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强化自然地理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野外实践能力,对在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交流,分析评估学生对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目标、内容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实习模式认可程度、实习教学实施效果和实习基地适合性。根据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现状,提出完善“任务驱动+探究型野外实习模式”、完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课程教学方案、强化野外实习“课程思政”功能和作用,以及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提高自然地理野
【基金项目】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土壤种子库技术的长芒苋生物入侵机制及入侵潜力研究”(18JCQNJC78200); 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以标准为先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JGZD01218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强化自然地理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野外实践能力,对在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交流,分析评估学生对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目标、内容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实习模式认可程度、实习教学实施效果和实习基地适合性。根据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现状,提出完善“任务驱动+探究型野外实习模式”、完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课程教学方案、强化野外实习“课程思政”功能和作用,以及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提高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效果的措施。以期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进一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国家财税制度改革背景下,纳税服务是税收理论界与税务部门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各国发展现代财政征管制度的一个主要研究区。我国税务部门在过去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以纳税人需求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与管理水平。注销税务登记是税务登记整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与设立登记相比,注销的程序更为繁琐、复杂,也需要准备更多的材料,这就需要税务部门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现代税收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和各种措施的陆续颁布,国企的混改进入新周期。医药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寻找新的变革方法。云南白药作为地方性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实行地区国有企业混改创新发展模式的首批试点企业之一。本文以云南白药为例,对云南白药的混改动因及混改路径进行分析,梳理混改对云南白药财务绩效前后的变化情况,发现混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云南白药的财务绩效,但后期仍存在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
目的 比较A型肉毒素联合玻尿酸与A型肉毒素对下面部年轻化治疗者面部轮廓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杭州艺星医疗美容医院整形外科2016-01—2020-10行下面部年轻化治疗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并筛选有效病例,单一治疗组给予A型肉毒素,联合治疗组给予A型肉毒素联合玻尿酸,每组56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面部轮廓参数、皮肤状况、躯体自信量表(BE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
<正>尽管高考作文题一般不明确要求写议论文,但从近年高考考场作文看,议论文的数量大大超过其他文体。有鉴于此,要求高中生写好议论文,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为过。然而,很多高中生写的议论文内容松散,素材陈旧,论据无法支撑论点,导致说理流于表面,不深入,不深刻。这样的议论文,很难得高分。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广西某三甲医院实习的36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的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分析影响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因素。结果 368名实习护生的CTDI-CV总得分为(283.92±36.50)分,其中53.3%的实习护生有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性别、学
<正>3月23日,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确立了氢能的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双碳”目标支撑力量两大战略地位,并制定了多项具体发展措施以及未来目标。作为首个氢能中长期产业规划,该政策对氢能产业将产生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为其打开更加多元的应用场景,大大扩张市场空间。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国内氢能产业链年产值将达到12万亿元。
目的:探讨微课反例教学法对手外科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现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10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手外科实习的8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实习的40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实习的42名护生为实验组,采用微课反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的带教效果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三基”理论考核成绩、操
《指南》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机媒介成为农村中学生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的最主要设备,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媒介环境,丰富了农村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对他们的认知、态度、行为产生了影响。而此时,青春懵懂期的中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媒介与家庭、学校等传统环境等一样,是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背景下,探究手机媒介使用对农村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能够丰富手机媒介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