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达交流训练注重了言语的规范性、准确性、流畅性、条理性、逻辑性等,是思维的潜意识活动。也是“有声”的写作。所以,口语和书面语是相辅相承,互为表里的。因此说,表达交流都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中言语使用的重要性。突出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关于培养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立足课堂,结合文本,讲究方法,灵活操练。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教会学习的方法。我校是一所县级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动学习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特点,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说话机会。我的具体做法是:(1)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上台演讲。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根据教学需要,多采用问答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进行教学。(3)向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如中外名著、人物传记、《演讲与口才》等书籍,增加阅读量,增加知识储备。(4)背诵课内课外名篇名句,名言警句,积累成语俗语。(5)利用多媒体,观看课本中节选的演讲、戏剧等,如《我有一个梦想》《雷雨》《哈姆雷特》等。有时也会看名著改编的电影,如《边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等。有时还会看“超级演说家”这样的综艺节目。(6)督促学生看报纸、新闻,了解实事,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必须要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关注全人类。(7)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大赛、征文大赛等等。所有这些,扩大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面,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为高效课堂顺利进行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全面的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规范要求。
   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不主动学习,一切都是空谈。我把学生分成小组,以优带差,让表现好的学生影响怠工偷懒的学生,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鼓励,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大部分同学都会有集体荣誉感,为了不拖小组的后腿,就算表达不好也会主动站起来“说”的。如,我在讲述必修四文言文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的教学时,在培养学生表达方面有意识地进行了整体设计,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依据文本资料了解作者司马迁、班固、范晔,进而了解《史记》《汉书》《后汉书》的时代背景,了解传主,这是自主学习阶段。
   然后,由学习小组组长下达学习任务,分自然段进行文字翻译,生生互检、师生互检。合作学习,基本解决文意,整体感知内容。接下来的课时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合作完成所有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到了第四课时,以抓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提问翻译课文。第五课时以探究形式完成课文分析。三篇课文讲完之后,学生以三个作者、三个传主的事迹为材料,任选一个人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合理,结合现实,有说服力,语言优美。学生在“展示交流”时非常自信、从容,表现极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升。
   三、示范引领,开发资源,眼中有文,心中有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示范中指导,在指导中示范,使学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仿,兴趣浓厚,效果更佳。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高,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越强。教师指导的高度、适度、得法是最好的示范作用。要知道,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教师必须遵循激励性原则,在每次训练中,都要设法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成绩,并适当加以引导和纠正、评价和总结。让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以此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敢说、会说、乐说、说好。在“说”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教师对生活的热爱,对世事的洞察,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去模仿学习。学生思维的视角决定了说话的逻辑性、条理性,其实,表达与交流的速度反映了思维的速度。我们知道,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如果表达与思维脱节,就会影响表达的效果。
   刘毅然,教师,现居黑龙江肇源。
其他文献
选修课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专业性强,知识面也较广,因此对引导学生学习的导学案的制作和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单元导学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下面笔者以鲁教版《唐诗宋词》选修课为例,谈一下单元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情况。   单元导学是指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通过一两篇文本的讲读,带动单元中其他文本的自读,以点带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其
2015年5月31日,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了历史上第一位跑进“10秒大关”的亚洲本土运动员;2015年8月,北京田径世锦赛,苏炳添在半决赛中再次跑出9秒99的成绩,成为第一个站在世界大赛百米决赛场上的中国人。  长久以来,在世界田径史上,黄种人突破“10秒大关”的现实性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情结。日本人曾放言:能够率先跑进“10秒大关”的黄种人
新课标明确教师应该将课程内容和学生成长、社会发展等方面联系起来,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语文教师都开始在教学课堂上使用拓展法,但是对应用拓展法的高中语文课堂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很大一部分老师只是在片面机械地应用拓展,并未找到合理有效的运用方法,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   一.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拓展中的问题   1.教学脱离文本,中心偏离  
刚刚在11月份度过“19岁”生日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名长跑爱好者,其中就有不少企业高管、私企老板、文艺工作者、娱乐圈人士,整个赛事火爆异常,一票(参赛门票)难求。而“北马”大军在漫天雾霾中戴着面罩开跑的画面将成为2014年的年度记忆之一。近几年来,全国的国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呈井喷式增长,2011年的22场,2012年33场,2013年44场,今年增长到53场。
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是中职教育迎接时代挑战的一种回应,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中职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积极培养新型教师,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培养造就新世纪人才的一项基本建设。因此,在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中职语文教材要突出人文性   中职学校学生,有许多来自单亲家庭,缺乏家庭关爱;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常常受到老师的冷落和同学的嘲