下波动,则宜采用加权平均法,由此避免因各期利润波动而造成税负变动,使企业资金安排出现困难。
  虽然企业可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获得最大利益创造的前提,但国家也规定,企业一旦选定某一种计价方法,在一定时期内不得随意变更,这就要求企业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要谨慎处理,长短期利益兼顾。
  
  二、筹资活动的税务筹划
  
  (一)、合理确定企业的资本结构
  企业筹资时,在不违反国家经济政策的前提下,应通过税务筹划达到节税增资的目的。一般而言,如果企业息税前的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率,负债比重的增加可提高权益资本的增资水平,然而,负债利息必须固定交付的特点又导致负债筹资可能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只有当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年利息率的情况下,提高负债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比率才可以增加权益资本收益率,因而在此前提下利用债务融资才能既减轻企业的税负,又能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的经济目标。因此,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就尤其重要,决非负债比率越高税收收益越高,而应同时考虑财务风险因素。
  (二)、充分运用租赁筹资
  从企业纳税角度看,租赁也是企业用以减轻税负的重要方法。对承租人来说,经营租赁可获取双重好处:可以避免因长期拥有设备而承担较大风险;可以在经营活动中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的利润,减少税基,从而减少应纳税额。融资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可以迅速获得所需的资产,保存企业的举债能力,更重要的是租入的固定资产也可以计提折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支付的租金利息也可按规定在所得税前扣除,减少了纳税基数。融资租赁具有双重抵税的作用。
  (三)、妥善处理借款费用
  在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凡是与固定资产构建有关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之后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需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冲减以后各期应税收益,而费用化的借款费用一次性抵减当期应税收益,由此可以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
  
  三、投资活动中的税务筹划
  
  (一)、出资方式选择
  在诸多出资方式中,应选择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资,而不应选择货币资金出资。
  (二)、投资期限选择
  在投资期限中,应选择分期投资方式,而不应选择一次性投资方式。
  
  四、利润分配环节的税务筹划
  
  (一)、利用税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应充分利用税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这一优惠政策:可以采用兼并亏损企业,以盈补亏,从而免缴或少缴企业所得税;可以利用税法允许的对会计方法的选择权,多列税前项目和金额,在规定的补亏期限前继续造成亏损,从而延长税前利润补亏的期限。
  (二)、保留在低税地区投资的利润不予分配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纳税人从其他企业分回的已缴纳所得税的利润,其已缴纳的税额可以在计算本企业所得税时予以调整。也就是,投资方企业从被投资方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如果投资方所得税率低于被投资方,不退还所得税;如果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 高于被投资方企业的,投资方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
  (三)、利用再投资退税
  可以利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中有关用税后利润再投资的规定进行税务筹划:①外资企业在申请再投资退税时,可以将其再投资开办企业的经营期申报在5年以上,如在经济特区的生产性企业应申报在10年以上,以取得再投资退税和“免二减三”的所得税优惠;②申请百分之百退税时,应主动申报其为技术先进企业或产品出口企业,以多取得60%的退税款。如果实际经营期短于规定期限或者三年后经认定不符合技术先进企业或产品进口企业标准,再退还多退的税款,这样相当于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实际上起到了延期纳税的作用,从而实现了税务筹划的目的。
其他文献
5月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房地产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精英以及媒体代表共间欢聚在北京京西宾馆,迎来了“2014中国地产新发展峰会”“2014中国工程建设新发展峰会”。会上
生物材料为改善其作为植入体的力学性能需要生物活性纤维增强。叙述生物活性纤维的研究目的与现状、基本要求和制备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基础实验,为有广泛适应性的连续化增强用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是指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本文以《导游服务与技巧》精品课程建设为案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师资团队等全方位分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系统的逐步完善,各种财务软件在各个企业中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技校肩负着培养相关人才的重要使命,所以应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要,但会计电算化毕竟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较多,所以必须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问题做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我校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心衰的主要类型,引起因素复杂.该文就心肌细胞内在改变、细胞外基质和神经递质及内皮细胞功能的激活等方面,进行较系统地综述.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精确度高、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大、病人痛苦少、疗程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于2002-10~2003-06间,使用德国Ackermann公司生产的后路椎间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计量管理工作也有传统向现代转变。本文主要从变革、发展和特征三个方面阐述分析了当前我国现代计量管理工作发展状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7例本病的临床、影像、手术及病理学资料.结果71.43%病人无自觉症状,肝功能、肝炎系列、AFP均正
所谓事件营销就是指以某一公众事件为载体.以企业品牌或产品推广需求为切入点.将企业及产品的相关信息.合理地嫁接到事件中去,共同传播.共同推广。事件营销体系主要为五个部分.即确
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