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规模无界论实证分析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ma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规模是有边界的,企业的边界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处,此时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达到最佳规模。近几年企业规模边界论受到质疑,以沃尔玛为代表的跨国零售企业几十年持续增长的实践进一步对这一点提出挑战。国美、苏宁电器的皮尔森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零售企业存在规模无边界现象,且零售和连锁企业可在较长时期内规模无边界,这说明规模无边界不仅在超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存在,在中国也适用,为中国零售企业规模结构调整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规模边界;规模无边界;零售企业;
  
  一、零售企业规模边界问题的理论回顾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企业规模是按照工业技术所能达到的范围划定的企业“自然边界”进行生产安排,当企业规模均于市场规模(需求)时, 企业将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选择本企业的规模,即经济规模或最佳规模。这时,企业是有边界的,企业的边界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处。当企业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时候,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达到了最佳规模,即我们所说的企业边界。即在边际成本(MC)和边际收益(MR)相等之处企业必然停止生产,从而形成企业的边界。这是早期的企业规模(边界)理论。早期的企业边界理论主要针对生产企业提出的,生产企业最优规模理论在企业战略联盟和企业网络化环境下受到质疑,学术界提出了企业规模无边界理论。李海舰、原磊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边界可趋于无穷。这是因为,在信息经济条件下,企业随着边界扩张,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无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相交于一点。对无边界企业来讲,企业边界不再是指物质边界,而是指能力边界,企业边界的大小,取决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强弱。企业要想成为无边界企业,必须将自身的核心能力打造成价值模块,并融入全球价值网络当中。
  对于商业企业尤其是零售企业(以沃尔玛的快速扩张为代表)而言,也呈现了无边界发展现象。但商业企业的边界扩展和生产企业有着一定差异,生产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和技术跳跃所带来的沉没成本制约了企业的规模扩张, 而流通企业的资产通用性和技术稳定性使流通企业避免了威廉姆森的企业“复制和有选择性控制的不可能性”命题的局限。沃尔玛长达四十年的规模持续扩张,其销售额大多年份以超过10﹪的年增长速度递增,为零售企业规模无边界命题给出了现实证据。欧阳文和、高政利、李坚飞通过实证模型验证了沃尔玛规模无边界的论题,并得出如下结论:企业的技术成本、生产成本、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对企业规模没有制约意义,大型连锁超市规模无边界。这项结论仅针对世界超大型连锁超市的研究得出的。对此,我们有此疑问,无边界理论对于中国商业尤其是零售业是否同样成立?企业规模无边界是适用于特定个例还是较为普遍的存在?鉴于此,本文运用类似方法对家电业“国美和苏宁”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上述问题,希望对我国零售业规模发展给予一定启示。
  
  二、零售企业无边界的可能
  
  零售企业由于采用横向一体化扩张和复制式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扁平化,其规模扩大不是增加组织结构层级,而是增加管理幅度、等比例的资源配置,控制损失、激励弱化官僚主义行为。另外,零售企业分店扩张所投入的土地、房屋(卖场)、资金等资产一旦形成,就具有了通用性,由销售某些产品到销售相关的系列成品再到销售企业的所有产品,具有鲜明的范围经济特色,沉没成本问题将被忽略。
  零售企业通过合理的网点布局缩短了交易距离,并以集中交易替代单个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散交易,节约了搜寻、谈判等成本;通过大批量的集中采购、集团物流,实现了交易效率的规模优势,降低了进货成本。
  
  三、国美和苏宁规模边界的实证分析
  
  以苏宁、国美电器2001-2006年的财务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如下:
  
  1.模型假设
  第一,外部条件假设。企业规模的扩张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外部因素的制约性更强。我们假设法律制度健全, 不存在因政策法律的限制影响企业规模扩张,如准入壁垒,市场反垄断法等。
  第二,零售企业规模边界的内部因素。从企业战略的视角看, 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主要途径是横向一体化, 通过店铺复制扩大分店数量, 达到规模扩张的目的。根据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 增加分店数量 S)与下面五个因素有关: 技术 T, 市场开拓能力 M, 生产成本 Pc, 交易成本 TC, 组织成本 OC。即 S=S(T,M, Pc, TC, OC)。
  假设 1: 技术对零售企业规模影响不大。
  假设 2: 市场开拓能力和零售企业规模之间是正相关性, 但存在不确定性。
  假设 3: 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对企业规模影响不大。
  假设 4: 零售企业生产成本对企业规模影响不大。
   从财务视角看,零售企业的规模用分店数量S的增加表示;市场开拓能力M用净销售收入增加表示;生产成本Pc用零售企业采购原材料成本表示;交易成本TC用所售商品采购、物流和销售的直接费用,Pc+TC在财务中表现为销售成本;而公司的组织成本和技术开发成本OC+T则通过管理成本(操作、销售和管理及其它综合的费用)用Mc来体现;令Pc+Tc为Bc(企业的销售成本);企业规模S=S(M,Bc,Mc)。M表示企业的净销售收入;Bc表示企业的销售成本;Mc表示企业的管理成本。
  
  2.数据选取
   以苏宁电器、国美电器2001年到2006年的基本财务数据和规模(分店)数据为例。
  


  
  3.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我们发现:
   (1)净销售收入增长和销售成本相关系数高达0.96以上,苏宁高达0.999,说明收入增长和成本增长基本同步。
   (2)企业规模增长和净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成本增长率、组织管理成本增长率之间呈相关性不强。苏宁企业规模增长率与其它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8、0.594、0.202;国美电器的企业规模增长率与其它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7,-0.169,-0.415。
   (3)企业规模增长率和销售成本之间的相关系数呈现差异性。苏宁电器规模增长率和销售成本间相关系数为0.608,呈较弱的正相关,表明苏宁随着规模扩大,成本虽有增加但增加程度低于规模扩展,交易效率提高从而增加了净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国美规模增长率和销售成本间相关系数为-0.397,这说明国美规模扩张加快而净收入下降,这可能和国美电器2006年并购永乐之后,总营业面积大幅增加,平均销售能力有所下降,需要经历一定的磨合阶段,才能改变目前销售下降的状况。国美适当地控制规模扩张(分店增加)的速度,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基础上追求规模化,才能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4)企业规模扩张而管理成本下降。很多人可能有着这样的逻辑分析,苏宁、国美的分店数增加必然会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本课题实证表明两家公司规模扩张和管理成本增长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2.3032和-0.0640,说明苏宁、国美随着分店数增加,其管理成本反而呈现降低的趋势。
   S=67.75122+0.783773M-0.76733Bc-2.303244Mc(苏宁)
   S=-24.17272+0.06558M-1.649974Bc-0.063969Mc(国美)
  
  4.主要推论
  (1)零售企业在较长时期内规模无边界,这一结论不仅适用于跨国零售企业,国内企业在注重效率基础上的规模扩张,也同样适用。从上述逻辑可以得出, 零售企业的技术变化因素、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只要呈现稳定的配比比例关系, 对零售企业的规模就没有影响, 复制和强选择性干预就成为可能,直到边际收益等于或小于边际成本。对苏宁、国美而言, 其规模的边界就在于直到他们的分店增加所增加的边际管理费用等于其边际净利润的增加。
  (2)连锁企业的规模相当长的时间无边界。与零售企业相类似, 连锁企业在技术相对稳定, 销售收入、净利润、管理成本成一定的配比关系的前提下, 其规模可以无限制的复制, 直到其分店增加所增加的边际管理费用等于其边际净利润的增加。需要强调的是, 我们所讲的连锁企业并不包括自由连锁。自由连锁企业由于其委托代理层级的增加、有选择性激励的不可能性导致其组织结构和代理费用的增加, 其复制是不可能的。
  (3)中国零售企业和沃尔玛在企业规模增长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苏宁、国美为代表的零售企业利润增长方面存在较大波动性,规模扩张尽管较快,但并不稳定;与之对照,沃尔玛则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利润增长率等方面的指标也证实了这一点。综上所述,由于商业企业没有技术跳跃所带来的资本沉没,加上一定的管理能力(表现为规模、净销售收入、组织成本的配比关系),其规模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扩张,而不受内部因素的制约,商业企业规模扩张伴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等,从而为推动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商业企业规模究竟是有边界还是无边界的,这一理论问题对于制定企业发展政策、商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国美、苏宁的实证分析,希望得出的结论对于政府决策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欧阳文和,高政利,李坚飞.零售企业规模无边界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4:110.
  [2]张永生.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这年头,80后有很多,但敢于创业的不多;敢于创业又成为“成功人士”的就更少;成为了“成功人士”又属于“网络原创”的就更是万里挑一了。    “错过了很多时机——经过洗涤的我,希望能够后发制人,做一个伟大的网站,从这一秒开始,奋斗!”这是有“华人第一音乐社区”之称的“分贝网”CEO郑立,在个人的音乐主页上写的一段话。这位只有27岁的重庆小伙,在他主页上的绰号是:“分贝网”创始人。的确,无论在实体上还
期刊
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一路披荆棘。  十年前的平价承诺,让诺奇人用心十分“磨一剑”----坚持利润百分八  十年后的今日强劲,令诺奇人感慨万千“做自己”----以PFM理念,开创时装零售业的“诺奇模式”。  “无论是倾力缔造中国时装的沃尔玛,还是致力打造时装零售连锁的国美模式,不变的是,诺奇人始终‘坚持利润百分八’。伴随着这一宣言的深入人心,诺奇人所推崇的‘平价Parity、流行Fashion、多样
期刊
带领农民闯市场,让农民生产的东西换成钱,让农民手中的东西流动起来,让千百万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从农村转移出来,走向大市场,给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的农民搭起从贫穷走向富裕的金桥,这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吕留运为解决“三农”问题无私奉献,用汗水与信念,用胆识与襟怀身体力行“三个代表”,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真实写照。   吕留运,一个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山西芮城人,作为土生土长,看着自己的祖辈面
期刊
在东北,没有人不知道中街;在辽宁,没有人不知道沈阳商业城。十一年前,一场大火几乎将商业城毁灭;十一年后,历经多年发展沈阳商业城再次焕发出熠熠生辉的商业青春。   作为国家大型一类零售商业企业,沈阳商业城多年来大力加强诚信建设,深入挖掘诚信内涵,潜心打造诚信服务品牌,实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为营造健康、有序、诚信的经济秩序及社会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PET包装产品所具有的广泛用途和节约能源、利于环保的特性,在发达国家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随着包装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兴企业的不断崛起,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赢利空间缩小,经营效益不容乐观。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行业环境进行了剖析,指出PET包装产品的行业经济特点,并分析了市场状况,包括市场的需求特性、购买者决策特征和本行业的工业购买者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波特的竞争
期刊
迎战通胀,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选择,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结构,我们完全有可能避免资产缩水,保住我们的人民币,甚至让我们的钱能够"随胀而涨"。    "谁动了我们的存款?"这是CPI为6.5%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发自内心的呼喊,即便是很节俭的人,不随便花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存款也会无形"缩水"。虽然央行连连加息,但是扣除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来计算,人们的存款仍处于"负利率"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选择什么样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应用.NET技术主要分析物流系统的安全性技术问题,提出在.NET环境下对进入物流系统中的计算机对用户身份验证的3种方式和3种应用方法的探讨。用对比的方法讲解基于.NET框架物流系统中的安全性问题从而提供解决物流系统中安全技术问题的参考方法模型,本文主要讲解物流系统中的用户身份安全技术探讨与实现。  关键词:.NET , 物流,安全,方式,验证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化经济的快速进步,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很多行业,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商品化以及同质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客户期望也在快速变化,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个性化和价值要求更高。在这种环境下,客户的忠诚度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建立和维持客户关系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CRM 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
期刊
摘要:CPS非接触供电系统是现代电力传输系统发展的一项重大突破。本文介绍了AGV工作电源的现状,CPS非接触供电系统工作原理和优点,对CPS非接触供电系统在AGV现代物流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CPS应用前景提出了预测。  关键词:AGV;CPS;物流;应用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一、 AGV工作电源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大型物流仓储基地的规模越来越大,
期刊
摘要:经济增长应同时产生更大的物流需求。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同时物流业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一个案例——山东省淄博市的物流业的状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物流市场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协调,物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落后于经济发展要求。物流业应在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促进结构调整和升级,从质和量两方面都更快发展。  关键词:物流市场物流需求 现代物流  中图分类号: F25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