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多抗高产水稻新品种华粳8号的选育与应用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华粳8号(原名华0556)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410413/华粳6号//淮稻11配组,后代按系谱法进行人工选择,于2011年育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优质、多抗、高产、分蘖性强、熟相好、易栽培等特点,适宜江苏省苏中稻区种植。
  关键词 多抗;高产;华粳8号;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36-0049-03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High-quality, High-yield and Multi-resistant New Rice Cultivar China Japonica 8
  ZHOU Feng-ming, TENG Zhi-ying, ZHANG An-cun et al (Breeding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Dahua Seed Enterprise Co., Ltd., Huaian, Jiangsu 223216)
  Abstract China Japonica 8 (Yuanhua 0556) is bred by Jiangsu Dahua Seed Enterprise Co., Ltd., combined by 410413/ China Japonica 6 //Huaidao 11. Generations were artificia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pedigree method. The medium-maturing medium-Japonica cultivar was bred in 2011, and was approved by Jiangsu Crop Breeds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Committee. This cultivar had the chracteristics of high quality, high yield, multi-resistance, strong tillering ability, easy cultivation and so on, which was suitable to be cultivated in the middle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Multi-resistant; High-yield; China Japonica 8; Breed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華粳8号(原华0556)系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杂交育成,该品种于2013—2014年参加江苏省淮南迟播组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江苏省淮南迟播组的生产试验,2016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607,属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14—2015年,在淮安、盐城、泰州等地区多点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为分蘖性强、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熟相佳等特点, 特别是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田间抗性,适合机插、直播等栽培方式,适宜江苏省淮南稻区作麦后迟播种植,是综合性状比较突出的中粳稻新品种,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1 选育经过
  由图1可知,2005年以410413/华粳6号杂交,2005—2006年春在海南以410413/华粳6号//淮稻11杂交。2006年种植F1代;2007年在F2代大群体中选择单株;2008—2010年建立株行圃继续选择单株;2011年编号为0556表现突出,株型紧凑,生长清秀,丰产性较好;暂定名华0556参加江苏省大华种业组织的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综合表现突出。2012年参加江苏省淮南迟播预备试验,2013—2014年参加江苏省淮南迟播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江苏省淮南迟播生产试验。2016年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华粳8号,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607。
  2 参加江苏省中间试验产量表现
  由表1可知,2012年江苏省淮南迟播预备试验,4点参加汇总,华粳8号4点增产,平均产量10 671 kg/hm2,比对照增产8.49%,居参试品种第1位,其中产量9 000~9 750 kg/hm2点数1个,9 750 kg/hm2以上点数3个;2013年江苏省淮南迟播区域试验,9点汇总,平均产量10 037 kg/hm2,比对照增产4.18%,产量9 000~9 750 kg/hm2点数2个,9 750 kg/hm2以上点数5个;2014年度续试,10个试点汇总,平均产量9 480 kg/hm2,9 000~9 750 kg/hm2点数4个,9 750 kg/hm2以上点数3个;2015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生产试验,6个试点汇总,平均产量10 869 kg/hm2,较对照武运粳27增产6.05%,居第2位,9 000~9 750 kg/hm2点数1个,9 750 kg/hm2以上点5个;华粳8号在大多数试点的产量在9 000 kg/hm2,最高产量达12 221 kg/hm2。华粳8号在江苏省多年多点中间试验中产量表现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且适应性广 [1]。
  3 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
  2015年在泰州农业开发区、新洋农场、弶港农场建立机插丰产方,面积60~75 hm2,均采用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产量变幅为10 748~10 818 kg/hm2;2015年在白马湖农场建立丰产方,面积75 hm2,采用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经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现场测产,产量为10 250 kg/hm2,变异系数5.2%(表2)。华粳8号表现出产量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易栽培等特点,特别在江苏省苏中稻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利用价值[1]。同时以上高产田块的出现,扩大了华粳8号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加快了品种推广速度[2]。   4 主要特征特性
  4.1 产量结构协调,抗倒性好 省区试平均结果表明,华粳8号有效穗336.75万/hm2,穗粒数125.2粒,结实率92.8%,千粒重27.5 g,群体整齐度好,成穗率高,穗型中等,穗層整齐,着粒密度中等,后期转色好[3];株高98 cm,株型紧凑,分蘖性强,叶片挺,叶色淡绿,抗倒性好;全生育期147.9 d,与对照武运粳27全生育期相当(表3)。
  4.2 综合抗性强 由表4可知,华粳8号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具有较好的抗性。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2012—2014年,华粳8号苗期对ZB、ZC、ZD 、ZE、ZF、ZG等生理小种都表现免疫,2012—2013年穗颈瘟达3级,表现中抗水平;2014—2015年,穗颈瘟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4.25、4.75,对白叶枯病4个生理小种浙173、PX079、JS-49-6、KS-6-6表现中感-中抗水平,2012年对纹枯病表现为感病,2013—2015年表现为抗病,2012—2015年对条纹叶枯病在姜堰、靖江表现抗病[4]。
  4.3 品质优良
  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2—2015年检测,米质理化指标为糙米率84.8%~86.7%,精米率71.4%~77.2%,整精米率65.6%~73.2%,垩白粒率18.0%~37.0%,垩白度2.7%~5.1%,胶稠度60~82 mm,直链淀粉含量15.9%~19.3%(表5),达到国标3级优质稻谷标准[5]。
  5 栽培技术
  5.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一般在5月下旬播种,并按实际移栽期分期播种,最迟不超过6月15日播种,大田用种量45~60 kg/hm2;机插秧每盘播净种120 g左右,播后保持湿润[6]。
  5.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秧龄控制在20 d以内, 6月中下旬移栽,机栽密度以11.6 cm×29.7 cm为宜,大田栽插25.5万~28.5万穴/hm2,每穴栽插3~4苗,基本苗90万~120万/hm2。
  5.3 科学肥水管理 一般施纯氮300 kg/hm2左右,氮、磷、钾搭配使用,比例为2∶1∶1,肥料运筹掌握前重、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茎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4左右为宜,早施分蘖肥,拔节期稳施氮肥,后期重施保花肥。水浆管理掌握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适当露田,中期搁田后间隙灌溉,干干湿湿,强秆壮根,后期湿润灌溉,收割前10 d断水。
  5.4 病虫草害防治 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
  参考文献
  [1] 周凤明,王俊仁,吕宏飞,等.抗梭条花叶病品种华麦6号的选育与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103-105.
  [2] 周凤明,王子明,解晓林,等.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华麦5号的选育与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4):112-113.
  [3] 潘存红,李爱宏,余玲,等.优质迟熟中粳新品种扬粳805的选育与利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3):53-55.
  [4] 王小虎,钟卫国,端木银熙,等.粳稻新品种常农粳7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108-109.
  [5] 王才林,张亚东,朱镇,等.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的选育与利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86-88.
  [6] 方兆伟,樊继伟,李健,等.水稻新品种连粳7号的选育及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93-94.
其他文献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发布消息说,该所科研人员最近发现一类广泛存在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新型微生物,并将其分类命名为“中科微菌”科(Casimicrobiaceae).rn科研人员指
期刊
前言在我实验室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肠上皮淋巴细胞在消化道溃疡中生物活性的变化》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Ag85A基因疫苗治疗膀胱癌的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建立了
目的用体外实验研究CXC家族趋化因子I-TAC在小胶质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观察I-TAC对原代T细胞的增殖、分化、黏附分子表达及趋化作用的影响,从而探讨I-TAC在神经系
目的:检测Ezrin、CD44v6和E-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三种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的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评估三种基
目的利用小鼠特应性皮炎(AD)模型,探讨甲壳质对AD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将来甲壳质应用于临床治疗特应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组)(8只)、模型组(M组)(10只)、甲壳质组(E组)(10只)。先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OVA2次致敏小鼠,2次间隔5天,半月后再在其背部皮肤外敷OVA,诱发特应性皮炎(模型组),每次外敷OVA一周,共外敷两次,中间间隔两周。在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现状,为改善和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