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的人性化管理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66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人性化管理是目前高校学生进行管理的一种普遍方式。其主要是在足够相信学生能力,尊重学生的前提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教育,从这个基础上促使学生进步发展。从而保证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加强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工作、学习生活的热情主动。所以,文中将重点对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的人性化管理工作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习期间;人性化管理
  为了良好的培养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可以将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综合起来,达到灵活应用的效果。学生从学生到实习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学生因为刚刚进入到社会,学生的心理思想产生了细微的改变,高职院校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引导原则,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对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进行人性化管理。
  1高职院校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作用
  1.1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变化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大部分是二十岁左右,身体、心理以及思想情绪都处在高速进步变化的过程中,虽然人生与价值观念基本形成,可是因为心理变化速度快,因而在情绪和思想当中,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直接影响,具有很强的波动和可塑性。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当中,经常忽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其个性发展的多元需求,所以在管理当中产生了和社会环境发展想脱离的情况。所以,伴随着学生心理变化特征的逐渐显示,高职院校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人性化服务,关注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高职院校的人性化管理从学生的需要入手,从学生的利益作为中心进行管理工作。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可以一同将管理目标实现。
  1.2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如今高职院校学生非常明显的缺乏自我教育,因为他们自我意识比较凸显,可是自立和责任观念都比较薄弱,存在十分严重的享乐观念。还有的学生从心理上存在偏差,认为父母与社会都是应该为他们提供一切,还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缺少自我反思,并未真正的了解自己在社会当中所处的位置,不具备社会责任感。所以,实现人性化管理,良好的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的人性化管理措施
  2.1强化“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人性化管理就是按照人性的发展情况增强管理,发挥出人力的重要作用,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高职院校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所以高校人性化管理工作就是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尊重关爱学生,将学生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不但要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而且要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灌输到整个的教学管理过程当中,尽量从最大程度上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各种合理需求满足。
  2.2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好坏直接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起到决定作用。实习场所是学生实习的必要条件,实习基地的规格与质量作为学生是否可以实现实习目标的重要保证。学生实习单位具备非常大的随机变动和不稳定性,主要和高职院校和接纳实习的单位并未建立长期有效的互动合作机制。从现如今的情况,学校要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通过自身的奋斗,大范围接触企业,为企业服务,争取给学生实习提供更加稳定、长久、高品质的实习基地;第二,增强和接纳实习的企业的融合力度,关注效率和整体指导工作,将实习质量有效提高,达到接纳方的标准。
  2.3严格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
  确定严格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同时将制度有效贯彻落实到学生的实习过程当中。实习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以及学生的监护人一同监督管理学生的实习工作。实习指导教师、班主任以及实习学生之间建立微信、QQ群等方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全方位进行了解,确保实习可以顺利进行。
  2.4实习评价及考核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当中的关键环节,评价考核实习是考察其效果的必要渠道。评价和考核的主体通常是学生所处的实习单位,实习本人和学校也参加其中。考核角度全面,形式多样,综合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做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人性化管理需要从学生自身情况入手,找到自身的优点,努力帮助学生挖掘出其潜能,透过实习产生的问题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大部分是操作性强的工作,学生在岗位上所获得的成绩要进行客观评价,不能忽视学生的工作态度、道德素养等优良品质。
  总而言之,学生在校外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实习过程作为学生内化理论知识的过程,是将理論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也同样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措施。所以高职院校要提高认识水平,增强人性化管理,确保学生校外实习更加顺利、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旷章红.以人为本下高职学生管理体系点滴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41.
  [2]邓如涛.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7,(06):56-60.
  [3]刘莉莉.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人性化管理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4,16(10):105-106+112.
  作者简介
  高婷(1983—),女,汉族,四川峨眉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讲师,文学学士。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已经成为了社会上非常关注的内容,在很多方面都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想要在日后的教育产业上获得更大的进步,应坚持对电大教育管理工作做出良好的把控,从各个方面落实有效的优化手段。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电大;教育;管理;思考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电大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并不低,同时对于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应坚持通过科学应对的方法来
镜头一:吃饭时间到了,我为孩子们分好饭菜,便和大家开始吃了起来,不一会儿,第二组传来“嗡嗡”的说话声,我抬头一看,说道:“楷楷,别说话,快吃饭。”“嗡嗡”声没了。不一会儿,有孩子到我身边来添菜,远处又传来说话声,我无暇顾及,慢慢地,“嗡嗡”声连成了一片。  镜头二:某天,数学活动结束后,我说道:“好了,要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轰~~”一堆孩子同时冲向厕所,排在后面的孩子还在用力往前挤着,这种现象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如何在中职教育中完善课堂管理架构,优化课堂教育机制就成为中职班主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从现代素质教学理念来看,课堂组织模式的构建要以学生的个性为先导,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决策模式、表现资源进行,着重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行为差异,在多元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来优化课堂组织架构。鉴于此,本文就中职教育中个性化教学管理的必要性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
摘 要: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在教育中起至关重要作用,民办高校管理体制灵活,学生管理工作方式灵活多样,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如何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体制、方法和手段出发,探讨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策略,有一定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挑战  一、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的意义
摘 要:近几年来,学校为了平衡班级发展,每年都会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把原有班级的学生彻底打乱,进行重新分班。从学校的角度考虑,这更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便于学校安排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的工作。然而,站在我们班主任的角度来看,这就意味着我们每年的班主任工作都要重新起步,在这样激烈地竞争下,能快速管理好一个新接手的班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快速管理;新接手的班级  我们学校是一所正处在成长中的
摘 要:农村普高学生素养不高,班主任需明确班级奋斗目标,制定相应“班级公约”来保障目标的实现,可通过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协助一起建设良好班集体。  关键词:农村普高;班集体;班集体建设  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农村普高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级组织,班集体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整体,它必将发挥着比教师的单一教育还要大的作用,而这个班集体要发挥积极作用,还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